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山地车圣经:骑行技术完全手册(第2版)
定价:69.00元
作者:布莱恩·洛佩斯(Brian Lopes) 李·麦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54401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山地车圣经:骑行技术完全手册(第2版)》能让你在崎岖的地形上骑得更快更好,也更有自信。世界冠军布莱恩·洛佩斯(Brian Lopes)和知名教练李·麦考马克(Lee McCormack)在本书中向读者讲解了所有提高骑行水平所需的技能和技巧。 这本经过改进的新版《山地车圣经:骑行技术完全手册(第2版)》为各种山地车骑行类型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 o 林道 o 速降 o XC越野 o 竞速 o 以及更多 不管你是喜欢与三五好友呼啸林道的山地车爱好者,还是期望能击败对手的山地车竞速选手,本书中高品质的图片和示范以及作者的比赛故事都将为你提供亟需的技术指导。这本《山地车圣经:骑行技术完全手册(第2版)》能让你骑得更加自信、更有乐趣!
内容提要
《山地车圣经:骑行技术完全手册》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山地车骑行技巧,包括山地车的选择和调校,正确的骑行姿势以及高效合理的踩踏方法,兔跳、压抬和飞越等山地车技巧。本书还针对各种地形,比如弯道、陡坡和崎岖路面等给出了极具价值的技术指导。作者还介绍了XC越野、速降、4X、DS等多种比赛形式,并提供了适用于不同比赛形式的比赛技巧。 这是一本所有自行车爱好者的必读手册,尤其对于山地车爱好者而言更是不可多得。随着骑行热度的不断升高,自行车爱好者群体迅速壮大,但目前针对自行车骑行技术的书籍却极度缺,一些自行车爱好者经过自己的摸索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但不成体系。本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引进国外系统的山地车骑行知识,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让所有自行车爱好者能骑得更快更好更安全,更有自信!
目录
目录
1.选择你的“武器”
购买合适的山地车
硬尾车还是全避震车
选择与骑行风格相符的山地车
了解车架的几何结构
依据自己的骑行风格调校山地车
山地车设置
2.人车合一
学习如何接触山地车
进攻姿势
优化平衡感
身体位于两轮之间
向下施力和向上收力
上车和下车
3.创造强大动力
一个的踩踏行程
创造无穷动力的技巧
坐姿踩踏
站姿踩踏
冲刺
高踏频致胜
像冠军一样换挡
4.刹得更好,骑得更快
了解自己的刹车距离
控制不必要的刹车
攻克刹车颠簸带
5.切过所有弯道
掌握每个弯道的基本要点
选择正确路线
正确的侧倾角度
转弯墙攻略
水平弯道攻略
斜面向下弯道攻略
发卡弯攻略
在松滑地面侧滑过弯
压抬转弯墙获取额外速度
处理漂移
6.独轮骑和跳跃
抬前轮
抬后轮
跳过小障碍物
跳过大障碍物
踩踏兔跳
跳上岩石台阶
7.通过压抬获取速度
什么是压抬
哪里可以压抬
为什么要压抬
压抬的种类
利用压抬在单个馒头坡加速
利用压抬在单个馒头坡保持速度
利用后轮滑压抬通过双馒头坡
在弯道中压抬
压抬在林道中的实际运用
牢记在心
8.如一片羽毛般飘落
平稳落地
下坡时的高速下落差
慢速下落差并在平地落地
跳入半管
9.轻盈飞越
学习飞越
找到自己的飞越风格
应对各种土坡
10.在任何道路上享受流畅
看得更清,骑得更快
选择佳路线
调整速度
保留实力
全情投入
追寻流畅境界
知道自己为什么骑车
11.应付疯狂地形
不必要的崎岖度
应对湿滑路面
应对松软路面
远离沟槽
骑行窄木道
12.避免受伤
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
远离麻烦
常见错误及改正方法
脱离困境的方法
5项佳训练
一辈子都要狂冲
13.像冠军一样比赛
振奋精神
四人争先赛(bikercross)
双人回转对抗赛(dual slalom)
速降赛(downhill)
XC越野赛(cross-country)
超级翻山赛(super D)
24小时耐力赛(24-hour races)
中英文对照术语解析
照片提供者声明
作者介绍
布莱恩·洛佩斯(Brian Lopes)美国山地车界的象征,自1993年开始职业生涯以来,他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领奖台上。他是美国公认的获奖多的职业山地车手,也是到目前为止拥有世界杯冠军头衔多的男车手(25个冠军)。他还获得过4个世界锦标赛冠军和9个全美锦标赛冠军,其中既有速降赛冠军头衔,也有双人回转赛冠军头衔。 李·麦考马克(Lee McCormack)世界山地车教练,他采用独创的顺序教学方法指导过各种风格和水平的车手——从家庭主妇到职业速降车手,他指导他们骑得更好、更快、更安全。同时他也是一名记者,为Bike等多家杂志撰稿。他曾获得无数全国性和地区级别的写作和新闻图片奖项,而且是1998年普利策奖公共服务奖项获奖团队的成员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教会了我如何骑得更快、更稳,更在于它重塑了我对山地车运动的理解和态度。以前骑车总是在追求速度上的突破,总想着去征服下一个更陡的坡,但这本书让我开始享受骑行的过程本身,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动。它教导我们要尊重地形,而不是蛮横地去征服它。它里面谈到的一些关于心理建设的内容,比如如何克服对高空的恐惧,如何处理比赛中的压力,这些都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深度探讨。我身边很多车友买了很贵的装备,但骑行起来依然磕磕绊绊,就是因为缺少这种底层思维的构建。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高阶骑行哲学的门。读完它,我不再只是一个“骑车的人”,而是一个真正理解山地车运动精神的爱好者。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对未知的坦然接受,是任何昂贵碳纤维车架都无法给予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把山地车玩到骨子里的人。
