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栽桑养蚕实用技术
定价:7.00元
售价:4.8元,便宜2.2元,折扣68
作者: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8023331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141kg
本书针对广大养蚕户在栽桑养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体分为蚕桑的基本知识、科学养蚕、高产稳产桑园的栽培技术、主要蚕病的识别与防治、桑树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一、桑蚕的基本知识
1.桑蚕生活史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2.蚕的龄、眠是怎样划分的?各龄期经过时间是怎样的?
3.为什么饲养的蚕品种叫“一代杂交种”?目前主要有哪些蚕品种?
4.如何正确认识蚕的外部形态特征?
5.蚕的生理适温和饲育(生产)适温有什么不同?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6.湿度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是怎样的?
7.空气和气流对蚕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8.桑叶质量对养蚕有什么影响?
9.桑树的器官有什么功能?
10.光照是怎样影响桑树生长发育的?
二、科学养蚕
11.为什么要注意以叶定种,种叶平衡?
12.养蚕生产中应准备哪些蚕室蚕具?
13.养蚕生产中应准备哪些养蚕消耗物资?
14.目前在消毒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15.正确的消毒步骤和要求是怎样的?
16.小蚕共育有什么好处?其主要组织形式是怎样的?
17.什么是补催青?应如何做好补催青?
18.对大小蚕期应怎样划分比较合适?
19.小蚕期的生理特点是什么?对实际养蚕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20.大蚕的生理特点是什么?对实际养蚕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21.什么是收蚁?
22.应如何做好收蚁工作?
23.如何确定每次采桑量?
24.生产上为什么特别强调1龄用桑的重要性?
25.如何正确做好疏毛期管理工作?
26.小蚕用桑的选采标准是怎样的?
27.怎样贮藏小蚕用桑叶?
28.为什么提倡小蚕用桑叶要消毒?
29.小蚕期如何正确调桑?
30.怎样确定给桑量?
31.正确的给桑方法是怎样的?
32.养蚕过程中为什么要扩座?扩座的方法是什么?
33.怎样确定各龄蚕的蚕座面积?
34.养蚕过程中除沙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
35.怎样做好眠前处理工作?
36.怎样算是控制日眠?
37.控制日眠的方法是什么?
38.养蚕过程中为什么要提青?
……
三、桑树栽植
四、蚕病的识别与防治
五、桑树病虫害的防治
附录一 常用农药的使用标准
附录二 桑园管理全年工作安排表
附录三 桑蚕(春蚕期)饲育标准一览表(以张种为单位)
附录四 蚕期常用药的使用标准表
附录五 养蚕前后常用消毒药的使用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作为一名刚接触养殖业的新手,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小规模的养殖,但因为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走了不少弯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贴近实际操作,从桑树的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到蚕的孵化、饲养、疾病预防,再到蚕茧的采摘、加工,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关于蚕的饲养环境控制,比如温度、湿度、通风的要求,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数据和方法,并且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比如如何搭建适宜的饲养空间,如何选择合适的饲料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是把我从一个门外汉,一步步带入这个行业,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实践。书中的一些经验分享和案例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能够提前预见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点非常密集,但讲解却深入浅出,即使是没有相关基础的读者也能很快理解。我最欣赏的是书中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风格。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数据和图表,来证明和支撑其观点。例如,在讲解如何防治桑树病虫害时,书中列举了各种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危害症状,并针对每一种病虫害都提供了详细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并且会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养蚕的部分,对于不同时期蚕的食量、生长速度、排泄物变化等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长状况。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觉得作者是真正深入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愿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系统地梳理了整个桑叶种植和蚕的养殖流程。我之前对这个领域只有零散的了解,比如知道桑叶可以喂蚕,但具体怎么种植桑树,什么时候采摘桑叶,以及养蚕的整个周期,都不是很清楚。这本书就像一个完整的指南,从头到尾地把我带一遍。它不仅讲解了桑树的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嫁接方法,还详细介绍了桑叶的生长周期、营养成分分析,以及如何根据蚕的生长阶段来科学地采摘和贮存桑叶。在养蚕的部分,它从蚕卵的孵化开始,一直讲到蚕宝宝的各个龄期特点、饲养方法、疾病的识别与防治,甚至包括了产茧的管理和采茧的时机。书中的一些图表和流程图,更是帮助我清晰地梳理了整个养殖的脉络,让我对每一个步骤都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对于想要系统学习这个技术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能够避免很多盲目和重复的摸索。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和手工艺非常感兴趣,而桑叶和蚕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一古老的技艺。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桑树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以及古代养蚕的传统方法。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敬意。同时,书中也融合了现代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比如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提高养殖效率,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来降低疾病风险,如何进行桑叶和蚕茧的品质检测等。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既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又有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蚕茧加工和利用的章节很感兴趣,比如如何制作丝绸,如何利用蚕蛹作为饲料等。这些内容让我看到,养蚕不仅仅是种植桑叶和饲养蚕,更是一个延伸到多个产业的复杂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很精致,封面设计简约大方,带有浓郁的农业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关于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知识。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触感光滑,印刷清晰,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插图,色彩鲜艳,画面生动,把文字描述的场景和技术步骤形象地展现出来,对于我这样对理论知识不太敏感的人来说,这些图片简直是救星。比如,书中关于桑树育苗的章节,不仅仅是文字讲解,还有各种不同形态的桑苗图片,从发芽到幼苗,再到移栽,每一个阶段都配有详细的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过程。而且,这些插图并不像那种随意拼凑的图片,它们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和编排,与文字内容高度契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平时喜欢在阳台上种一些蔬菜,对园艺方面一直很感兴趣,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是桑叶和蚕,但我相信书中关于植物生长、病虫害防治等通用的农业技术,也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特别是对于土壤改良、施肥技巧这些基础知识,我一直想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