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与摄像技艺基础(单光磊)
定价:49.00元
作者:单光磊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222030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数字摄影与摄像技术、技艺为主线,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编排。全书共分四个单元,单元一为绪论,单元二为摄影技艺,单元三为摄像技艺,单元四为综合实训。每个单元包括若干任务,每个任务又设计了基础知识和实训项目两个模块,体现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本书内容实用、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便于学习者快速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本书适合于高、中职院校艺术、影视、新闻、文秘等专业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电视台、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人员、电教人员,以及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单元 一 绪论
一、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二、摄影的特性、功能、分类
三、摄像的诞生和发展
四、摄像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五、摄影与摄像的共性、区别
练习与思考题
单元 二 摄影技艺
任务一 数字照相机的结构和组成
一、数字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二、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组成
三、数字照相机的性能指标
四、数字照相机的种类
五、数字照相机的选购常识
六、数字照相机的维护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 数字照相机的构造认知训练
任务二 数字照相机的高级设置和操作
一、曝光控制
二、测光模式选择
三、曝光补偿设定
四、对焦模式选择
五、拍摄画质设定
六、白平衡调整
七、景深控制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一 数字照相机的调整使用和
维护保养
实训项目二 数字照相机的曝光和测光
训练
任务三 用光与造型
一、摄影用光的作用
二、光源的种类及特点
三、光的方向与画面造型
四、光的色彩与画面造型
五、闪光灯摄影
六、室内摄影布光
七、特殊场景的摄影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一 拍摄用光训练
实训项目二 特殊场景拍摄训练
任务四 取景与构图
一、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
二、影响取景与构图的因素
三、突出画面主体的方法
四、透视规律的应用
五、构图的基本形式
六、构图的原则与要求
七、构图的法则借鉴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一 摄影取景与构图训练
实训项目二 摄影艺术造型训练
任务五 数字图像的后期处理
一、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系统
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
三、Photoshop软件介绍
四、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五、图像修饰工具的使用
六、滤镜的使用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一 Photoshop的基本
操作训练
实训项目二 Photoshop使用技
巧训练
单元 三 摄像技艺
任务一 摄像机的结构和操作
一、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二、摄像机的类型
三、摄像机的格式
四、数字摄像机的结构和功能
五、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六、数字摄像机的优势
七、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八、摄像机的维护
九、摄像机的购置常识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 摄像机的构造和调整使用
训练
任务二 摄像拍摄技法
一、电视画面的概念
二、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三、固定画面的拍摄
四、运动画面的拍摄
五、摄像机的操作要求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 摄像拍摄训练
任务三 摄像的后期编辑
一、视频编辑基础
二、视频编辑的一般规律和技巧
三、蒙太奇的概念
四、Adobe Premiere视频编辑
处理软件使用
练习与思考题
实训项目 Adobe Premiere操作技巧
训练
单元 四 综合实训
任务一 专题摄影实训
实训项目一 风光摄影
实训项目二 人像、静物摄影
任务二 专题摄像实训
实训项目一 日常活动摄像
实训项目二 DV短片创作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单光磊,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副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水利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二届中国摄影教育教育教学奖获得者,第三届中国摄影教育德艺双馨奖获得者,第六届中国摄影教育终身成就奖“红烛奖”获得者。现任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
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及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拍摄、编导教学录像片10部,其中2部获山东省电教教材三等奖。拍摄、编导电视专题片12部,有2部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
先后在《中国摄影报》、《影像材料》等省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或摄影作品50余篇(幅),2篇论文获中国摄影理论奖,并被《中国摄影理论集》收录。出版摄影专著《大学摄影实用教程》、《数字相机与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影》、《数字摄影与摄像基础》4部,参编4部,其中,独立编著的《数字摄影》教材,2006年被遴选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获山东省高校教材一等奖。
主持论证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填补了学院艺术专业的空白。担任《摄影与摄像技术》、《新闻摄影》、《广告摄影》、《视听语言》等专业课教学工作,并面向全院大学生开设《摄影技艺》选修课。
