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7-9级修订本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 目)/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丛书》除保留了 九个级别,在***九级之上再另设的“演奏文凭级 ”高于**所有考级机构的***,其标准大致具备 了向职业方向发展的演奏水平。本书在技术和艺术两 个方面的规格与要求也较过去*为明确,基本上体现 了专业二胡教学和演奏的思路。本书由刘长福主编。
第七级
练习曲
1.琶音综合练习
2.恰尔达什(片段)
3.小二度音程模进练习
4.五声音阶模进与转调练习
5.快速分弓练习
6.五声音阶快速换把练习
7.快速换把与跳把练习
8.八度练习
乐曲
1.春诗
2.豫北叙事曲
3.草原新牧民
4.洪湖人民的心愿
5.姑苏春晓
6.山村小景
7.豫乡行
乐曲分析
第八级
练习曲
1.快速大跳练习
2.固定唱名记谱转调练习
3.五声音阶练习
4.纯八度练习
5.非传统指距及八度音程练习
6.大跳与变化音练习
7.综合练习
8.综合练习
乐曲
1.秦腔主题随想曲
2.三门峡畅想曲
3.二泉映月
4.病中吟(一名《安适》,亦名《胡适》)
5.寒春风曲
6.椰岛风情
7.秋韵
乐曲分析
第九级
练习曲
1.综合练习
2.自然音程大跳练习
3.霍拉舞曲
4.增二度音程练习
5.切分弓练习
乐曲
1.一枝花
2.蓝花花叙事曲
3.新婚别(叙事曲)
4.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主旋律谱)
5.天山风情
6.汉宫秋月
乐曲分析
演奏文凭级
练习曲
1.转调与综合练习
2.音乐会练习曲
3.无穷动(D调片段)
4.八度音程练习
5.野蜂飞舞
乐曲
1.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2.**二胡狂想曲
3.吉普赛之歌
4.贵妃情(二胡协奏曲主旋律谱)
5.薰风曲
乐曲分析
附录
二胡常用演奏符号说明
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名家二胡演奏艺术探微》。这本书简直就是为那些想冲击更高演奏水平的乐手准备的“武功秘籍”。它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基础技法,而是直接聚焦于几位近现代顶尖二胡大师的演奏风格和独门绝学。里面详细对比了不同大师对同一首经典曲目的处理差异,比如在速度的弹性处理上,在滑音的运用上,乃至在气息的运用上,都有非常细致的分析和乐谱标注。我特别是被书中对“颤音的层次感”那一章节所震撼,它不是简单地说“要颤音”,而是告诉你如何通过手指、手腕乃至手臂的配合,打出从细密到宽广的不同质感的颤音。虽然有些地方的术语对我目前水平来说还是有点深奥,需要反复琢磨,但光是站在巨匠的肩膀上去审视自己的不足,就已经让人受益匪浅了。这本书迫使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赋予音乐以生命力。
评分哇,最近终于入手了那本《经典民间乐器演奏技巧精选集》,真是让我这个二胡初学者眼前一亮!这本书的编排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摸索阶段的人量身定做的。它没有直接给我一堆高深的理论,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最基础的运弓和揉弦的要领。我特别喜欢它对“虚弓”和“实弓”的区分,光是看图示和文字描述,我就能大致体会到那种力度上的细微差别。而且,这本书里精选了一些非常经典的民间小调的简化版谱例,让我这个刚学会识谱的人也能很快上手,稍微拉几遍就能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而不是枯燥地练习指法。书里还提到了一些关于乐器保养的小窍门,比如如何正确地给琴码找位置,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搜了很久也没找到的实用信息。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对二胡的学习路径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感觉自己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而是有了一个可靠的“领路人”。
评分我最近淘到一本《趣味民乐历史小故事集》,这本书完全是为那些对民族乐器历史感到枯燥的年轻人准备的“润滑剂”。它用极其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二胡等乐器从古代演变至今的有趣轶事。比如,书中描绘了早期奚琴在民间流传时遇到的阻力与接受过程,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乐器制造师的趣闻。它不像正统的历史书那样严肃,而是充满了画面感和戏剧冲突,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不仅了解了二胡的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我对这件乐器产生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感连接,感觉自己拉的不仅仅是一根弓弦,更是承载着千百年民间智慧的载体。这本书极大地激发了我学习的内在动力,让我觉得每一次练习都变得更有意义和重量感了。
评分另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鉴赏指南》。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民族音乐世界的大门!我以前听二胡曲,多半就是觉得旋律好听,但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本书不一样,它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地域音乐的风格特点,比如江南丝竹的细腻婉约和北方乐派的粗犷豪放,通过对不同曲目结构的剖析,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曲子听起来那么“荡气回肠”,而有些则那么“如泣如诉”。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音乐理论知识,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意境”的阐述,他不仅仅是分析音高和节奏,更是引导读者去体会演奏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画面感。读完这本书,我再回头去听那些耳熟能详的曲目时,脑海中自动浮现出更丰富的色彩和故事,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作为听众的层次感和享受程度。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那本装帧精美的《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精选》。我本来以为它只是一个曲谱集,但没想到它更像是一本管弦乐配器法的入门教材。这本书收录了许多将二胡放置在大型乐队中的改编作品,这让我这个长期以来只专注于独奏的乐手,对二胡在交响乐中的定位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清晰地标示出了二胡声部与其他声部(如琵琶、中阮乃至西方的弦乐组)的配合时,应注意的音量平衡和音色融合。书中附带的解析部分,甚至还探讨了如何在不失二胡特色韵味的前提下,融入现代和声的概念。这对我拓展演奏视野,未来有机会参与民乐团合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让我意识到,二胡绝不只是独角戏,它在宏大的音乐叙事中也能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