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愿经外二部 9787506085960

地藏本愿经外二部 978750608596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利权 著
图书标签:
  • 佛教
  • 地藏经
  • 净土
  • 传统文化
  • 经书
  • 佛教经典
  • 心灵成长
  • 宗教文化
  • 佛教故事
  • 善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85960
商品编码:2963336560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地藏本愿经外二部

定价:45.00元

售价:32.9元,便宜12.1元,折扣73

作者:陈利权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60859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佛经中三部论及“孝”的经典,阐明了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学佛人净化心灵、提升修为的宝典

内容提要


对佛教经典《地藏本愿经》《佛说盂兰盆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三部经的翻译解释。

目录


地藏本願經
題解
經典卷上
源流
解說
參考書目

佛说盂兰盆经
題解
經典
源流
解說
參考書目

作者介绍


分别在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央党校理论部、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2006年12月调任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中国佛教文化

文摘


序言



《普贤菩萨警众偈》与《大佛顶首楞严经》:探寻觉悟之路 本书集结了《普贤菩萨警众偈》与《大佛顶首楞严经》两部重要佛教经典,旨在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佛法精髓,探寻觉悟之道。这两部经典,虽然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慈悲,为修行者提供了明确的修行方向和方法。 《普贤菩萨警众偈》:警醒世人,速成佛道 《普贤菩萨警众偈》,又称《普贤行愿品偈颂》,是《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精华部分。此偈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教诲,劝诫世人珍惜光阴,精进修行,速成佛道。普贤菩萨作为德行圆满的菩萨代表,在此偈中以十大愿王作为修行的大纲,指引众生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偈颂开篇便点明了“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的紧迫感,深刻地揭示了人生无常的本质。生命如同水中的鱼,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也在不断减少,若不及时醒悟修行,将如同鱼儿离开水源,最终走向衰亡。这种警醒,旨在破除众生的懈怠与放逸,激发其精进修行的心念。 接着,偈颂详细阐述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一、 礼敬诸佛:此愿强调对一切诸佛的恭敬与礼拜。诸佛是觉悟的导师,是众生的楷模。礼敬诸佛,即是敬仰智慧与慈悲,学习诸佛的修行方法,启发自身的佛性。这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拜佛,而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与效仿。 二、 称赞如来:此愿鼓励称颂诸佛的功德与名号。通过称赞,可以增长信心,忆念佛的功德,并将佛的教法广为传播。称赞如来,也是对佛法真理的肯定与弘扬。 三、 广修供养:此愿包含一切形式的供养,包括物质供养和法供养。物质供养是表达虔诚的方式,而法供养则更为重要,即依教奉行,依戒而修。广修供养,旨在消除悭贪之心,培植福德,广结善缘。 四、 忏悔业障:此愿强调对过去所造恶业的深切忏悔。业障是阻碍修行、招致痛苦的根源。通过真诚的忏悔,可以净除罪垢,减轻业力,为修行扫清障碍。忏悔,是开启新生的重要一步。 五、 随喜功德:此愿教导随喜他人的一切善行与功德。看到别人行善,心生欢喜,随喜赞叹,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功德,还能破除嫉妒与我慢之心。随喜,是广结善缘、互助共成的智慧。 六、 请转法轮:此愿呼吁祈请佛陀或有德的善知识转大法轮,讲经说法。众生需要佛法的指引,而转法轮是利益众生的重要方式。通过请转法轮,可以将佛法的智慧传播给更多的人。 七、 请佛住世:此愿祈愿诸佛常住世间,不入涅槃。诸佛住世,意味着佛法得以延续,众生得以继续接受教化。此愿体现了对众生离苦得乐的深切关怀。 八、 常随佛学:此愿是效仿佛陀的教诲,遵循佛陀的修行道路。这不仅仅是学习佛陀的言教,更重要的是实践佛陀的行为,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九、 恒顺众生:此愿强调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随顺众生的愿望,以方便法门引导他们走向解脱。恒顺众生,是菩萨行的大乘精神,体现了无私的奉献与包容。 十、 普皆回向:此愿是将自己修行的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他们都能离苦得乐,早日成佛。这种无私的回向,是菩萨行最终极的体现,也是成就佛道的必经之路。 《普贤菩萨警众偈》以其宏大的愿景和切实的修行指导,为信众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成佛之路。它提醒我们,生命短暂,修行刻不容缓;而通过发愿、行愿,我们便能逐渐净化自心,积累功德,最终抵达觉悟的彼岸。 《大佛顶首楞严经》:破除虚妄,证悟真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中的重要著作,以其严谨的论述和深刻的义理,被誉为“佛门中的锁钥”,是帮助修行者破除虚妄、证悟真心、辨别真伪修行法门的必读经典。此经内容宏富,层层深入,从世俗的种种迷惑,到精深的禅定境界,再到究竟的佛陀本性,为我们一一剖析,层层剥茧。 《楞严经》的核心在于揭示“真心”与“妄心”的区别。经中通过阿难尊者与佛陀的问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们日常所执着的“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与永恒不变的“真心”之间的巨大差异。佛陀通过分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虚妄性,指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以及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心”,都是由无常的因缘和合而成,是生灭变化的,并非真实的本质。 经中详细剖析了“七处心”的辨析,指出众生在思维和感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种种错谬,将生灭变化的“妄心”当作永恒不变的“真心”。例如,人们以为心是随着眼睛看到的景象而生灭,或是随着耳朵听到的声音而生灭,或是随着身体的接触而生灭,或是随着意识的思虑而生灭。佛陀一一指出这些都是“妄心”的相状,而非“真心”。 《楞严经》对“五十阴魔”的详细开示,更是其独特而重要的贡献。在修行过程中,由于定力深浅、业力因缘的不同,修行者可能会经历种种幻象、境界,甚至产生幻觉,误以为是开悟的征兆。佛陀在此经中,详细列举了五十种可能出现的“魔境”,并教导修行者如何辨别这些境界的真伪,不被其所迷惑,以免误入歧途。这对于任何一位希望深入修行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帮助修行者稳固道心,不生恐惧,不生执着。 经中还阐述了“七大”的本来清净,指出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虽然在现象上各有不同,但其本源都是清净无漏的真心。通过对七大的深入体悟,修行者可以打破对物质世界的执着,认识到万物同源,最终回归自性。 《楞严经》所宣讲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众生自性的本来面目。它不是造作出来的,而是本自具足的,只是被无始劫来的妄想所遮蔽。佛陀教导我们,通过戒定慧的修持,可以逐渐破除烦恼,显露自性,最终证得圆满的佛果。 经中反复强调“戒律”的重要性。佛陀指出,守持戒律是修行的基石,是防止身口意造作恶业,从而守护自心清净的关键。《楞严咒》更是被誉为“佛顶光明”的法门,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能够降伏一切妖魔,净化环境,护佑修行者。 《楞严经》的阅读和修行,需要耐心、专注和恭敬。它并非易于理解的经典,但其内涵的深刻智慧,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楞严经》的学习,修行者可以获得辨别邪正的智慧,坚定修行的信心,并最终找到回归真心、获得解脱的道路。 总结 《普贤菩萨警众偈》以其宏大的愿行,指引我们修行的方向和目标;《大佛顶首楞严经》则以其精深的义理,为我们破除迷妄,指明证悟真心的方法。这两部经典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修行者极为宝贵的教诲。阅读并实践这两部经典,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坚定地走在觉悟之路上,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效的人,对那些空泛的理论不太感冒。但是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将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佛理,巧妙地转化成了可以落地的生活指南。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部分,简直是妙手偶得,用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视角来审视矛盾,让人豁然开朗。我尝试着用书中的一些观点去指导我最近处理的一个棘手问题,结果效果出奇地好,不仅解决了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我的心境也变得平和了许多。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修行者的境界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克制而又深沉的敬意,没有丝毫的夸张或神化,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真实可感。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初读时可能抓住一些表面的道理,深入后才能体会到其内在的磅礴气势和深邃内涵,绝对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能让人沉下心来,完全沉浸其中的书籍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非常讲究,每一次翻页都是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宗教的故事或教义,更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精神宇宙观。作者对于众生平等、慈悲济世的描绘,极其细腻动人,那些关于地狱和救赎的场景,虽然听起来有些沉重,但最终指向的却是无比光明的希望。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愿力”的部分,它让我重新认识到“发愿”的力量,明白了个人的意念是如何能汇聚成改变现实的强大能量。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与自我灵魂的对话,它温和地指出你的不足,却又坚定地为你铺设通往光明的道路。对于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寻找人生方向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指路明灯,温暖而坚定。

