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儿童肿瘤的认识与防治
定价:48.00元
作者:施诚仁,袁晓军
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92387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稿主要内容是关于儿童肿瘤的防治科普读物,由我国儿童肿瘤*线*专家教授撰写。
主要略分三大篇:
1. 有关小儿肿瘤基本知识及解答有关常见问题。
2. 介绍各种小儿肿瘤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
3. 为患有儿童肿瘤的家庭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目录
章 儿童肿瘤的基本认识
节 为什么儿童会患肿瘤
第二节 肿瘤会遗传和传染吗
第三节 环境对肿瘤的发生有什么影响
第四节 儿童常见肿瘤的发病率
第五节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肿瘤
第二章 儿童肿瘤的治疗方式
节 化学治疗—儿童肿瘤的基本治疗措施
第二节 放射治疗—杀灭肿瘤的“神兵利器”
第三节 外科手术—实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第四节 介入治疗—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术
第五节 骨髓移植—造血与免疫功能重建的“加油站”
第六节 免疫治疗—儿童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第七节 舒缓治疗—缓解身心痛苦的“理疗机”
第三章 常见的儿童肿瘤
节 白血病
第二节 恶性淋巴瘤
第三节 脑肿瘤
第四节 神经母细胞瘤
第五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
第六节 肾母细胞瘤
第七节 肝母细胞瘤
第八节 骨肿瘤
第九节 横纹肌肉瘤
第十节 生殖细胞肿瘤
第十一节 甲状腺肿瘤
第十二节 血管瘤
第十三节 淋巴管畸形
第十四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第四章 肿瘤患儿的饮食与营养
节 七种常见肿瘤症状的膳食宜忌
第二节 抗肿瘤期间的食物配搭及技巧推荐
第三节 肿瘤患儿的个体化营养支持
第五章 肿瘤患儿的日常护理与心理疏导
节 肿瘤患儿及其照顾者的心理社会支持
第二节 儿童实体肿瘤围术期护理的常见问题
第三节 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第四节 输液港和PICC的日常注意事项
作者介绍
周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护士长。
施诚仁,196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六年制学士,1968-1978年贵州省三0一医院外科主治医师,1978-1981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生(导师,佘亚雄教授),1982-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硕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1983年瑞士伯尔尼大学儿童医院外科进修1年(导师,prof. Bottex),1994-2009年分别去美国3次(1~3月)学习考察进修。
历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主要职务,擅长小儿实体肿瘤外科,小儿肛肠外科,新生儿外科等,获国务院津贴,宝钢教师等称号,科研分别获得、省部级、教育部等1~3等进步奖10余项。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作者名字给我一种信赖感,毕竟医疗领域的专业性毋庸置疑,我更看重的是他们是否有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语言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冰冷的教科书,而是一个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医生与我们进行的深度对话。我想了解的细节非常具体,比如在不同年龄段,哪些症状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的“红旗”信号,而不是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分散了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当不幸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与医疗团队进行最有效的沟通?怎样才能为孩子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最人性化的照护?这些都是教科书上不常提及,但在实际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软技能”。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让我们在焦虑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而不是只会添乱的旁观者。
评分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希望这本书能探讨一下儿童癌症治疗的伦理和心理支持问题。当一个家庭面临如此巨大的打击时,除了身体上的治疗,孩子的心理创伤和家属的情绪管理同样重要。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如何与孩子坦诚但又不失温柔地沟通病情?如何帮助他们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社交活动,以减少疾病带来的隔阂感?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在照顾病童的同时,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至于在漫长的抗战中崩溃?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来自心理学专家或者成功康复家庭的经验分享,那这份关怀的维度就非常完整了。这不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生命力量的注入和陪伴。
评分购买这本书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作者及其团队专业背景的认可,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渴望从这本书中看到“希望”的构建过程。医学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我希望书中能够前瞻性地介绍一些新兴的治疗技术或者正在临床试验中的突破性疗法。当然,这些信息需要以一种非常审慎的方式呈现,既要让读者了解前沿动态,又不能制造不切实际的期望。我期待看到,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医学界是如何一步步攻克难关的。这本书对我来说,应该是一部集科学性、前瞻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指南,它不仅要告诉我“是什么”,更要告诉我“将如何”,指引我们以最坚韧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明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柔和的色调和充满希望的插图,让我忍不住就想翻开看看。作为家长,我一直对儿童的健康问题格外关注,尤其是在面对那些棘手的疾病时,内心的焦虑和无助感是难以言喻的。市面上关于儿童健康的科普读物很多,但真正能深入浅出、既有科学严谨性又不失人文关怀的却凤毛麟角。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们这些在信息海洋中摸索的父母,提供一盏指路的明灯,用最直白的语言解读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让我们能够更坦然地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不是被未知的恐惧所吞噬。特别希望它能侧重于早期的识别和日常的预防措施,因为我们都知道,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尤其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未来。我更看重的是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它应该告诉我们,即使面对挑战,我们也有能力去学习、去行动、去守护。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关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的书籍,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我对这本书中关于“环境毒素暴露”和“营养干预”的部分抱有极大的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基于最新研究的、可操作的生活建议,比如如何为孩子打造一个真正健康的居家环境,哪些食物是天然的“保护伞”,哪些日常用品可能潜藏着健康风险。我深信,提升整体健康水平是抵御一切疾病的基石。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涵盖衣食住行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那将远超一本单纯的疾病介绍手册的价值。我追求的是一种主动出击的姿态,而不是被动等待病魔降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