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用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测600个怎么办
定价:39.80元
作者:孙徐凯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21151965
字数:402000
页码:25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问答的方式全面系统地对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的实际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了全面深入的讲解。涵盖了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器和变压器,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集成电路,稳压电路,显示器件等方面的知识原理和检测应用。这些内容均是电子工作人员在实际选择与检测电子元器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因此本书具有“一学就会、即学速用”的特点。
本书资料翔实、分类明确、结构合理、通俗易懂,是电子技术人员随身携带的数据资料速查手册。
本书可作为中等电子职业学校相关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电子初学者、电子技术从业人员、产品开发及生产设计人员和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挑选技术手册时,我的主要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其实用性和时效性上。电子元器件的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如果一本书引用的标准或推荐的器件型号过于陈旧,那它的参考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更倾向于那些在选型方面能给出前瞻性指导的书籍,比如探讨新材料、新封装(如更小尺寸的SMD)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限制。此外,检测部分的内容也至关重要,不仅要介绍传统万用表的使用,更要涵盖示波器、LCR测试仪等现代仪器在特定元器件参数测试中的高级用法,比如如何利用示波器捕捉瞬态响应,或者如何精确测量高频器件的阻抗特性。缺少这些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的介绍,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真正打通理论与实践壁垒的教材,很多市面上的书,要么过于偏重理论推导,让动手能力强的读者感到空泛,要么就是只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层面,对背后的原理语焉不详。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平衡的视角,比如在介绍某个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时,不仅要给出它的测试步骤,更要深入剖析ESR过高对不同类型电路(如开关电源或音频放大器)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选择不同材质和封装的元器件来优化设计。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才能真正提升读者的设计和故障排查能力。如果一本书能将这些复杂的关系用清晰的逻辑链条串联起来,而不是东拉西扯,那它就具备了成为案头常备工具书的潜力。
评分阅读技术书籍对我来说,是一个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我期待的评价体系是系统化且有条理的,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例如,书中对某一类元器件的讨论,最好能按照其基本物理结构、关键电气参数、常见失效模式、以及对应的应用电路拓扑进行结构化的展开。如果能加入一些“陷阱与对策”的章节,专门指出新手在选用或测试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并提供规避方法,那将会是极大的加分项。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能让读者在需要查找特定信息时,能够快速定位,并且能清晰地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牢固的知识网络,而非一盘散沙。
评分对于一本严肃的技术读物,图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深度。我个人对那些图示模糊不清、关键参数标注缺失或者电路图过于简陋的书籍是敬而远之的。在讨论元器件的温度特性曲线、频率响应曲线或者寿命曲线时,如果没有清晰的坐标轴和准确的数据点,这些曲线图就失去了指导意义,沦为装饰品。我希望看到的是高清、专业的工程图表,能够让人一眼看出工作点的变化趋势和设计裕度。此外,如果书中能辅以一些实际项目中的选型案例分析,展示“为什么选择A而不是B”,并提供相关的测试结果对比图,那无疑能极大地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让技术学习更具实践指导价值。
评分最近我翻阅了手头的一些技术书籍,希望能找到一些对电子爱好者和初学者有帮助的读物。我发现有些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专业,但内容组织和讲解方式却让人望而却步。理想中的好书,应该是在深入探讨技术细节的同时,还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读者,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我特别看重那些能提供详尽案例和清晰图解的书籍,因为对于复杂的元器件特性和测试方法,文字描述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直观的演示才能真正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电路和元器件的整体认知框架。一本优秀的参考书,不仅是知识的存储库,更应该是一位耐心的导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带领我们攻克技术难关,而不是仅仅罗列一堆枯燥的数据和参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