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
定价:57.00元
作者:于天博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80359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主要针对人群为高校体育教师。
内容提要
如今,网球运动作为人们普遍所喜爱一项体育活动,已经在全世界各地盛行。大学生群体对网球运动的热爱更是其他群体不能企及的,所以,高校网球教学活动的研究就会显得尤为突出。《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首先介绍了网球运动的起源、特点、功能、场地、器材等内容;然后阐述网球运动与健康、网球运动训练、教学原则、科学化的医务监督等内容;*后从网球的技术教学、战术教学、双打教学等方面入手,对网球的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广大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目录
作者介绍
于天博,副教授,1981年10月生人,2000年考入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学专业,2008年考入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沈阳建筑大学体育部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著作的3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2010年受聘亚组委,作为技术官员参与亚残会足球项目赛事,2016年通过亚足联L1级教练员考核。
文摘
序言
读完《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我的感觉是,终于找到了一本真正能解决我网球困惑的书。我一直对网球有热情,但总感觉自己的技术提升缓慢,瓶颈期很难突破。这本书的标题就非常吸引我,“科学化视阈”让我期待它能带来更专业、更系统的理论支持,而不是空泛的经验分享。果不其然,书中对网球各项技术的讲解,都建立在扎实的运动科学基础上,比如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它不只是告诉你“怎么打”,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打”,通过对动作原理的深入分析,让我对自己的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讲解发球时,它会分析身体各个关节的协调发力,以及能量传递的路径,让我明白了发球力量的来源不仅仅是手臂。更重要的是,书中关于“教学实践”的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通过剖析大量的真实教学案例,帮助我找到了自己技术上的症结所在,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案。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不仅教我技术,更教我如何科学地学习和进步,让我看到了提升网球水平的希望。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货满满”,绝对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书。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网球技术时,那种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逻辑。比如,它讲到正手击球,不会仅仅告诉你握拍方式和挥拍轨迹,而是会从人体运动链的角度,分析肩、肘、腕、身体的协同发力,甚至会涉及到发力时的肌肉激活顺序。我之前一直觉得网球只是手臂的运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整个身体的协调性才是关键。它还穿插了一些实际教学中的“疑难杂症”,比如为什么有时候会打出“下网球”或者“出界球”,然后从科学的角度去剖析这些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纠正的方法。这一点真的太棒了,因为它让我觉得,我遇到的问题,这本书里可能都有解答。我个人比较注重细节,所以书中对每一个技术动作的细致讲解,包括重心的转移、击球点的选择、身体的转动角度等,都让我受益匪浅。它甚至会提到一些关于场地、天气对技术动作的影响,这些都是我在实际打球中能切实体会到的,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应对的。这本书让我感觉,网球不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门科学,需要你去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冲击,在于它打破了我之前对网球教学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之前看过的很多网球教学资料,要么是教练的个人经验分享,要么就是简单罗列一些技术动作,很少有像这本书这样,从“科学化视阈”出发,深入分析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原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讲解发球时,它会从能量传递、身体的杠杆原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让你理解为什么需要用身体的力量去带动球拍,而不是仅仅依靠手臂。我还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教学实践”的阐述,它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空谈,而是结合了真实的教学案例,分析了不同水平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期,感觉自己进步缓慢,这本书能帮助我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科学的改进方法。它让我意识到,网球教学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一个引导学员理解和掌握运动规律的过程。这本书让我对网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训练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拿到《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严谨的学术风格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网球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网球教学的“科学指南”。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网球运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并且用科学的原理来支撑这些技术。例如,在讲解底线击球时,它会详细分析身体的重心转移、力量的传递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身体的转动来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量。这种从科学原理出发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从而更容易地在实践中掌握。此外,书中关于“教学实践”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通过分析大量的教学案例,揭示了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这样希望提高自身网球水平的爱好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它让我能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技术。这本书让我觉得,网球不仅仅是挥洒汗水的运动,更是一门需要用科学去理解和掌握的学问。
评分这本《科学化视阈下网球运动教学实践阐析》的书,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它分量十足,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纸质印刷,都透着一股认真劲儿。我一直对网球充满兴趣,但总觉得自己在一些基础动作的掌握上不够到位,或者说,感觉自己训练的效率不高,总是在原地打转。市面上关于网球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技术动作的罗列,或者是一些个人经验的分享,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本书的题目就吸引了我,"科学化视阈下"这几个字,让我觉得它可能能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怎么打”,更是“为什么这么打”。于天博这个名字我之前有所耳闻,据说在网球教学领域有不错的口碑,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我最期待的是它能从运动科学的角度,比如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方面,来解读网球的各项技术,这样我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动作的原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改进,而不是盲目模仿。而且,"教学实践阐析"也意味着它不会是纸上谈兵,而是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和问题,给出分析和解决方案,这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非常实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我理清一些概念,建立起一个更科学的训练框架,让我的网球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