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组织制度与组织绩效
定价:40.00元
售价:25.6元,便宜14.4元,折扣64
作者:李继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667121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组织制度与组织绩效》包括四个部分。一,理论基础梳理。主要包括行为经济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和制度选择理论、博弈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二,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与制度的交互影响研究。将调研对象按发起人主体进行分类,构建不同发起人类型组织的博弈模型,分析影响不同参与主体行为及造成机会主义选择的因素,探讨参与主体行为与组织制度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模型。从社员收益、组织运营、组织发展以及社会影响等四个角度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体系,选择参与主体行为和组织制度指标,分析行为和制度对绩效的影响。四,探讨通过改进合作社制度、规范主体行为,从而提升组织绩效的策略。
目录
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合作社的演进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历史演进
2.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2.3 、理论基础
第3章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与组织制度的交互影响
3.1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其合作行为
3.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制度
3.3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部困境
3.4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与组织制度的交互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4.1 演化博弈论
4.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各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4.3 影响演化博弈主体行为的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南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情况分析
5.1 湖南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简介
5.2 湖南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5.3 湖南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南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组织制度对绩效的影响
6.1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绩效评价概述
6.2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绩效的实证研究
6.3 参与主体行为、组织制度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制度
7.2 优化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表
附录二 合作社成员调查表
附录三 合作社生成机制调研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继志,湖南宁乡人,女,管理学博士,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有湖南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财务学会理事,湖南省工商管理学会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与发展。讲授本科生《基础会计学》《金融会计》《资产评估》《会计专题》和研究生《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等专业课程。获2016年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理科组三等奖,2014年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基础会计学组)一等奖,2014年湖南省教育系统“芙蓉百岗明星”荣誉称号。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课题2项,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等省厅级课题5项;在《消费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财会月刊》等核心期刊发表科研、教改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本,教材3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气,初次拿到手里就感受到一种厚重感,仿佛里面蕴含着沉甸甸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书名“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主体行为、组织制度与组织绩效”直击了当下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议题,也正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领域。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实践者,我深切体会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合作社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这本书的出现,恰好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梳理和深入思考的契机。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参与主体行为”的探讨,毕竟合作社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上,如何激发和引导农民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合作社的主人,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组织制度”和“组织绩效”的联动分析,也预示着作者并非停留在现象层面,而是试图揭示合作社成功与否的深层原因,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理论养分,指导我的实际工作。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并没有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推广或者政策解读,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合作社的“组织”层面,尤其是“组织制度”的设计和“组织绩效”的评估。这让我觉得作者是在用一种更宏观、更系统的方式来审视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组织制度,就像是合作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共同目标。而“组织绩效”则是检验这个“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否健康、高效的最终标准。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制度的,是侧重于股权结构、治理模式,还是利益分配机制?又或者是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以及,在评估“组织绩效”时,除了经济效益,是否也包含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更广泛的指标?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设计和建设更具生命力的合作社,也正是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迫切想要了解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鲜活的农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作者对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深入剖析,让我认识到,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繁荣,必须关注合作社内部的“人”和“制度”。“参与主体行为”的分析,让我明白了农民的个体选择是如何影响合作社的整体走向;“组织制度”的构建,则让我看到了合作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而“组织绩效”的评估,更是为我们衡量合作社的成败提供了客观的标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建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操作手册”。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许多关心中国农村发展的人士的案头必备,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合作社的本质,更有效地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最终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评分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调研基础。虽然我不是学术研究出身,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理论逻辑的清晰梳理,让我立刻对作者的专业能力产生了高度的信任。特别是关于“参与主体行为”的章节,作者似乎并没有简单地将农民视为一个同质化的群体,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民在合作社中的行为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受到经济利益、社会关系、信息获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与我平时在基层观察到的情况非常吻合,很多时候,合作社的矛盾和问题正是源于对农民群体复杂性的忽视。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来揭示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这种层层剥离、深入本质的分析方法,让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理解和解决当前合作社发展中的实际难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理论观点与我自己在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进行对照。很多时候,书中提出的“参与主体行为”的分析,让我茅 CRT。比如,书中关于“搭便车”现象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克服这一难题,就与我曾经在某个村的合作社遇到的困境不谋而合。我当时绞尽脑汁想办法,却始终找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之道。而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了从制度层面和行为激励层面去破局的可能性。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组织制度”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论述,希望能从中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既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又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合作社的整体运营水平和为成员带来的实际利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更蕴含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