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基本杀法(新版)
定价:28.00元
作者:朱宝位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3376815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下棋如同行兵打仗,虽说是盘上谈兵,但它与兵法上的道理是相通的。象棋战斗以擒住对方将(帅)为胜的法则,促使对弈者在棋盘上斗智斗勇、捕捉战机施展杀法、谋取胜利这就给了象棋一层抹不去的军事色彩。
大凡会下象棋的人都明白杀法在对局中的重要地位但也有的棋手认为:“杀法只有在残局阶段才能发挥作用。”其实我们每每可见正在激战的中局阶段,突因一方急功近利,疏忽了对将(帅)的防范,结果授人以隙,以致输棋;或反之原本伏有连杀胜机,却因杀法不够熟稔,用子次序不当而贻误战机,甚至反为对方所败。这类战例是屡见不鲜的。至于在对局中借助杀法强索或劫掠对方子力的例子就更是俯拾皆是了。事实上,杀法不仅在残局,而且在中局乃至整个对局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巨大作用。
总之,杀法是象棋技术的核心。无论是初学者或具有水平的棋手,都必须把研习杀法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无视这一点,要想在棋战中克敌制胜是几乎不可能的。既然杀法如此重要那么,有没有提高杀法技能的捷径呢?坦率地说,象棋也是一门艺术象棋杀法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尤其是初学者更需从基础知识开始学起。所以,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象棋教学的经验体会,写成了《象棋基本杀法》,希望会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
<<象棋基本杀法(新版)>>遵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分为九章,主要阐述了三大内容:**章介绍了象棋七种子力各自不同的性能特点和作战能力;第二章列举了实战中常用的基本杀型和一般杀法技巧;第三章至第九章分别展示了各联合兵种的作战特点和杀法运用,并按兵种分类附设了一些杀法习题。全书列演了中残局杀势300余局,主观上力求做到布子合理、结合实战,杀法精练、妙趣横生。值得说明的是,这些杀法以初级程度为主,但也适当配备了少量的中、高级程度的杀局。这样做,是为了加深读者对杀法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使那些想突飞猛进的棋手能尽快迈入中级水平的行列!
目录
作者介绍
作者朱宝位自幼酷爱象棋,十余岁(1960年)即开始从事专业研究。十年云期间虽然被迫中辍,然而矢志不移,20世纪70年代初又把精力投入培养青少年棋手的工作中经经他培养和指导的青少年棋手,许多已在崭露头角。80年代后,经常负责外重大比赛的裁判工作,而且富于著述。朱宝位同志曾为中国象棋裁判,中国象棋总裁判长。
文摘
序言
从装帧和内容组织来看,这本新版《象棋基本杀法》无疑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速成宝典”,更像是一部严肃的棋艺研究专著。特别是关于“弃子攻杀”的章节,处理得尤为精彩。在过去,我总觉得弃子是一种非常高深的艺术,难以模仿。但这本书通过对几种核心弃子模式的系统梳理,如“弃马开扇”、“弃炮破阵”,我发现这些看似惊人的招法背后,其实有着非常严谨的数学逻辑和子力效能转换原理。作者没有回避复杂的计算,反而鼓励读者去深入计算,并提供了有效率的计算框架,这对于那些希望突破瓶颈、冲击更高段位的棋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图例印刷清晰,即便是复杂的连续将杀,也能通过分步解析清晰地呈现,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没有产生任何理解上的阻碍。它成功地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绝杀,转化成了可以系统学习和掌握的技能。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也看过好几本关于象棋杀招的书籍,很多都是简单地堆砌“将军、将军、将死”的套路,读完后感觉学到了一些皮毛,但一到实战中,相手稍有变化,立刻就抓瞎了。而这本新版《象棋基本杀法》,它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超预期的。它不仅仅关注于“如何杀”,更注重于“为什么能杀”以及“如何不被杀”。例如,书中对于“捉死”和“逼杀”的区分,以及如何利用“双将”和“假将”来调动对方的防守阵型,讲解得极其透彻。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炮吃士象的组合技”那几章,作者不仅展示了最直接的杀法,还详细分析了对方如果不配合,我们应该如何调整策略,通过调动车马形成持续的压力,最终达成目标。这种前瞻性的分析能力,对于提升读者的全局意识非常有帮助。排版上也非常考究,图例清晰,注释简洁明了,即使是初次接触复杂杀法的读者,也能快速跟上节奏,不会被繁琐的棋盘符号搞得晕头转向。这本书绝对是那种可以放在手边,随时翻阅并能带来新体悟的工具书。
评分这部新版的《象棋基本杀法》,我真是爱不释手,尤其是它对于那些看似复杂实则精妙的残局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演示。我记得我过去面对一些特定的残局时,总是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不是漏算了一步关键的应手,就是对弃子的时机把握不准。这本书在讲解这些杀法时,并非简单地罗列招法,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比如,它对“卧槽马”的各种变体运用,细致到马步选择的细微差异如何导致全局胜负的逆转,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每一个步骤的推演都像是带着你一步步走入棋局的核心,绝不含糊带过。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引入了一些现代高手的实战案例来佐证理论的有效性,这使得杀法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与实战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实战信心。很多我以前以为是“靠经验”才能下的棋,现在通过这本书的系统学习,竟然找到了清晰的思路路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杀法”从一个孤立的技巧提升到了一个完整的战术体系的高度去教授,对于想要稳定提升中残局控制力的棋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非主流”杀法和陷阱的收录与分析。我们都知道马后炮、双车错这些经典,但高手过招,往往胜负手就在于那些不常见的组合技。这本新版杀法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如何利用边炮或中炮对王方的特定弱点进行“骚扰式”的压制,最终导向胜利。例如,书中对“角落杀”的变种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一子出动,调动对方防线,然后利用剩余子力形成不可解的缠斗。这种对细节的挖掘深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它不仅教你如何赢,更教你如何在劣势甚至均势下,通过精妙的战术组合,创造出对手意想不到的胜机。这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次高强度的战术训练,思维的敏锐度和计算的精确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那些已经掌握基础,渴望在杀法层面实现质变的棋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它会为你打开新的战术视野。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它对“时机”的把握教学上。象棋中的杀法,很多时候比的就是谁先一步到位,谁的布局更具穿透性。这本书非常强调“先手”和“后手”在杀法发动中的决定性作用。作者很犀利地指出了很多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急于求成,过早地投入主力去尝试进攻,结果被对方抓住空档反击。书中用大量篇幅来探讨如何通过调动侧翼的子力,为中路的突破积蓄力量,这是一种非常稳健且高效的思路。比如,书中对“车两头望”这种经典杀法的解析,不再是机械地演示如何用双车并进,而是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调动马或炮,迫使对方士象出现“不可逆”的弱点,从而保证了后续双车进攻的必然性。这种对“酝酿”过程的重视,极大地改善了我过去那种“看到机会就冲”的鲁莽习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棋盘的掌控力提升了一个台阶,不再是只盯着眼前的“杀”,而是开始着眼于未来两到三步的局势塑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