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从日本引进的ZUI经典图书《内镜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消化道)》,第1版就受到了国内众多的消化内镜医生的欢迎和喜爱,广受赞誉。现重磅推出更全、更加精的第2版!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从内镜下所见来进行诊断。即看到病变后,如何抓住其特征,如何把病变的特征与病名联系起来,从而与其他疾病相鉴别,ZUI终做出争取的诊断,并提出了的基本原则。与第1版相比,本书不但收集了更多的病例,也添加了很多少见病例,增加并精选了很多内镜图片。在内容上,新增了“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出血变-急诊内镜检查”及“咽喉部病变”。本书与临床联系紧密、系统性很强,相信一定会成为消化内镜医生的必备和喜爱之书。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1
1.消化道内镜教育法的基本概念2
基础教育3
医学伦理及知情同意3/基础课程3/基础技能课程4
小肠镜4
基础教育4/操作教育4/必修的具体项目5
结肠镜5
基础教育5/操作教育5/必修的具体项目6
2.消化道内镜指南6
3.消化道内镜的风险管理7
知情同意7
适应证和x忌证8
术前准备8
并发症发生时采取的对策9
第2章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必要的局部解剖及正常内镜像11
1.小肠(空肠、回肠)的局部解剖及正常内镜像12
基本的局部解剖12
各部位的正常内镜像12
2.大肠的局部解剖及正常内镜像13
基本的局部解剖13
各部位的正常内镜像15
肛管和直肠15/乙状结肠和降结肠17/横结肠17/结肠肝曲部17/升结肠17/盲肠和阑尾开口部17/回盲瓣18
第3章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应用及诊断步骤21
1.小肠疾病的内镜检查22
诊断步骤22
内镜检查和X线检查的优劣22
小肠镜的特点和应用分类23
推进式插入法23/循管插镜式插入法25/探条式插入法26/双气囊法和单气囊法27/胶囊内镜27
2.大肠肿瘤性疾病的内镜检查30
诊断步骤30
内镜检查和X线检查的优劣30
结肠镜插入技巧31
结肠镜插入技巧的进步31/插入手法基本的注意事项32
3.结肠炎症性疾病的内镜检查35
诊断步骤35
流行病学意义36/背景因素和临床症状36/发病过程37
内镜检查和X线检查的优劣38
第4章肿瘤性疾病的内镜所见及鉴别诊断43
1.小肠肿瘤的种类和分类44
2.小肠肿瘤内镜所见及鉴别诊断的要点44
根据形态进行的鉴别诊断44
根据发生个数的鉴别诊断46
3.结肠肿瘤的种类和分类46
4.结肠肿瘤内镜所见及鉴别诊断的要点46
结肠癌的大体分型及大小的测量47
大体分型47/肿瘤大小的测量50
SM癌浸润深度分级的意义51
根据肿瘤直径的鉴别诊断55
根据形态的鉴别诊断56
根据隆起型肿瘤性状的鉴别诊断56
蒂的有无57/表面的凹凸57/分叶57/溃疡·凹陷57/糜烂·发红57/色泽浑浊57/白斑57/其他57
浅表型肿瘤的鉴别诊断58
凹陷面的形状58/边缘隆起部分的形状59/腺管开口形状诊断60
根据发生个数的鉴别诊断61
PG和NPG61
结肠癌浸润深度的诊断62
内镜所见的解析62/non-liftingsign63/超声内镜检查63
结肠癌的辅助诊断65
内镜所见及鉴别诊断
①有蒂性病变
(1)有分叶的病变70
(2)轻度凹凸不平的病变74
(3)发红·糜烂的病变78
(4)头部破溃的病变82
(5)表面光滑的病变86
(6)蒂较粗的病变90
②亚蒂性病变
(1)有分叶的病变94
(2)无分叶的病变98
(3)发红·糜烂的病变102
(4)头部破溃的病变106
(5)表面光滑的病变110
(6)多发的病变112
③无蒂性·广基性病变
(1)有分叶的病变114
(2)无分叶的病变118
(3)二段隆起122
(4)表面光滑的病变126
(5)小的半球形病变132
(6)凹陷·浅溃疡病变136
(7)深溃疡病变140
(8)绒毛状外观的病变144
(9)多发的无蒂性病变146
④表浅型病变
(1)扁平的病变150
(2)伴有轻微凹陷的病变154
(3)伴有广泛凹陷的病变156
(4)以凹陷为主体的病变160
⑤特殊型病变
结节集簇、侧向发育的病变164
⑥伴有狭窄的病变168
⑦病变部位·分布
(1)直肠肛门部的病变170
(2)回盲部的病变174
(3)阑尾的病变180
(4)吻合部的病变182
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184
第5章炎症性疾病的内镜所见及鉴别诊断191
1.炎症性肠病的种类及分类192
2.炎症性肠病鉴别诊断的要点192
根据炎症的扩散方式进行鉴别诊断192
根据局部的炎症所见进行鉴别诊断194
溃疡194/糜烂195/口疮样病变195/发红197/出血197/挛缩197/狭窄·假憩室197/铺路石征(cobblestoneappearance)197/瘘198/指压痕征198
综合的鉴别诊断198
3.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诊断201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特征201
早期诊断困难的原因202
内镜诊断的基本(根据小凹进行诊断)要点202
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恶性肿瘤203
内镜所见及鉴别诊断
①颜色
(1)发红208
(2)血管透见消失·减少212
(3)血管异常214
(4)水肿明显的病变220
(5)其他的颜色变化224
②溃疡·糜烂的形态
(1)口疮样病变230
(2)环周性溃疡·糜烂234
(3)纵行溃疡·糜烂240
(4)环状溃疡246
(5)带状溃疡250
(6)圆形溃疡254
(7)不规则溃疡262
(8)铺路石征266
(9)具有隆起的病变268③形态
(1)狭窄·狭小274
(2)肠管的变形278
④病变部位·分布
(1)与直肠相延续的弥漫性炎症282
(2)局限性炎症286
(3)非连续性炎症290
(4)直肠·肛门的炎症296
(5)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304
(6)阑尾开口部的炎症306
(7)回盲部的炎症308
(8)吻合部的炎症314
其他
(1)寄生虫316
(2)肠套叠·肠扭转318
(3)瘘320
(4)异物322
附录:下消化道内镜诊断及治疗的必要事项325
作为一个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更深入地了解胃镜和肠镜检查的实际情况,以及医生们是如何通过这些检查来诊断疾病的。在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了这本图谱,虽然它看起来更像是专业书籍,但我还是被它精美的排版和大量的图片所吸引。阅读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轻松许多,书中的图片非常直观,很多时候,即使不看文字,我也能大致理解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那些彩色、高清的内镜图像,让我仿佛置身于检查室,亲眼看到消化道内部的真实景象。书中对于各种病变的描述也通俗易懂,并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医学术语,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鉴别诊断”的部分印象深刻,它教会我如何区分一些看起来相似的病变,以及在出现某些症状时,可能存在哪些不同的原因。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消化道疾病的好奇心,还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白了一些常见的消化道不适背后可能隐藏的真相。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医学的魅力,让我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也更理解医生工作的严谨和专业。