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物种起源
定价:68.00元
作者: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183084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859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这是很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本书的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售罄。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部巨著。这部著作的问世,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在该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9世纪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作者在书中通过对自然选择及变异的研究建立了自然选择学说。然后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再一一解释,使之化解。接着,达尔文用它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形态分异、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本书版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所接受,并被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目录
作者介绍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年出生于英国西部施鲁斯伯里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825年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1828年被父亲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1831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月,英国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于1836年10日回到英国。经过五年的科学考察,达尔文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之后经过综合探讨,逐渐形成生物进化的概念,并于1842年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1882年4月19日,这位的科学家因病去世,他的被安葬在牛顿墓旁。除了生物学外,达尔文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进化论”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为人类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文摘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读起来确实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作者在论证过程中,会引用大量的例子,有的是来自他多年的田中观察,有的是来自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些例子本身很有意思,但数量庞大,而且很多都涉及到当时相对前沿的科学知识,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反复阅读,甚至查阅一些额外的资料,才能完全理解其逻辑。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一个关于不同地区鸽子羽毛颜色差异的例子困了好久,试图去理解这种细微的差异是如何在环境中得到保留和强化的。但正是这种“啃硬骨头”的过程,让我收获了更大的满足感。每次克服一个理解上的难关,我都感觉自己对整个理论体系又前进了一步。这本书就像一场需要耐心的徒步旅行,虽然沿途可能会遇到一些崎岖的山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当你最终抵达山顶,俯瞰壮丽的风景时,那种成就感和开阔感是无与伦比的。它教会我,真正的理解,往往需要时间和坚持。
评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大概一个多月,刚开始翻开的时候,说实话,有点被劝退。厚重的一本书,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面对着枯燥的教科书。我是一个对自然科学一直抱有好奇心但又不太擅长深入钻研的人,所以一开始抱着一种“反正看不懂也得硬着头皮读完”的心态。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并非我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消化。作者的叙述虽然严谨,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敬畏和热爱。他通过大量的观察、实例和逻辑推理,一步步地构建起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适应”这个概念的阐述,他并非简单地告诉你生物会为了生存而改变,而是细致地描绘了环境如何一步步地塑造生物,以及那些微小的、看似不起眼的差异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中累积,最终导致新物种的诞生。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雕塑家,在无数年里,用无形的手,精雕细琢着每一个生命形态。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生命,原来我们所见的每一个物种,都在这场漫长而复杂的“竞赛”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无疑是颠覆性的,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同身受。作者提出的观点,大胆而又具有说服力,挑战了许多当时根深蒂固的观念。我甚至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在面对这些全新的解释时,会是怎样的震惊和争议。书中对“神创论”的间接反驳,对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世界观都构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理论,我会有怎样的反应?会是抗拒?还是好奇?亦或是恐惧?这种代入感,让我对这本书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的体会。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场思想的革命。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生命的存在方式,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这种对旧有思想的挑战和对新知的探索精神,也是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振奋的地方。它告诉我,科学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勇气。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对生物学知识的获取。它更像是在我的认知边界上狠狠地拓宽了一块。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我们人类是多么的特别,多么的独一无二。然而,这本书提供的视角,却让我看到了人类在整个生命演化史中的位置。我们并非凭空出现,也并非是上帝的特别眷顾,而是和地球上其他无数的生命一样,都是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经过漫长的演化,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这种“亲缘关系”的感觉,让我对生命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和包容。我开始意识到,那些在城市角落里不起眼的昆虫,那些在森林深处默默生长的植物,它们都拥有着和我们一样悠久的生命故事,都经历着相似的生存挑战。作者对“共同祖先”的论证,以及对“自然选择”机制的解释,让我对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认识,让我不再轻易地对其他生命形式抱有傲慢或者轻视的态度,反而会因为对它们背后演化历程的理解而生出一种敬意。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更广阔的生命世界的大门。
评分阅读这本书,更像是和一位睿智的长者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对话。他用他毕生的学识和经验,为我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宏大画卷。我并非一开始就完全赞同他所有的观点,甚至有些地方,我还会带着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去阅读。但正是这种“对话”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并不是强迫你接受他的结论,而是通过详实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引导你去独立思考,去做出自己的判断。他鼓励你去观察,去质疑,去探索。我尤其欣赏他在描述“斗争”时,那种冷静而客观的语调。他并非宣扬暴力或者残酷,而是将“生存竞争”视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一种推动生命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这种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让我对世界的理解更加立体和 nuanced。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觉得我掌握了所有的答案,反而感觉自己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并且渴望去寻找更多的答案。这正是一本优秀书籍的魅力所在——它激发你的好奇心,让你对未知充满向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