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极跑:不费力、无伤害的革命性跑步法: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effortless, injury-free running
定价:49.90元
作者:(美)丹尼?德雷尔凯瑟琳?德雷尔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2130610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更多湛庐跑步书系请关注:book../20151030_5lrw 在美国,本书**次出版时就超过20万册,并被翻译成5种语言行销多国! 如果你希望改善跑姿、减少伤病、提高训练水平、将跑步持续到老,那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如果你希望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状态,那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如果你希望在跑步乃至生活中更加专注,这本书也是为你而写的。太极跑并不完全与跑步和“气”有关,它也与在你的身体中建立起专注与活力有关。这也意味着你要学习如何做自己的朋友、老师与向导,如何在同一时刻兼具专注、平静与活力。 阅读过本书的人,经过研究: ·95%的人说,跑步变得比较轻松; ·91%的人觉得,太极跑对于预防跑步受伤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60%的人说,他们不到一个月就产生显著的改变; ·69%的人觉得他们的速度因为太极跑而有所改善; ·91%的人说,他們会向其他跑者推荐太极跑…… 本书的译者吴洪涛是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委员会个人特邀会员、委员,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者》杂志专栏作者,“天体速度训练营”发起人之一。2010年开始跑步训练,至2014年上半年已经完成国内外包括东京、北京等7个全程马拉松赛事,个人**成绩进入4小时以内。 太极跑是物理及生物力学的应用,无论什么样的跑者都能从中获益。 国内**套系统、专业的跑步书系——“湛庐乐跑人生系列图书” ⑤系统、专业、科学、全面的湛庐乐跑人生系列图书之一。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
内容提要
跑步伤病是否仍不时来袭,让你不得不放弃跑步?你是否仍在尝试用大运动量的训练来强健自己的身体,却*终陷入了“大量训练—伤病—休息—大量训练—伤病”的“怪圈循环”?
丹尼将“太极”的精粹融汇到跑步当中,开创了这种不费力、无伤害的革命性跑步法,让你告别“无疼痛,不收获”的肌肉跑,掌握“谢谢你,不要疼痛”的太极跑之道!在书中,作者呈现了:
太极跑的三大原则:绵里藏针、循序渐进、动作中的平衡,掌握这写原则,你会发现移动身体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太极跑的四项技能:专注、身体感知、呼吸和放松,它们可以让跑步变得更加多维,以*小的付出获得*的成效!
太极跑的教程:从姿态、前倾、下半身、骨盆扭转、上半身、步频、挡位和步幅等方面讲解跑姿动作;针对初级、中高级跑者设立了10节太极跑课程。
太极跑的应用:跑坡、越野跑、跑步机;跑步前后的过渡;伤病的预防与恢复;针对铁人三项、马拉松等特定赛事的训练……
太极跑既简单又独特,它以一种全新的“不费力、无伤害”的跑步理念掀起了跑步界的一场革命!每个热爱跑步、热爱生活的跑者都渴望永不停止自己奔跑的脚步,而太极跑会像一个亲密的伙伴那样永远地陪伴着快乐地跑下去!