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饱受消化道问题困扰的患者,我一直想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生在诊断时会看到什么。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虽然我对医学术语可能不是完全理解,但书中大量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各种消化道疾病在内镜下的真实样貌。我之前做胃镜时,医生说我有一些“小溃疡”,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溃疡在内镜下是什么样子,以及不同程度的溃疡有什么区别。书中关于“鉴别诊断”的部分,也让我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我曾经疑惑过自己有时出现的腹胀,这本书能让我了解,这可能和某些息肉或者炎症有关。我并不是要自己诊断,而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的诊断结果,也能在与医生沟通时,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症状和疑虑。它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诊断,而是能够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这让我感到安心和 empowered。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医学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能够拉近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距离,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更加透明和有效。
评分我是一名消化内镜技师,日常工作中,我的主要职责是配合医生进行内镜检查,并协助医生进行录像和图片的采集。虽然我不是直接的诊断者,但我深知高清、准确的图像对于诊断的重要性。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们技师的“宝典”。书中收录的每一张图片都堪称教科书级别,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做得非常好,而且病灶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经常会参考书中的图片,来对比我们采集到的图像,这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医生在检查时所关注的重点,也能让我更加熟练地捕捉到具有诊断价值的画面。书中关于不同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描述,也让我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标记病灶。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比较细微的病变,如果没有书中的引导,我们很容易就会忽略。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从视觉上建立起对各种消化道病变的认知。它就像一本“图文并茂”的指南,帮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能更好地与医生沟通,确保我们采集到的每一份资料都能为诊断提供最可靠的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消化内镜诊断领域的一大贡献。我是一名资深的消化内镜医生,多年来,我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始终觉得,想要不断进步,就必须紧跟最新的诊断理念和技术。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一需求。它不仅收录了大量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变图片,而且这些图片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整理,质量极高。从上消化道到下消化道,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遇到的病变类型,而且针对每一种病变,都提供了多角度、多形态的图像展示,这对于我们进行精细的诊断非常有帮助。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于鉴别诊断的阐述非常透彻,很多时候,一个微小的病灶,或者不典型的表现,都可能导致误诊。这本书将这些易混淆的病变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列出了关键的鉴别要点,这对于我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误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最新的内镜技术和诊断思路,这让我能够及时地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并将最新的知识应用到我的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消化内镜领域的“百科全书”!我是一名消化科的规培医生,在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尤其是在图像判读方面,总是希望有更权威、更直观的学习资源。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第一感觉就是“找到了宝藏”。它的内容涵盖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各种病变,从最常见的溃疡、炎症,到各种息肉、肿瘤,甚至是少见的特殊病变,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清晰度极佳,而且涵盖了内镜下不同角度、不同形态的病灶表现,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医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不仅仅是图片,每张图片旁边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包括病变的特点、鉴别诊断的要点、甚至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鉴别诊断的部分,很多时候,不同的病变在肉眼看来非常相似,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区分。这本书能够将这些关键点一一列出,并给出清晰的指导,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学习负担,也提升了我诊断的准确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消化道内镜下病变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看到教科书上的案例,还是在临床上遇到的真实病例,都能更快地做出初步判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这本书的价值,真的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它是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也是我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