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董金狮谈怎么吃更健康
定价:29.80元
作者:董金狮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537194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中国家庭必买,**的食品安全专家,《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消费主张》、《万家灯火》、《健康来了》、《家政女皇》、《天天养生》、《健康有道》重量级嘉宾董金狮教授专为中国家庭撰写!
★《人民日报》、《新华社》、《京华时报》、《新京报》、《健康时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网食品频道等全国200多家媒体竞相报道,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北京餐饮行业协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等多个机构联袂推荐。
★转基因、塑化剂、速生鸡、假鱼翅……食品安全危机四面埋伏,我们究竟还能怎么吃?*的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教授说:“要不食毒,必先学会分辨!”
★一本**、可靠、实用的安全买菜、聪明外食手册、健康烹饪指南!
★董金狮教授20余年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经验一次大公开!
★快速教读者在菜场、超市一眼看清放心蔬菜、肉、水果、豆制品等9大类120种安全食品,一眼揪出黑心食材、劣质食材、掺假食品。
★1000多条你以前没发现,现在要正视健康饮食常识,100多道超安心示范菜例,让你科学地吃、健康地吃!
内容提要
转基因、塑化剂、速生鸡、假鱼翅……我们究竟还能怎么吃?
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CCTV《焦点访谈》采访专家,董金狮教授20年“择食”经验大公开!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黑心食品问题,而即使是合法的添加物,吃多了也会使味蕾慢慢退化,身体代谢失衡,进而诱发疾病!
当黑心食品以假乱真,掺毒现象屡禁不止,当标着“放心食品”的食品不再让我们安心……守护*重要的健康,只能由我们自己来!
“潜伏”食品安全领域二十余年,接受超过 5000次媒体采访,从远离化学毒物,到教你挑选*质的食材烹饪,让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教你安心买菜,健康吃饭!
董金狮教授说:“要避免误吃毒,必须先学会分辨!”例如掉到地上不会破的豆腐,或许是掺了过量消泡剂;天然蜂蜜摇一摇有很多泡沫,合成蜂蜜的泡沫却会在五秒内消失;虾仁汆烫后不会缩起来,可能是加了容易引发气喘的亚盐……
食品安全真相这么可怕,那我们究竟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呢?
不要担心,真正无毒安心的生活其实离你很近。
一本买菜安全:9大类放心菜,120多种必吃食材放心买,一眼挑出安心食材,一眼揪出劣质食材!
一本吃饭安全:1000多条健康饮食细节,教你正视错误饮食习惯,学会科学地吃、健康地吃!
一本下厨安全:100多道贴心示范菜例,食材科学搭配,营养全面均衡,全家越吃越爱,越吃越健康!
还有许多你不曾听过,但要知道的饮食误区,让董金狮教授一次告诉你:
●病从口入 ,吃得越爽越有危险 !
●包装会“蒙人”,越好看的包装越要小心!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慢性的,一口一口堆积如山,一旦发现就晚了!
●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企业可以缺人、缺钱,不可以缺德!
目录
作者介绍
董金狮: 的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
中国知识维权人;
全国200家媒体受访专家。
董金狮教授198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化学硕士学位;1989~1995年在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环保餐具的研究与开发;现任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包装材料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在外发表论文和文章400余篇,接受外各媒体采访5000余次。现兼任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并受聘于西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高等院校客座教授,是的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并被誉为中国知识维权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把日常的饮食习惯扒了个底朝天,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的方法,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经过了显微镜的审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隐形糖分”的揭露,那些看似无害的酱料、饮品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热量炸弹。读完后,我立刻开始重新审视我家的调味罐,很多以前随手拿取的瓶瓶罐罐,现在都得掂量掂量再放进购物车。作者的文笔非常平实,没有那些故作高深的学术术语,把复杂的营养学知识讲得像邻家大妈唠嗑一样接地气,让人听得进去,也愿意去实践。比如,他提到如何通过简单的替换来减少油脂摄入,比如用烤箱代替油炸,或者用柠檬汁和香草来替代高脂的沙拉酱。这些小小的改变,积累起来对健康的影响是惊人的。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是一味的“禁止你吃这个,不许碰那个”,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替代方案”,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持对健康的关注。读完后,我感觉自己手里有了一张避开饮食陷阱的藏宝图,对未来的每一餐都充满了新的期待和掌控感。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来组织内容的,而是以“目标导向”来划分篇章的。比如,有一个章节专门针对“如何提升下午的专注力”,另一个章节则聚焦于“如何改善夜间的深度睡眠”。这种实用主义的切入点,大大提高了阅读的针对性和完成度。我个人对“运动后的营养恢复”那一章特别感兴趣,里面详细分析了不同运动强度下,身体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需求比例,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可以在健身房附近快速解决的搭配方案。这比那些笼统地说“多补充蛋白质”要靠谱得多。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每一点建议都有数据和研究支撑,但阅读起来却毫无压力,因为他把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数据,转化成了清晰易懂的生活场景。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让每一个忙碌的现代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日程表中找到实践健康饮食的空间,它更像是一个私人的健康顾问,随时为你提供精准的饮食导航。
评分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风格,我会选择“颠覆性”。它完全打破了我过去对“健康饮食”的刻板印象。我一直认为健康餐就等于水煮青菜和粗粮,清汤寡水,毫无乐趣。但作者在书中展示了如何用天然的香料和健康的油脂,将普通的蔬菜和蛋白质烹饪出令人惊艳的风味。他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如何自制高品质的高汤,如何利用发酵食品来提升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层次。这简直是为我这种“味蕾挑剔型”的读者量身定制的指南。我尝试了书中推荐的用烤箱低温慢烤牛肉的方法,效果惊人,肉质鲜嫩多汁,完全没有传统高温煎炒的焦糊感和油腻感。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介绍这些“升级版”的健康烹饪技巧时,总是能引经据典,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的“照做即可”。这使得读者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也能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判断体系,非常实用,充满了启发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转剧。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健康指南,充斥着各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比例分析,结果呢?作者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样,娓娓道来,从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讲到食物的寒热属性,把“吃”这件事赋予了一种哲学的深度。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卡路里计算,而是深入挖掘了食物与我们情绪、精力之间的微妙联系。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肠道菌群对情绪的调控,那段描述,生动得仿佛我能看到肠道里那群微生物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舞会。更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强调了“慢食”的重要性,他不是简单地说“慢慢吃”,而是详细解释了咀嚼次数对消化酶分泌的意义,以及慢下来如何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接收到“饱足”的信号。这种从微观到宏观、从身体到心灵的全方位关注,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食谱或健康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己身体和解的生活哲学书。读完后,我最大的改变是学会了在进食时“在场”,不再抱着手机或对着电视狼吞虎咽,而是真正去品味每一口食物带来的滋养。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营养补充剂”这个话题是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那是商家营销的噱头。然而,作者在书中用极其冷静和审慎的态度,对市面上常见的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辨别。他不是一概而论地推崇或贬低,而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状态和饮食结构,提出了“哪些是可能需要考虑的补充,哪些是完全多余的浪费”。他清晰地界定了“食物优先”的基本原则,只有在食物无法满足特定需求时,才应该考虑补充剂。这种理性的、去情绪化的分析,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甚至还教会我们如何去阅读补充剂标签上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吸收率,这简直是揭开了行业的“化妆术”。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盲目跟风的消费者,变成了一个有辨识能力的“健康采购员”。它教会我的不只是“吃什么”,更是“如何思考”我们应该摄入什么,这种思维方式的提升,才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