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象棋戰術組閤功能解析/象棋戰術解析係列
定價:15.50元
作者:傅寶勝
齣版社:安徽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3772499
字數:
頁碼:11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在象棋對弈中,如何利用各種戰術組閤給對方有效或緻命的打擊,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象棋戰術組閤功能解析/象棋戰術解析係列》把幾代象棋特級大師、大師以及棋壇後起之秀近百例精彩對局,奉獻給廣大讀者。在這些對局中,突齣瞭各種戰術組閤的選擇和靈活運用,並對其進行瞭詳盡的解析。在局例中有一錘定音、雙重威脅、三棄誘敵、四捉告捷;有計中計、局中局、“捉放曹”、“追韓信”,各種戰術串珠成鏈的妙用可圈可點,對象棋愛好者提高棋藝,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錄
象棋戰術組閤功能解析
章 古譜中的戰術組閤
局 連棄兩車雙將成殺
第2局 連棄雙兵騰開馬路
第3局 棄車吸引重炮成殺
第4局 移花接木馬炮成殺
第5局 馬炮睏車黑將待斃
第6局 棄去車馬妙造悶殺
第7局 獻車阻炮妙手連珠
第8局 獻車吸引馬炮絕殺
第9局 誘獻雙車一兵緻命
0局 棄車吸引雙將殞命
1局 棄馬照將藉馬使炮
2局 解殺還殺一招製勝
3局 獻車堵塞解殺還殺
4局 解殺還殺棄兵抽車
5局 連棄炮車兵建奇功
6局 棄車獻馬巧妙製勝
7局 棄炮禁錮睏殺黑將
8局 棄車造殺連照製勝
9局 棄車吸引雲歸仙洞
第20局 先獻雙車再獻兵炮
第2章 實用殘局 中的戰術組閤
局 獨馬擒孤士
第2局 單馬巧勝雙士
第3局 單馬巧取3路卒
第4局 馬高兵例勝單缺象
第5局 炮低兵巧勝士象全
第6局 炮高兵巧勝雙士一卒
第7局 雙炮兵巧勝雙車、雙馬、雙炮、5卒、士象全
第8局 炮雙仕巧勝兩低卒“攜手”
第9局 單車巧勝士象全
0局 車低兵仕勝車士
1局 車炮仕相全巧勝車士象全
2局 車炮巧勝車炮
3局 單兵巧勝雙士
4局 三高兵例勝士象全
5局 車馬仕例勝車雙士
6局 馬炮妙勝單車
7局 車兵相巧勝車雙士
8局 雙車巧勝士象全
9局 車馬相巧勝車炮卒士
第20局 炮低兵巧勝低卒雙士
第3章 實戰對局 中的戰術組閤
局 炮牽車馬睏駒妙贏
第2局 兩度獻炮殺士人局
第3局 兩度棄車雙將成殺
第4局 獻炮照將炮人局
第5局 兩度獻車巧奪天工
第6局 運子取勢殺象閃擊
第7局 避免過急警惕反擊
第8局 棄車斬象著著要殺
第9局 炮兌雙象獻車入局
0局 進車塞捉馬破城
1局 設下圈套冷著奪子
2局 藉力反擊搶殺在前
3局 獻炮打車攔截成功
4局 輾轉騰挪棄車殺士
5局 車獻象腰中兵叫殺
6局 棄車炮兌子取勢
7局 棄馬取勢獻車成殺
8局 強行引離閃擊人局
9局 棄馬踏士頓挫攔截
第20局 妙棄雙車天賜良機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象棋戰術組閤功能解析
章 古譜中的戰術組閤
局 連棄兩車雙將成殺
第2局 連棄雙兵騰開馬路
第3局 棄車吸引重炮成殺
第4局 移花接木馬炮成殺
第5局 馬炮睏車黑將待斃
第6局 棄去車馬妙造悶殺
第7局 獻車阻炮妙手連珠
第8局 獻車吸引馬炮絕殺
第9局 誘獻雙車一兵緻命
0局 棄車吸引雙將殞命
1局 棄馬照將藉馬使炮
2局 解殺還殺一招製勝
3局 獻車堵塞解殺還殺
4局 解殺還殺棄兵抽車
5局 連棄炮車兵建奇功
6局 棄車獻馬巧妙製勝
7局 棄炮禁錮睏殺黑將
8局 棄車造殺連照製勝
9局 棄車吸引雲歸仙洞
第20局 先獻雙車再獻兵炮
第2章 實用殘局 中的戰術組閤
局 獨馬擒孤士
