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场消毒与疫苗使用技术 9787109205895

奶牛场消毒与疫苗使用技术 978710920589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朴范泽,周玉龙 著
图书标签:
  • 奶牛场
  • 消毒
  • 疫苗
  • 畜牧兽医
  • 养殖技术
  • 疾病防控
  • 动物卫生
  • 乳业
  • 兽医技术
  • 健康养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05895
商品编码:296799978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奶牛场消毒与疫苗使用技术 作者 朴范泽,周玉龙
定价 14.00元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 9787109205895 出版日期 2016-03-01
字数 页码 12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奶牛场消毒与疫苗使用技术》共分四个部分,部分主要介绍了奶牛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第二部分详细叙述了牛场消毒技术,包括牛场常用消毒因子及使用方法,消毒原则,进出牛场人员和车辆消毒、生产区和生活区的消毒、粪污和尸体无害化处理等涉及消毒的操作技术及消毒效果评价措施,总结了奶牛场消毒的常见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奶牛场疫苗选择的原则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免疫效果的评估和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而且结合外奶牛疫苗的使用情况提出了规模化奶牛场参考免疫程序;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实验室常用检验技术。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一、奶牛疫病综合防控
(一)奶牛生产方式的转变与主要问题
1.生产方式的转变
2.疫病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3.疫病流行状况
(二)奶牛疫病防控的主要措施
1.环境控制
2.免疫预防
3.科学饲养管理
4.药物保健
(三)疫病监测及暴发疫情后的处理措施
1.疫病监测
2.暴发疫情后的处理措施

二、消毒技术
(一)牛场常用消毒因子及使用方法
1.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2.火碱
3.季铵盐类消毒剂
4.醛类消毒剂
5.含氯消毒剂
6.生石灰
7.复方化学消毒剂
8.紫外线
(二)奶牛场的常规消毒
1.消毒原则
2.隔离消毒
3.挤奶操作规范
4.水源的消毒
5.饲料的消毒
6.垫料消毒
7.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8.粪便的无害化处理
9.有害气体的控制
10.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11.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
12.牛体消毒
13.产后母牛与新生犊牛的保健消毒
14.兽医室消毒
(三)消毒效果影响因素
1.消毒因子的性质和种类
2.消毒因子的剂量
3.消毒因子的组合和溶剂
4.消毒液的存放时间
5.微生物的特征
6.温度及时间
7.湿度
8.酸碱度(pH)
9.金属离子
10.有机物存在状况
11.消毒方式
(四)奶牛场消毒效果的评估
1.消毒效果的现场生物学评价方法
2.消毒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
(五)奶牛场消毒存在的问题
1.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
2.消毒工作不够全面
3.选择的消毒方法不得当
4.消毒前不做清洁
5.不能正确掌握消毒浓度
6.长期使用单一消毒药物
7.对饮水消毒理解错误
8.消毒剂配合不当
9.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10.误认为生石灰能消毒
11.挤奶时不能做到一牛一消毒
12.带牛消毒理解有误
13.过分依赖消毒

三、疫苗使用技术
(一)疫苗的种类
1.灭活疫苗
2.弱毒疫苗
3.亚单位疫苗
4.活载体疫苗
5.基因缺失疫苗
6.核酸疫苗
7.合成肽疫苗
8.抗独特型疫苗
9.转基因植物疫苗
(二)奶牛场疫苗选择的原则
1.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
2.选择质量好的疫苗
3.针对本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三)疫苗使用及注意事项
1.运输与保藏
2.稀释方法、注射剂量、免疫方法
3.免疫前的准备
4.疫苗注射过程中的要点
5.免疫后的观察
6.免疫记录
(四)奶牛场常见疫病的防疫
1.病毒性疫病
2.细菌性疫病
3.其他疫病
(五)免疫效果的评估
(六)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1.母源抗体的影响
2.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3.环境因素的影响
(七)规模化奶牛场参考免疫程序