目录
作者介绍
丹尼·德雷尔,超级马拉松跑者。从1995年起,参与了40多场超级马拉松赛事,排名均在所在年龄组的前三位。
西方“太极”实践家。在“太极”的启发下,创立了不费力、无伤害的革命性跑步法,即“太极跑”。此外,还开发了“太极走”。
国际演说家。《跑者世界》《跑步时代》封面人物。受到N、NBC、探索频道等媒体专访,并受到《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数百家媒体关注。
凯瑟琳·德雷尔,太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与丹尼德雷尔一起合著《太极跑》《太极走》《太极马拉松》等书,并协同负责他们在《跑步时代》等期刊上发表的“每月通讯”,为跑者答疑解惑。
吴洪涛,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委员会个人特邀会员、委员,中国体育报业总社《者》杂志专栏作者,“天体速度训练营”发起人之一。
2010年开始跑步训练,2012年开始参加马拉松赛事,至2014年上半年已经完成国内外包括东京、北京、上海、香港等7个全程马拉松赛事,个人好成绩进入4小时以内。对于国际马拉松训练理论和伤病恢复领域的动态保持持续的关注,几年来大量阅读国外的跑步书籍。推崇“健康而聪明地训练”,在马拉松训练中先后尝试了霍尔的18周训练法、FIRST高强度训练法、太极跑、MAF低心率训练法等,并尝试在跑者人群中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推荐。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彻底的颠覆性——它并没有试图教你如何跑得“更快”,而是引导你如何跑得更“久远”且“无损”。在当今这个追求极致速度和个人最好成绩(PB)的时代,这种反潮流的理念显得尤为珍贵。作者并没有否定速度训练的价值,但他的核心论点是:一个没有损伤的身体,才拥有无限的进步空间。书中对预防性训练的讲解,不是堆砌一堆枯燥的拉伸动作,而是将这些动作融入到跑步的准备和收尾流程中,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过去总是急于求成,一旦感觉不错就增加跑量,结果往往迎来伤病停训。这本书则像是一位严谨的教练,时刻提醒我:“慢下来,观察你的身体,让系统优化后再行加速。”这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思路,让我对未来长期的运动生涯充满了信心。它不再是一本关于“如何克服身体的限制”,而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身体建立长久友谊”的指南。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心流”状态的捕捉和引导。许多跑步书籍谈论速度和距离,但很少有能深入到运动者内心体验的。这本书却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如何在奔跑中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作者提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如何与现代神经科学相融合,解释了为什么当你的意识从机械的动作中解放出来时,身体反而能表现出更惊人的耐力和效率。我记得有段文字描述了“将自己想象成一片随风飘动的叶子”的意境,那份松弛感与掌控感同时存在的状态,是我在以往的高强度训练中从未体验过的。这不仅是关于跑步技术的书,更像是关于如何与自我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指南。它教会我如何倾听身体深处的细微信号,如何区分真正的疲惫与心理上的抗拒。这种深层次的自我对话,让每一次出门跑步都变成了一次冥想练习,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跑步愉悦度,甚至让我开始期待那些原本令人畏惧的长距离训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引人注目,那种水墨晕染开来的感觉,配合着行云流水的字体,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古典与现代的奇妙结合。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养生秘籍,毕竟“太极”二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哲学思辨的重量。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阅读的体验却完全出乎意料。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日常可感的语言,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让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耳边轻声指点迷津,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论灌输。他没有上来就堆砌大量的运动生物学名词,而是从最基础的“如何站立”开始入手,那种对身体姿态的细致观察和纠正,简直是醍醐灌顶。我过去跑步时总是习惯性地耸肩、含胸,总觉得发力点不对劲,但书中对重心、呼吸与落地瞬间的描述,那种强调“顺应自然”而非“刻意发力”的理念,彻底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阅读过程中,我忍不住会放下书本,在原地模仿书中的姿势,感受那种微妙的平衡感。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过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精妙,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训练手册,而是更像是一部层层递进的武术秘籍,但其核心却牢牢扎根于现代运动科学的土壤之中。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核心跑法原理时所采用的比喻——将身体视为一个“自然运作的机械链条”,而不是一堆需要强行驱动的肌肉群。这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身体的潜能。以往我总以为跑得快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爆炸性的肌肉力量,但这本书却强调的是“能量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书中关于步频与步幅关系的探讨,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建议,而是结合了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地形变化进行灵活调整的哲学指导。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伤害”的界定非常宽泛,它不仅仅指拉伤或骨折,更是指长期低效运动对身体造成的慢性磨损。读完关于足弓和踝关节稳定性的那几章后,我清晰地感觉到,过去那些跑后的酸痛感并非是“努力的勋章”,而更像是身体发出的无声抗议。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运动方案,让人可以带着敬畏之心去对待自己的身体。
评分从排版和用词上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准相当高。纸张的质感温和,不像一些运动书籍那样追求廉价的亮光纸张,拿在手里有种踏实感。字体选择恰到好处,疏密有致,即使是在户外光线不佳的情况下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关键概念旁标注的小插图或示意图,那些线条简洁却精准地描绘了复杂的力学原理,比如“弹性势能的回收路径”,用图示来辅助理解,效率远高于纯文字的描述。而且,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读者的实践反馈,书中设置了一些“自我诊断测试”的小环节,比如测试你的落地冲击力或者核心稳定性,这些互动性的设计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不仅仅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供人欣赏的“概念书”,而是一本真正可以带到跑道边,被汗水浸湿,被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它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质量的尊重,以及对读者体验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