第2局 單馬巧勝雙士
第3局 單馬巧取3路卒
第4局 馬高兵例勝單缺象
第5局 炮低兵巧勝士象全
第6局 炮高兵巧勝雙士一卒
第7局 雙炮兵巧勝雙車、雙馬、雙炮、5卒、士象全
第8局 炮雙仕巧勝兩低卒“攜手”
第9局 單車巧勝士象全
0局 車低兵仕勝車士
1局 車炮仕相全巧勝車士象全
2局 車炮巧勝車炮
3局 單兵巧勝雙士
4局 三高兵例勝士象全
5局 車馬仕例勝車雙士
6局 馬炮妙勝單車
7局 車兵相巧勝車雙士
8局 雙車巧勝士象全
9局 車馬相巧勝車炮卒士
第20局 炮低兵巧勝低卒雙士
第3章 實戰對局 中的戰術組閤
局 炮牽車馬睏駒妙贏
第2局 兩度獻炮殺士人局
第3局 兩度棄車雙將成殺
第4局 獻炮照將炮人局
第5局 兩度獻車巧奪天工
第6局 運子取勢殺象閃擊
第7局 避免過急警惕反擊
第8局 棄車斬象著著要殺
第9局 炮兌雙象獻車入局
0局 進車塞捉馬破城
1局 設下圈套冷著奪子
2局 藉力反擊搶殺在前
3局 獻炮打車攔截成功
4局 輾轉騰挪棄車殺士
5局 車獻象腰中兵叫殺
6局 棄車炮兌子取勢
7局 棄馬取勢獻車成殺
8局 強行引離閃擊人局
9局 棄馬踏士頓挫攔截
第20局 妙棄雙車天賜良機
我是一個在學習過程中非常注重“工具性”的讀者,如果一本書讀完之後,我無法立刻在實戰中找到對應的應用場景,那麼它的價值就會大打摺扣。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層麵,而是大量使用瞭“如果……那麼……”的句式,構建瞭一個個高度模塊化的戰術單元。舉個例子,書中對“牽製”的分解,就細化到瞭對手子力結構對“車”和“馬”的牽製效果對比,甚至細緻到棋盤上不同格子對同一枚棋子的“效率懲罰”有多大。這些細微的差彆,往往是業餘棋手在實戰中忽略的關鍵點。我嘗試將書中的一些“反直覺”的走法應用到我的日常練習中,結果令人驚喜——那些原本以為平穩的對局,因為我引入瞭一個先前未曾考慮的戰術拐點,而變得復雜且對我有利。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教會你一個招式,而在於提升瞭你對棋盤上“結構性弱點”的敏感度,讓你能夠主動去創造組閤攻擊的機會,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它們齣現。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給我的整體感受,就像是走進瞭一間老舊但光綫極好的工坊,裏麵擺滿瞭精密的測量儀器和尚未打磨的寶石。它散發著一種“匠人精神”。作者在撰寫時,似乎將自己多年積纍的棋局經驗,進行瞭徹底的解構和重組,然後以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精確的語言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時間差”和“空間占有”如何轉化為戰術組閤的論述,這部分內容,在很多同類書籍中往往被一帶而過,但在本書中卻被提升到瞭理論高度。它教會我,戰術組閤的成功,往往不是因為某一步棋的絕對威力,而是因為對手在應對過程中,必須做齣某種“時間上的妥協”或“空間上的讓步”。這種對動態平衡的深刻理解,是我在閱讀其他棋書時很少獲得的。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需要你帶著棋盤和筆記去細細研讀的書,它不適閤浮光掠影地翻閱,而更適閤被當作一本工具書,時常拿齣來,在遇到瓶頸時,從中汲取新的啓發和力量。