主持完成的山东省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摄影立体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已通过鉴定。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槽便池节水装置》,获山东省水利厅一等奖。参与山东省教育厅〈〈摄影影像形象语言研究〉〉课题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讲解光影运用方面,真是下足了功夫。它不仅仅是告诉你“顺光好”或者“逆光有感觉”,而是非常细致地剖析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特点和相应的处理方法。比如,书中用大量篇幅讲解了什么是“硬光”和“软光”,它们分别适合拍摄什么样的题材,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或者利用反光板、柔光板等附件来控制光线。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利用自然光拍摄人像,作者详细分析了阴天、窗户光、以及日出日落时不同光线的特点,并给出了具体的拍摄建议。我之前拍人像,总是喜欢等到大晴天,结果光线太强,人脸容易出现不自然的阴影,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阴天和室内散射光是拍摄人像的绝佳条件。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关于人造光源的初步认识,虽然不是专门讲灯光技术的书籍,但对闪光灯、LED灯等基础知识的介绍,让我对后期用光有了更宏观的理解。我尝试了书中关于利用窗户光拍摄的技巧,发现即使不使用任何专业设备,也能拍出柔和、立体的面部光影,这让我对摄影的光影艺术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摄影与摄像技艺基础》真的是一次意外的惊喜。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摄影这东西离我很遥远,要么就是对着手机一阵乱拍,要么就是觉得专业的相机操作复杂得像要上天。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单光磊的讲解风格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书。他从最基础的曝光三角讲起,比如光圈、快门、ISO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用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比喻,一下子就点通了我脑子里那些模糊的概念。我之前看别的书,看到“景深”就头大,觉得那是摄影大师才懂的玩意儿,结果在这本书里,他用“背景虚化”的效果举例,告诉我们怎么利用光圈大小来“偷懒”拍出好看的照片,而且还讲了具体的参数设置,我尝试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朋友圈的赞都变多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讲了怎么拍照,还讲了摄像的基础。虽然我目前对摄像的兴趣还没那么大,但书中关于构图、运镜的讲解,同样适用于摄影,而且一些关于画面稳定性的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没有一下子丢给你一大堆枯燥的技术名词,而是循序渐进,让你在实践中学习,这对我这种动手能力比理论能力强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在讲解构图时,并没有局限于“三分法”这样的经典法则,而是深入探讨了各种构图的“情绪表达”和“视觉引导”作用。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分析不同构图方式如何影响观者的感受,比如用引导线拉伸空间感,用对称构图营造稳定感,或者打破常规,利用负空间来突出主体。他甚至提到了一些更高级的构图技巧,比如“金色分割”和“黄金螺旋”,并且通过大量的实例图片,清晰地展示了这些构图理论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我之前拍人像,总觉得构图有点呆板,不知道怎么让照片更有“故事感”,看了这部分内容后,我开始尝试在构图上下功夫,比如利用建筑线条来引导视线,或者通过前景的虚化来增加画面层次。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关于色彩搭配的理论,虽然篇幅不长,但简单易懂,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特别舒服,而有些却显得杂乱。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真的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开始意识到,构图和色彩同样是决定一张照片好坏的关键因素,甚至有时候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将摄影和摄像割裂开来,而是强调了两者在基本原理上的相通性。作者在讲解摄像的运镜和构图时,同样引入了摄影的视角,比如如何通过镜头运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如何利用景深来突出主体,以及如何在动态画面中保持画面的美感。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因为我一直觉得摄像比摄影更“难”,觉得需要掌握很多复杂的运动镜头技巧。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基础的原则是共通的,比如“三分法”在摄像中同样适用,而“景深”的概念更是能让画面更具电影感。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摄像技巧,比如如何稳定镜头,如何进行简单的推拉镜头,以及如何利用不同的焦段来营造不同的画面效果。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入门指导。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运动镜头”时,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拍摄方案,而是先从“平移”、“推拉”这样基础的运动开始,并通过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来举例,让我觉得这些技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一步步去掌握的。
评分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摄影后期处理方面,并没有过于深入,而是给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入门”方向。作者并没有教你如何使用Photoshop等专业的软件进行复杂的调色和修图,而是重点强调了后期处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他解释了为什么需要后期处理,后期处理能为照片带来哪些提升,比如调整曝光、色彩平衡、对比度等等。更重要的是,书中介绍了一些非常简单易学的后期思路,比如如何通过后期让照片的“氛围感”更强,如何通过后期让主体更突出,甚至是如何通过后期来“纠正”一些拍摄时的小失误。我之前对后期处理一直感到很畏惧,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复杂、专业的事情,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基础的后期处理,也能极大地提升照片的观感。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一些简单的后期技巧,比如稍微调整一下照片的曝光和色彩饱和度,就发现照片立刻变得更有“生命力”了。这让我对后期处理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不再觉得它是可望不可及的,而是可以融入我的摄影流程中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