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象棋基本技術 吃法
定價:60.00元
作者:郭宇 李弘
齣版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5524255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國際象棋基礎習題庫”係列叢書由棋類圖書齣版名社青島齣版社榮譽齣品,無論從圖書的品質、紙張和印刷上都是精益求精的,內頁采用80剋環保護眼雙膠紙,大豆環保油墨印刷,力求將*質的國際象棋學習叢書帶給各位教練員和小朋友。吃子是國際象棋對局中運用*多的技術,技術難度不大,所以往往就被忽視瞭。一般情況,教練員在講解棋子的走法同時講解棋子的吃法,以後就不再做專門講解瞭。以前沒有專門講解吃法的書籍和習題,教練員缺乏教學資料和訓練習題。《國際象棋基礎技術吃法》(上下冊)彌補瞭這一方麵的空白。
內容提要
《國際象棋基礎技術吃法》(上下冊)於2016年6月由青島齣版社和寜波市步景棋藝俱樂部郭宇大師閤作齣版,是“國際象棋基礎習題庫”係列叢書繼《國際象棋基本殺法-一步殺》《國際象棋基本殺法-二步殺》《國際象棋基本殺法-三步殺》之後齣版的第2個練習版塊。 吃子是國際象棋重要的基本技術之一。一個對局可能沒有將軍、沒有殺王,但是會有吃子。吃子是消滅對方棋子的方法。因此,吃子的方法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實用的技術。本書上下兩冊,上冊15章1140個例題,下冊12章1056個例題,閤計27章2196個例題。 部分是章到第5章,分析瞭我方一個棋子吃對方一個棋子的基本結構、吃之後形成新的威脅、吃子的結果、不能吃的類型和透視的吃法。 第二部分是第6章到5章,分析瞭我方兩個棋子吃對方一個棋子的基本結構、吃之後形成新的威脅、吃之後的其他結果和對方棋子有保護時吃子的順序。第三部分是6章到第27章,分析瞭我方一個棋子吃對方兩個棋子的基本結構、一般情況下先吃哪個棋子和復雜情況下先吃哪個棋子。
目錄
作者介紹
郭宇,寜波市步景棋藝俱樂部主教練,是教學經驗、執教成績、理論水平和實戰能力都比較的高級教練員。指導的學生獲得2005年世界青少年國際象棋錦標賽女子10歲組世界冠軍。在國際象棋的基礎領域,對國際象棋基本技術、基本技巧、突破戰術、基本戰術、兌子的原則和方法、進攻的基本理論和防守的基本理論做瞭係統的研究和總結,是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教學大綱的編委。
李弘,國際象棋國傢大師,現任國際象棋常青藤教學總監,2006年獲得“李成智杯”青年組冠軍。2010年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是理論水平和實戰能力都較強的青年教練。2011年-2013年,受聘於秦皇島棋院,任國際象棋主教練。2015年受聘於國象常青藤,負責棋館教學工作,翻譯瞭Shere Shevasky的國際象棋名著《殘局策略》。
文摘
序言
閱讀《國際象棋基本技術 吃法》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場艱苦的智力拉鋸戰,而且是作者單方麵對我發起的進攻。我承認我對國際象棋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但我至少知道,一本技術書籍的核心目標是傳授可操作的知識。這本書卻仿佛刻意避開瞭所有核心技術點。比如,關於“後”的吃子範圍,我本以為會講到如何利用後對遠距離的威脅進行壓製,或者如何安全地將後投入戰鬥。結果,作者用瞭大量篇幅來探討“後”作為棋盤上最具毀滅性的棋子,其權力結構與古代母係社會的權力運作有何異同,甚至還穿插瞭對古代波斯統治者如何使用類似“後”的棋子的曆史考據。這些曆史和人類學的內容固然有趣,但它們與我在實戰中如何避免“後被牽製”或者如何“調動後進行緻命打擊”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這本書的深度完全跑偏瞭,它探討的是棋子背後的文化符號學,而非棋盤上的數學邏輯,對於提升實戰水平來說,價值幾乎為零。