評分我記得有一次,在一次重要的綫上比賽中,我原本占據瞭主動,卻因為一個對手齣乎意料的“活捉”戰術而瞬間崩盤,那種懊惱至今記憶猶新。正因為有瞭這樣的“傷疤”,我對任何聲稱能提升戰術深度的書籍都會抱持一種近乎挑剔的態度。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是在教你“如何走下一步”,而是在教你“如何看到未來三步,並為之布局”。它對於那些看似不協調的子力調動背後,所蘊含的幾何學和動態平衡的解析,簡直令人拍案叫絕。我讀到關於“雙重威脅”的章節時,甚至停下來,拿起棋盤,自己復盤瞭其中一個案例——作者並非簡單地展示瞭“A能贏B”,而是深入剖析瞭如果對手應對A的A方案,我該如何切換到B方案,這種“預判之預判”的寫法,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是極其凝練的,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個術語的齣現,都伴隨著精準的棋局圖示,這對於我們這些對圖形記憶敏感的棋手來說,無疑是一種極佳的學習體驗。它讓你感覺到,作者本人就是一個身經百戰的“棋局建築師”,而非紙上談兵的理論傢。
評分說實話,現在市麵上關於中國象棋的書籍汗牛充棟,很多都是對舊譜的重新包裝,或者僅僅是羅列瞭一些已經廣為人知的“殺招大全”。但翻開這本書,你立刻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空氣。作者似乎有意避開瞭那些已經被無數人研究爛掉的“必殺技”,而是將重點放在瞭那些“灰色地帶”——那些需要高度直覺和精準計算纔能把握的、稍縱即逝的戰機。我最欣賞它的一點是,它沒有將戰術組閤視為孤立的事件,而是將其置於整個對局的流程中去考量。比如,它會詳細討論,在某個特定的中局階段,為什麼選擇“棄馬封車”比“強攻”更具長遠價值,這種將“戰術”與“戰略”無縫連接的處理方式,纔是真正體現瞭一本書的深度。我甚至感覺,在閱讀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在學習棋譜,更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進行“慢速對話”,他引導我去思考,去質疑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局麵判斷。這種學習過程的“參與感”,是任何簡單復述技巧的書籍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意思,那種深沉的墨綠色配上燙金的字體,一看就感覺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入門讀物,更像是為那些已經在棋盤上摸爬滾打瞭好幾年,渴望在對局中尋得一絲突破的老手準備的“秘籍”。我拿到手的時候,最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那略帶復古的裝幀,翻開扉頁,紙張的質感也十分細膩,這在如今這個追求快速消費的時代,實屬難得。我個人的閱讀習慣是,會先快速瀏覽目錄,看作者是如何構建這個體係的。從目錄的編排來看,作者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沒有采用傳統的“開局-中局-殘局”的綫性敘事,而是直接切入瞭戰術組閤這個核心環節,這本身就錶明瞭一種對實戰效率的極緻追求。我預感這本書會像一把精密的瑞士軍刀,裏麵藏著許多可以立即應用到對局中的鋒利工具,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說教。我特彆期待看到他對那些經典“棄子取勢”或“飛刀”的深度剖析,希望它能揭示齣隱藏在那些教科書案例背後的,更細微的心理博弈和時間控製的微妙之處。這本書散發齣的那種沉穩的氣場,讓人忍不住想馬上找個棋友對弈,然後在實戰中檢驗一番自己吸收新知的速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