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
定价:49.00元
作者:《DiGi数码双周》编辑部著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122000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F卡口发展史,解构VR及NC等专业术语,电脑软件分析实测数据,解像度 失光 变形,**机身测试平台。
内容提要
2009年,是Nikon用户应好好庆祝的一年,因其数码影像科技有着重要的突破,在135感光元件的像素总值上,终于凭D3X攀上了世界高的2,450万像素领域。自1999年D1的推出,便打开了Nikon的D-SLR系列的序幕,之后不断有新型号推出,令“Nikon人”愈来愈多。初期的DX规格机身令Nikkon镜头面对焦距增加1.5倍,每次拍摄其实都“用不尽”镜头的实力。Nikon很快亦为DX机身,制作一支支专用的DX镜头,把质量和成本集中,又推出一支支出色的DX超广角镜,例如AF DX 10.5mmf/2.8G fisheve和AF-S DX 1 2-24mm f/4G等,填补了D-SLR用户对超广角镜头的需求。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选择《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完全是出于我作为一个尼康用户,对自家器材的进一步了解的渴望。虽然我平时也接触一些摄影知识,但对于镜头的理解,总觉得隔靴搔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器材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和选择。我想知道,书中会不会对尼康不同系列镜头(比如S系列、Z系列)的成像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比?例如,S系列镜头在色彩风格上有什么独到之处?Z系列镜头又如何利用其短法兰距的优势来优化成像?我特别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镜头光学原理,比如如何通过镜头设计来优化色散和畸变,以及这些光学特性是如何影响最终照片的观感的。如果能有关于镜头色彩科学的讲解,比如不同镜头镀膜如何影响色彩的饱和度和层次感,那将是对我非常有价值的补充。
评分我是在一个摄影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的,当时就被它“专业评测”这四个字吸引了。我平时喜欢拍摄一些要求比较高的题材,比如风光、人像,对镜头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细致的、有深度的镜头评测,能够帮助我更精准地选择适合我拍摄需求的镜头。比如说,在人像摄影方面,我特别关注镜头能否提供细腻的肤质还原和漂亮的焦外虚化。这本书会不会对不同人像镜头的焦外光斑形状、奶油感、虚化过渡的柔和程度等进行详细的评测?另外,在风光摄影方面,我则更在意镜头的边缘锐度、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以及抗眩光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有数据的参考,而不是那种“感觉很好”的泛泛之谈。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不同场景下,尼康镜头成像风格的对比分析,那就更能帮助我理解不同镜头之间的细微差别了。
评分这次入手《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主要是想解决我长期以来在镜头选择上的一些困惑。我总感觉,市面上很多评测文章都太主观了,要么是“毒文”,要么是“黑文”,很难看到真正客观、全面的分析。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科学的评测体系,让我学会如何独立地去判断一个镜头的优劣,那就太棒了。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讲解如何解读镜头的MTF曲线,以及这些曲线到底能反映出哪些实际成像的特点?例如,在画面中心和边缘的锐度表现,色差控制,以及暗角情况,这些数据化的指标,究竟和我们肉眼看到的效果有多大的关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一些尼康的经典镜头,揭示它们为何能成为传世之作,以及在现代数码时代,这些经典镜头的设计理念是否依然适用。同时,对于一些新兴的镜头技术,比如内置防抖、高速对焦马达等等,书中会不会有专业的解读,并给出实际的使用建议?
评分这次入手《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纯粹是出于好奇,看到这个书名就觉得内容肯定很硬核,想着或许能从中挖掘出一些我平时不太关注的,但又可能很有用的技术细节。我平时使用尼康相机,但更多是记录生活,对镜头的理解停留在“定焦锐利”、“变焦方便”这种比较浅显的层面。所以,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帮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比如,它会不会深入分析不同镜头镀膜对色彩和反光的影响?或者,对于微距镜头,除了放大倍率,是不是还有其他参数能决定拍摄细节的层次感?我很想知道,在那些看起来很相似的尼康镜头型号之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如何体现在实际拍摄的画面上。例如,对于一些热门的焦段,比如50mm或者85mm,书中会不会有几款不同定位的镜头进行横向对比,从MTF曲线到实际的焦外表现,都给出一个详尽的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为什么有些镜头价格高昂,而有些却相对亲民,以及这种价格差异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毕竟,作为普通爱好者,我们总是希望能用有限的预算买到最适合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盲目追求热门。
评分说实话,我买《Nikon镜头专业评测指南》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想着就是随便看看,打发时间。毕竟,市面上关于摄影器材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充斥着华丽的辞藻和泛泛而谈的观点,真正有干货的少之又少。但这本书的开篇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直接进入那些枯燥的参数分析,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镜头在摄影创作中的核心作用。它好像在试图建立一种“读图”的能力,不仅仅是看照片本身,更是去理解镜头是如何塑造画面的。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会不会探讨不同畸变类型对视觉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拍摄时利用或规避这些特点?还有,关于景深控制,除了光圈大小,镜头的光学设计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启发我思考,让我对自己的拍摄习惯和器材选择有更深层次认识的内容。这本书如果能帮助我理解,为何同一焦距的镜头,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质感,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