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來研讀這本《國際象棋基本技術 吃法》,試圖從中挖掘齣任何一點關於如何構建牢固防守或者如何執行有效兌子的實用信息,但最終的感受是,作者仿佛對“國際象棋”這個詞匯有自己獨特的、近乎偏執的解讀。全書的敘事方式極其跳躍且充滿隱喻。例如,在講解“兵的吃子”時,作者用瞭整整五頁的篇幅來描述兵的“斜嚮攻擊性”如何象徵著人類社會中隱秘的、不易察覺的權力轉移,而關於如何利用兵的牽製或突破的實戰案例,卻隻用瞭一句話帶過,並且那句話還寫得像繞口令一樣。更誇張的是,關於“車”的介紹,作者似乎完全忽略瞭其在開放綫上的強大威力,反而將重點放在瞭描述車在棋盤邊緣移動時所産生的“孤獨感”與“邊界焦慮”,配圖居然是多幅黑白抽象畫,而非標準的棋局示意圖。我期待的是技術指導,拿到手的卻是一本充滿個人情感色彩的、略顯矯情的散文集,讀起來晦澀難懂,邏輯鏈條經常斷裂,完全無法形成一個連貫的學習體係,真不知道齣版社是怎麼通過審稿的。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簡直是挑戰瞭讀者的閱讀極限。我習慣瞭國際象棋書籍中那種清晰的、帶有坐標的棋盤圖示,配上簡潔的箭頭指示下一步的走法。然而,在這本《國際象棋基本技術 吃法》裏,棋盤的錶示方式是立體的、多維度的,作者似乎認為傳統的二維平麵圖示無法完全捕捉“吃”的精髓。每一局“示例棋局”都配上瞭手繪的、風格粗獷的插圖,棋子的位置需要根據光影和透視關係來判斷,有時候我甚至需要藉助放大鏡纔能分辨一個兵是停在瞭e4還是e5。更離譜的是,關於“吃子後的局麵評估”,作者沒有提供任何基於物質優勢或子力活力的評估體係,而是引入瞭一套復雜的“情緒指數”來衡量雙方棋手在吃子完成後的心理狀態變化。我花瞭極大的精力去理解這些完全不相乾的概念,感覺自己更像是在學習一門小眾的藝術鑒賞學科,而不是提升棋藝的實戰手冊。如果有人想通過這本書來學習如何走齣第一步,我勸他還是趕緊換一本吧,這本書隻會讓你對國際象棋産生深刻的誤解和挫敗感。
評分這本《國際象棋基本技術 吃法》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極度內嚮的學者,在無人理解的情況下,把所有關於“吃”的零碎思緒和個人感悟一股腦傾倒在瞭紙上。全書的結構鬆散到瞭極緻,章節之間的過渡全憑作者的心情和靈感驅動,根本沒有一個清晰的教學邏輯框架。我尤其想吐槽的是它對“雙吃”的描述。通常我們學習雙吃,是為瞭理解如何通過一個走法同時攻擊兩個目標,從而獲取物質優勢。然而,這本書中對雙吃的解讀是“雙重存在對單一空間點的擠壓效應”,作者竟然用流體力學的概念來解釋為什麼兩個棋子同時威脅一個格子會産生更強大的威懾力。這種故作高深的解釋方式,不僅沒有幫助我理解雙吃的戰術原理,反而讓我對作者的意圖産生瞭深深的懷疑。我翻遍全書,找不到一句能讓我立刻在對弈中運用起來的實用口訣或明確的步驟指南。如果你想找一本能帶你從新手變成中級選手的書,請果斷避開它;它更適閤那些已經厭倦瞭所有傳統理論,渴望體驗一把“後現代國際象棋解構主義”的讀者,但坦白說,我不是其中之一。
評分這本《國際象棋基本技術 吃法》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我本來是想找一本係統講解開局、中局、殘局基礎理論的書籍,希望能紮實地提升自己的棋力,畢竟“基本技術”聽起來就非常實用和入門友好。結果這本書的側重點完全齣乎意料。它似乎把大量的篇幅都放在瞭對棋子“吃”這個動作的哲學思辨上,探討的不是如何通過戰術組閤或者戰略布局來創造吃子的機會,而是深入剖析瞭吃子時棋子的運動軌跡、接觸瞬間的物理學原理,甚至還引用瞭一些晦澀難懂的古希臘哲學觀點來解釋“消滅”的概念。我翻開目錄,原本期待的“王車易位詳解”、“兵的結構分析”完全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馬腿的弧綫美學”、“後吃子時的時空扭麯研究”這類讓我瞠目結舌的章節標題。讀完後,我感覺自己更像是一個研究抽象藝術的評論傢,而不是一個想要提高棋藝的棋手。對於初學者而言,這本書簡直是災難性的誤導;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棋手,恐怕也難以從中找到任何實戰的指導價值。這本書更像是一部跨界的學術論文集,而不是一本麵嚮棋類愛好者的技術手冊,實在是令人非常失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