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印 像
定价:89.00元
作者:《数码摄影 》杂志社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1365396
字数:
页码:279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印·像:中国值得拍摄的80个绝美之地》集结摄影杂志《数码摄影》2007-2011年中所有有关旅行摄影的内容,并历时6个月的时间,采访了200 多位摄影名家、摄影发烧友,精挑细选出中国值得拍摄的80大绝美之地。篇重点推荐壮美山川、河海湖景、乡村古镇、原野林区、鸟禽动物、梯田高地共6大类22大绝美之地,每处绝美之地由一篇印象美文主打,配有详尽的天气状况、抵达路线、*拍摄时间和地点等行摄攻略,图片多为名家拍摄,精美大气。第2篇则按花卉、鸟类、民俗、晋商四大合辑介绍了58大绝美之地,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感兴趣的主题拍摄攻略,图文并茂,精彩实用。
《印·像:中国值得拍摄的80个绝美之地》为旅行摄影爱好者及发烧友度身定做,生动传授旅行摄影经验,分享摄影名家行摄心得,既可作为出游指南,又可作为拍摄大片精品收藏。即便足不出户,也能给眼睛和心灵奉上一场的盛宴。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说,《印象》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或者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思维游戏。当我沉浸其中时,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读者,而是一个侦探,或者说,一个解谜者。它不像那种直接递给你答案的书,而是提供线索,让你自己去拼凑、去推理。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段落,都像是一个独立的谜题,表面上看似乎各自为政,但当你继续深入,当你不断地积累“印象”,你会隐隐约约感觉到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暗流涌动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明晃晃地摆在你面前的,而是需要你去捕捉,去感应。有时,我会被某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所吸引,然后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它的含义,去思考它可能指向的方向。我会在脑海中反复推演,试图找到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逻辑链条。这种阅读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正是这种挑战,让我倍感投入,让我有一种成就感。我会在合上书本之后,仍然久久地思考,那些零碎的“印象”如何在我的脑海中汇聚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或者说,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一种主动的、参与式的阅读体验,它激发了我探索的欲望,也满足了我对深度思考的追求。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印象》,但坦白说,当我拿到它的时候,我对它具体的“内容”并没有太多预设。我知道它叫《印象》,这是一个很开放的词,可以指代视觉上的痕迹,也可以是思维中的联想,甚至是情感上的触动。所以,我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态去翻开它,没有期待任何特定题材或叙事。一开始,我翻阅的页码,那些文字的排版、字体选择,甚至纸张的质感,都给我一种微妙的“印象”。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纸,也不是过于粗糙的,触感上有一种沉静的重量,仿佛承载着不容忽视的信息。我会在某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在书页上,那些精心设计的段落间距,字里行间的留白,都构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呼吸感,让我觉得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与书本的“互动”。有时,我会仅仅因为一个词语的排列方式,或者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就产生一种奇特的联想,这些联想可能与书本的“主题”八竿子打不着,但它们确实是我阅读时独特的“印象”。我并不急于去理解它的核心要义,反而在那些零散的、似乎不经意的细节中,构建着我对这本书的初识。我会在某个句子上停顿许久,不是因为理解困难,而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触动了我,引发了我内在的共鸣,或者是一种新鲜的思考。这种“印象”是多层次的,既有形而上的,也有细致入微的。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印象》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颠覆”的阅读体验。它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书籍的认知,让我看到了阅读的可能性远不止于此。它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不遵循刻板的结构,反而以一种极其自由和随性的方式,呈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我翻阅它的过程中,常常感到一种惊喜,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带给你怎样的“印象”。它可能是一段充满哲理的独白,也可能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碎片,甚至可能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流露。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我更加期待,更加投入。我不会试图去概括它,去给它贴上某个标签,因为我明白,一旦我去定义它,就等于限制了它。我更愿意让它在我心中自由地流淌,让那些“印象”在我脑海中碰撞、融合,形成一种属于我自己的理解。它像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不同的光芒,映照出我内心深处不曾察觉的角落。这种阅读让我感到一种解放,一种打破常规的畅快,以及一种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精神。
评分对于《印象》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带来的那种“意境”和“氛围”。它不是用直白的语言去陈述事实,也不是用强烈的叙事去抓住你的眼球。相反,它更像是在用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方式,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情绪。我翻阅它时,仿佛置身于一个被精心布置过的场景之中,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像是为这个场景增添了色彩、光影,甚至是气味。我会被作者营造出的某种氛围所感染,有时是宁静的,有时是忧伤的,有时又是充满了希望。这种“印象”是流动的,是变化的,它随着我阅读的深入,在我心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引发我不同的情感。我会在某个夜晚,伴着窗外的雨声,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那些细腻的描写,那些富含哲思的句子,都让我产生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书中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缓缓展开。它不提供明确的答案,但它给予你无限的想象空间。你可以在那些留白之处,填补你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这种阅读让我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一种对美的追求,以及一种对生命深刻的体悟。
评分《印象》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种关于“感知”的训练。它似乎在教导我,如何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细节,如何去理解那些潜藏在表面之下的含义。它不像一本教科书,直接告诉你“是什么”,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你自己去“感受”和“体会”。我会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去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去思考那些我以前可能从未留意过的现象。这本书好像为我的眼睛打开了新的视角,让我能够看到更多,理解更多。我会被一些奇特的比喻所吸引,或者是一些出人意料的描述所触动,然后开始反思,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它想传达的是什么?这种反思的过程,就是一种“印象”的形成,一种认知的深化。它鼓励我去质疑,去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体系。我不会满足于仅仅读懂字面上的意思,我更渴望去抓住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印象”,那些作者想要传递给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种缓慢但极其有价值的积累过程,让我对世界,对生活,都有了更丰富、更细腻的感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