评分说实话,我开始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有点“赌一把”的心态。市面上山地车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沉下心来读完并能实际应用到骑行中的,能有几本?但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中间几乎没有跳页,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它的语言组织能力太强了,即便是描述那些高速运动中的复杂受力情况,也能用非常直观的比喻来解释清楚。比如,它描述“泵道(Pumptrack)”技巧时,用了“像波浪一样去挤压地面”的说法,一下子就抓住了那种节奏感和发力点。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只是关注“骑行”,它还深入到了“维护与保养”的部分,虽然不是核心,但对于延长车子寿命和确保骑行安全至关重要。我以前对自己的车子总是很粗心,看完那部分内容后,我立刻给自己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检查清单。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山地车生态系统”的认知框架,让你从一个单纯的骑手,变成一个更全面的、更懂得这项运动精髓的人。这已经超越了一本单纯的技术指南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啊,简直是我的骑行救星!自从我入手了它,感觉我的山地车技术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以前我总是在一些技术动作上卡壳,比如过弯的时候老是控制不住车身,要么太慢,要么直接失控。这本书简直是把那些复杂的动作拆解得清清楚楚,配上清晰的图文说明,让你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它对基础功的强调,很多骑行者都忽略了最开始的那些看似简单的技术,但这本书里头说得明明白白,扎实的基础才能支撑起高难度的飞跃。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一个难度挺大的下坡,心里直犯怵,结果翻开书里讲的“重心转移与制动”那一章,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哪儿了。照着书里说的调整了一下身体姿势,那次下坡果然顺利多了,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真是太爽了!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让你从原理上理解骑行,而不是死记硬背动作。对于我们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无价之宝。我身边不少车友都问我最近怎么突然进步这么神速,我都是神秘一笑,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们。
评分我对很多技术书籍都抱有一种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枯燥乏味,要么就是华而不实,光说不干。但这本《山地车圣经》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就像是你的老前辈或者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手把手地在旁边指导你。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不同地形和路况的处理建议。我住的地方附近地形比较多变,有碎石路,也有比较陡峭的林道。以前面对这些路况,我总是凭感觉骑,效率低下不说,还很费力。这本书里针对“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应对抓地力不足”的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指导。我甚至拿它当工具书用,每次去一个新的骑行场地前,都会翻阅一下相关的章节,心中就有底了。它的内容结构安排得特别合理,从装备选择的细节到最前沿的骑行理论,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我尤其佩服作者对细节的把控,比如轮胎气压对不同路面的影响,这种小地方的调整,往往能带来巨大的骑行体验提升。每次骑完车,我都会把今天遇到的问题,对照书里找找答案,第二天骑车时就带着新的理解去尝试,进步的速度确实让人惊喜。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效果的人,如果一本书里的理论不能在现实中得到验证,那对我来说价值就不大。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是作者在无数次摔倒和成功中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充满了实战经验的沉淀。我特别记得有一段是关于“紧急情况下如何避免撞击”的策略,写得非常冷静和理性,不是那种空泛的“保持冷静”,而是具体到眼睛看哪里、手如何微调把横。我试着在一次训练中模拟了那个场景,那种本能反应的改进,简直是救了我一命,让我对作者的敬意又深了一层。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也极大地增强了阅读体验,图片的选择非常精准,它们不是那种摆拍式的漂亮照片,而是真正捕捉到了技术动作的关键瞬间,让你能清楚地看到关节的角度和身体的重心位置。对于我们这些视觉学习者来说,这比纯文字描述有效一百倍。我甚至把它放在工具箱旁边,每次骑完车回来,都会随手翻几页,温习一下那些核心的要点,形成了一种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