四、常用检验技术
(一)病理剖检
1.外部检查
2.内部检查
(二)病料采集与送检
(三)病原分离
1.细菌分离
2.病毒分离
3.寄生虫分离
(四)抗体检测
1.血清采集方法
2.血清分离注意事项
3.抗体检测方法
(五)检测报告分析要点
(六)实验室检测常见误区
1.血清样品采集不合理
2.检测方法不正确
3.检测方案不合理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养殖业的绿色盾牌:科学消毒与精准免疫的实践指南 在现代畜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如何确保牲畜健康,提高生产效益,并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对安全优质畜产品的需求,成为了养殖从业者们最为关注的核心课题。疾病的防控,尤其是传染病的有效遏制,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而在这场与病原微生物的持久战中,科学的消毒与精准的疫苗使用,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两道坚实防线,它们共同构筑起养殖业的绿色盾牌,为产业的繁荣奠定健康基石。 一、 消毒:斩断病原传播链,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消毒,顾名思义,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环境、设备、工具、畜体等媒介上的致病性微生物,从而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在养殖场,消毒工作的重要性不亚于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它是一种主动的、预防性的疾病控制手段,其效果直接影响到疫情的发生几率和传播范围。 1. 消毒的原理与意义 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是导致畜禽产生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饲料、粪便、受污染的设备、人员的衣物鞋靴,甚至通过昆虫媒介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造成牲畜大量死亡,经济损失巨大,同时还有可能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科学的消毒,正是针对这些传播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有效的消毒,可以显著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密度,甚至将其彻底清除,从而切断病原的传播链条,防止疾病的发生与蔓延。它不仅能够保护畜群免受疾病侵扰,提高成活率和生产性能,更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畜产品,维护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稳定。 2. 消毒的重点环节 在养殖场的日常管理中,消毒工作需要覆盖方方面面,做到“无死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环境消毒: 养殖场的环境,包括场区内的地面、墙壁、屋顶、围栏、通风系统等,都是病原微生物可能潜藏的场所。定期对这些区域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在空栏、季节交替、疫情发生前后,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喷洒、熏蒸、干雾消毒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能够有效杀灭空气中和附着在表面的病原体。 设备与工具消毒: 饲喂器、饮水器、车辆、机械设备、兽医器械、粪便收集工具等,在与牲畜的接触过程中,极易沾染病原。每次使用前后,以及在不同批次牲畜之间,都必须进行彻底消毒。一些重要的设备,如车辆,在进出场区时,需要设置专门的消毒通道。 人员与访客消毒: 人员是疾病传播的重要载体。进入养殖场的所有人员,包括饲养员、兽医、管理人员以及外来访客,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这包括更换消毒衣鞋、淋浴、对随身物品进行消毒等。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是防止疫病传入的第一道关卡。 畜体消毒: 在疾病流行期间,或者对进入场区的待隔离畜群,进行畜体消毒也是必要的。这通常通过药浴、喷淋等方式进行,能够有效减少畜体表面携带的病原,但需要注意消毒剂的选择,避免对牲畜产生刺激或毒副作用。 车辆与进出通道消毒: 进出养殖场的车辆,尤其是运输畜禽、饲料、产品的车辆,是外部病原进入场内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场区入口处设置车辆消毒通道,并要求所有进出车辆进行彻底消毒,是防止外部疫病入侵的有效措施。 3.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原则 市面上的消毒剂种类繁多,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正确使用,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关键。 广谱性: 理想的消毒剂应具有广谱杀灭能力,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 高效性: 在规定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内,能够快速有效地杀灭病原。 安全性: 对人畜无毒、无刺激性,对环境无污染,不腐蚀设备。 稳定性: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经济性: 价格适中,易于获得。 在使用消毒剂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遵循说明: 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配置正确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浓度过低,效果不佳;浓度过高,可能对牲畜和环境产生危害。 轮换使用: 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消毒剂,以免病原产生耐药性。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机理的消毒剂,能够提高消毒效果。 清洁优先: 消毒前的清洁工作至关重要。机械清除畜粪、污垢等有机物,能够显著提高消毒剂的杀灭效果,因为有机物会消耗消毒剂的活性成分,或包裹病原体,使其免受消毒剂的作用。 适时适量: 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如饲养密度、疫情风险、季节特点等,科学安排消毒的频率和范围。 注意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pH值等都会影响消毒剂的活性。在具体使用时,应考虑这些因素,选择最适宜的条件。 二、 疫苗:为牲畜注射“免疫芯片”,构筑体内健康防线 如果说消毒是构筑养殖场外部的“物理屏障”,那么疫苗接种,就是为牲畜的机体内部植入一道强大的“免疫芯片”,使其在面对病原入侵时,能够迅速启动防御机制,有效抵御疾病。疫苗接种是现代畜牧业疾病预防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 疫苗的原理与意义 疫苗是利用减毒、灭活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含有特定病原体的抗原成分,但不具备致病性。当疫苗被接种到牲畜体内后,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产生能够识别并清除相应病原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当牲畜再次接触到真实的病原时,其免疫系统就能迅速启动,有效抵抗疾病的发生。 疫苗接种的意义重大: 预防疾病: 最直接的益处是预防特异性传染病的发生,大幅降低畜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减轻病情: 即使接种疫苗后感染,也能显著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降低治疗成本。 提高生产性能: 健康的畜群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产奶量、产蛋量、肉产量等,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保障食品安全: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群体免疫: 当大部分个体被免疫后,能够形成群体免疫,即使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保护,从而有效控制疾病在群体内的传播。 2. 疫苗的选择与免疫程序 选择合适的疫苗,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疫苗免疫成功的关键。 疫苗的选择: 针对性: 根据养殖场所在区域的疫病流行情况,选择能够预防当地常见、多发传染病的疫苗。 安全性: 选择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生产的,质量可靠,副反应低的疫苗。 有效性: 选择免疫原性强,能够诱导产生持久、强效免疫力的疫苗。 经济性: 综合考虑疫苗价格、免疫剂量、免疫间隔等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疫苗。 免疫程序: 科学制定: 免疫程序是根据不同畜种、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态的牲畜,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接种何种疫苗的计划。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情况、病原的传播规律以及疫苗的保护期等多种因素。 个体化: 不同的养殖场,其疫病风险和管理水平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通用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制定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免疫计划。 动态调整: 疫病流行情况和疫苗的研发会不断变化,免疫程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 3. 疫苗接种的关键技术 接种前准备: 确保疫苗在规定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使用前检查疫苗外观有无异常。