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設施園藝技術進展
定價:86.00元
售價:58.5元,便宜27.5元,摺扣68
作者:楊其長 等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11612397
字數:518000
頁碼:32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設施園藝技術進展:2013第三屆中國壽光國際設施園藝高層學術論壇論文集》2013第三屆論壇選擇以“低碳、節能、高效、安全”為主題,邀請瞭4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傢作大會主題報告和專題報告,並圍繞設施環境調控、高效栽培、節能與新能源利用、新型材料與裝備、綠色安全生産、物聯網技術以及植物工廠等熱點內容進行交流與研討,探討實現設施園藝節能、綠色、安全、高效生産的技術途徑,並匯集與會專傢的45篇論文。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看到瞭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閤。我一直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充滿好奇,而《設施園藝技術進展》恰恰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求知欲。書中對於不同作物在設施園藝模式下的栽培技術進展,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無論是經濟作物,還是觀賞植物,作者都一一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例如如何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習性,設計最優的栽培方案,如何利用自動化設備來提高生産效率,如何通過精準的營養管理來提升作物品質。我特彆對書中關於草莓和番茄的設施化栽培案例很感興趣,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調控溫濕度、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來促進草莓的著色和風味,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枝蔓修剪和授粉技術,來提高番茄的産量和品質。這些生動具體的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設施園藝技術的實際應用,也讓我看到瞭科技在提升農産品質量和效益方麵的巨大潛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部關於如何讓植物在可控環境中達到最佳生長狀態的“指南”。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設施園藝技術進展》,我懷揣著對現代農業的好奇與期待。書中宏大的敘事讓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瞭。它並非僅僅羅列那些枯燥的技術名詞,而是巧妙地將科學原理與實踐應用融為一體。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溫室環境智能調控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過詳實的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示瞭如何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實現對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關鍵環境參數的精準監測與自動調節。這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是對未來農業生産模式的深刻洞察。我能夠想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不再需要依靠經驗豐富的農夫“憑感覺”來管理作物,而是通過這些先進的技術,讓每一株植物都能在最適宜的環境下茁壯成長。這種由技術驅動的變革,不僅僅關乎效率的提升,更代錶著一種更加精細化、可持續的農業發展方嚮,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綠色未來。這本書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智慧農業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對這個領域充滿瞭敬畏與嚮往。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設施園藝”這個概念並不熟悉,隻覺得是種比較傳統的農業模式。但《設施園藝技術進展》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展現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生産理念。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病蟲害綠色防控的部分所吸引。傳統的農藥過度使用帶來的環境汙染和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睏擾著農業發展的難題。而這本書中介紹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環境調控相結閤的綜閤性防控策略,讓我看到瞭解決這一難題的希望。例如,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天敵昆蟲來控製害蟲,如何利用誘捕器來監測和捕捉害蟲,以及如何通過改變環境條件來抑製病蟲害的發生。這種“以柔剋剛”的防治思路,不僅減少瞭化學品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保護瞭生態環境,生産齣瞭更加安全、健康的農産品。這種對可持續發展的深刻關注,以及在技術上取得的顯著成效,讓我對設施園藝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當我拿到《設施園藝技術進展》這本書時,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畢竟“技術進展”這樣的字眼聽起來就有些枯燥。然而,當我翻開書頁,卻被其內容深深吸引。書中對於如何優化作物生長環境的論述,簡直就是一場關於“詩意棲居”的科技演繹。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告訴我們“如何做”,而是從植物生理學的角度齣發,解釋瞭光照、溫度、濕度、CO2濃度等因素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機理,然後在此基礎上,介紹瞭各種先進的調控技術。比如,書中對於LED光譜調控的應用分析,讓我瞭解到不同波長的光如何影響作物的生長速度、産量和品質,這簡直就是“為植物量身定製陽光”。還有關於水肥一體化技術的講解,它不僅節約瞭水和肥料,更重要的是實現瞭精準施肥,避免瞭土壤闆結和養分流失,真正做到瞭“施肥如點穴”。這些內容讓我意識到,設施園藝並非簡單的“大棚”,而是一套精密的係統工程,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先進的技術支持,纔能發揮齣其最大的潛力,為我們帶來更優質、更高效的農産品。
評分我一直認為,園藝技術不僅僅是關於種養,更是一門關於生命科學與工程技術的藝術。這本書恰恰深刻地詮釋瞭這一點。它的視角非常獨特,沒有局限於傳統的露地栽培,而是將目光聚焦於設施園藝這一充滿活力的領域。我特彆被書中對不同設施類型——例如智能溫室、植物工廠、垂直農場等——的詳細介紹所打動。作者不僅分析瞭它們的結構特點、優勢劣勢,更深入探討瞭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和技術支撐。讀到植物工廠的部分,我仿佛看到瞭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在現實中落地。那些層層疊疊的種植架,LED燈模擬齣的最佳光譜,以及完全閉環的營養液循環係統,都展現瞭人類對作物生長環境的極緻追求。這種對技術細節的深入挖掘,讓我對設施園藝的創新能力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能解決土地資源短缺的問題,更能實現全年候、無季節的穩定生産,為食品安全和城市居民提供新鮮、健康的農産品,這其中的科技含量和戰略意義不容忽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