评分

这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专注于某一特定的话题,但它展现出的是一种宏大的关怀,涵盖了从个体命运到宇宙规律的方方面面。作者的笔触老辣而细腻,尤其擅长于捕捉人性的复杂与挣扎,使得书中的人物和情境都栩栩如生,极具感染力。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默默回味某一句精辟的论断,感叹作者是如何能将如此复杂的概念用如此简洁优雅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时间限制的智慧框架,让我们能够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眼前的得失荣辱。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更像是一个可以时常翻阅、汲取力量的宝库。从文字的韵律到思想的深度,这部书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是一部真正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的经典之作。

评分

这部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它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独到见解,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哲思的殿堂之中。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叙事流畅,逻辑清晰,即便是对于一些深奥的佛学概念,也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阐释,使得普通读者也能领略其中精髓。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因果报应和慈悲为怀的探讨,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深入人心,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全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精美程度,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这部作品的尊重和用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在翻阅时心情愉悦,在阅读后心灵受到洗涤。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东方哲学和精神世界感兴趣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会从中获得远超预期的收获。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叩问。

评分

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这类书籍时,心里还有些忐忑,总觉得会晦涩难懂,充满教条主义。然而,这本《地藏本愿经外二部》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采取了一种非常现代和贴近生活的叙事方式,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坐在你身边,娓娓道来那些跨越时空的智慧。书中对“孝道”和“解脱”的论述,尤其触动了我。我发现,书中所描绘的修行之路,并非是要求我们舍弃尘世的一切,而是在红尘中学会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以更宽广的心胸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作者对于修行中常见的一些误区也进行了非常有建设性的纠正,这一点非常宝贵,避免了读者走弯路。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就像是剥开了一个又一个洋葱,总有更核心、更温暖的东西展现在眼前。这本书的陪伴,让我的生活多了一份宁静和坚韧,那种力量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