准备好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并进行消毒。 接种途径: 疫苗的接种途径主要有注射(皮下、肌肉、静脉)、口服、滴鼻、点眼、气雾等。不同的疫苗,其推荐的接种途径可能不同,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接种操作: 规范操作,减少应激,避免损伤。例如,注射时要选择正确的部位,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记录存档: 详细记录每次疫苗接种的时间、疫苗种类、批号、剂量、接种者等信息,建立完善的免疫档案。 观察反应: 接种后密切观察牲畜的反应,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兽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 消毒与疫苗的协同作战:构筑立体化疾病防控体系 消毒与疫苗使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疾病防控体系。 消毒为疫苗免疫创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消毒能够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牲畜在接种疫苗前的暴露风险,从而避免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干扰,或在接种期间因接触到大量病原而免疫未建立就发病,保证疫苗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疫苗为消毒提供“后援”: 即使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极少数未被杀灭的病原。疫苗接种后,畜群建立了免疫力,即使偶然接触到病原,也能有效抵御,防止疫情爆发。 共同应对复杂疫病: 许多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很难通过单一的消毒或疫苗接种完全控制。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防控策略。例如,对于一些难以彻底清除的病毒,可以通过持续的疫苗接种来维持畜群的免疫水平,并通过严格的消毒来降低传播风险。 结语 在养殖业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今天,科学的消毒与精准的疫苗使用,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构成现代化养殖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守护畜群健康、保障生产稳定、提升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更是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每一个养殖从业者都应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这一理念,让科学的消毒与精准的疫苗,成为我们养殖事业中最坚实的盾牌,为我们的养殖事业保驾护航,铸就辉煌。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书名来看,《奶牛场消毒与疫苗使用技术》似乎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消毒”的科学依据和方法论。例如,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如牛舍地面、墙壁、设备、饮水槽等,是否有推荐的消毒剂种类和浓度?消毒的频率和时机又该如何把握,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消毒效果,同时避免对牛只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关于“疫苗使用”,我更希望能了解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比如,某些疫苗是否需要在特定的季节或条件下接种?接种后多久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如何处理?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图文并茂地展示接种过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复杂的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奶牛场的疾病防控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牛群健康水平。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奶牛养殖管理的兴趣。我一直觉得,一个成功的奶牛场,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而消毒和疫苗的使用,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会涵盖从宏观的防疫体系构建,到微观的每一个操作细节。比如,书中是否会分析不同奶牛品种、不同饲养密度、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特有疾病风险? 而且,在疫苗接种方面,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疫苗效价监测和评估的内容。打了疫苗,不代表就万无一失,了解疫苗是否真正产生了保护力,以及免疫期有多长,对于制定长期的防疫计划至关重要。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检测方法,或者给出判断疫苗接种效果的参考指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让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奶牛场的各种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关于农场经营的知识。我一直对这种类型的书籍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深入探讨实际操作细节的。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详细介绍奶牛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可能面临的各种病原体,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消毒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比如,对于新生牛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消毒方案,例如犊舍的清洁、消毒剂的选择、消毒的频率等等,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 而且,关于疫苗的使用,我希望能有更细致的讲解。仅仅知道要打什么疫苗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了解疫苗的种类、作用原理、接种程序、免疫期、以及在不同疫情风险下的接种策略。比如,针对奶牛常见的传染病,如牛瘟、蓝舌病、口蹄疫等等,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疫苗接种计划,什么时候接种第一针、什么时候加强免疫、不同年龄段的牛应该使用哪种疫苗,以及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和反应,这些都是我特别关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保障牛群的健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奶牛场的日常管理。消毒和疫苗,这两个词语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和技术性。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预防胜于治疗”的实际应用。比如,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奶牛场的“生物安全”理念,如何从源头上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从引进种牛的检疫,到饲料、饮水的卫生,再到人员和车辆的进出管理,这些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整个牛场的健康。 同时,我对疫苗的“精准接种”也很感兴趣。不同的奶牛,比如泌乳牛、干奶牛、育成牛,它们对疫苗的需求和反应可能都不一样。书中会不会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给出个性化的疫苗接种方案?例如,是否会强调在特定时期(如怀孕期、产犊前)接种某些疫苗的重要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方案,帮助我更科学、更有效地守护我的奶牛健康。

评分

刚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朴实无华的封面吸引了。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忙碌的奶牛场,虽然书名听起来很专业,但我总觉得里面一定藏着许多实实在在的经验和窍门。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探讨不同消毒剂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比如,有些消毒剂可能对某些病原体效果显著,但对环境或牛体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消毒方案? 另外,对于疫苗的使用,我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够清晰。书中会不会对疫苗的储存、运输、稀释、接种剂量和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疫苗,比如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它们的接种方式和注意事项是否有所不同?我希望这本书能解答我的这些疑问,帮助我更准确、更有效地为奶牛接种疫苗,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毕竟,健康的牛群是奶牛场效益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