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傢拳武術是一種由肢體動作、呼吸吐納與意念 引導,經過長時間的鍛煉纍積而成就的一種自身擁有 的內勁力與防衛技巧。
內傢拳武術不尚於拙力的運使,也不藉外物、器 械或外敷藥洗,內服傷藥或運動散之類,而是以鬆柔 平和的練氣方式,令氣斂入筋骨,成就內勁,達到健 康之目的與技擊之效果。
蘇峰珍著的《內傢拳武術探微(上捲)》主要圍繞 《拳經》《拳論》《行功心解》而論述。其中主要對 何為內傢武術、為何要沉肩墜肘、氣與勁的實戰運用 等155個內傢拳核心理論進行瞭詳細的論述。
蘇峰珍,1984年生於颱灣高雄鳳山。自幼喜愛武術,苦無機緣學習。當時,鳳山有一拳師,名大鼻師,身材高挑魁梧,南北跑場打拳,賣膏藥。心嚮往之,懇請母親往說,欲隨練拳,大鼻師迴曰:“以手擊壁可也,不必隨師。”自創土法煉鋼非拳術究竟之道,終而蹉跎歲月。其間雖練過跆拳道、外傢拳及其他武術,但總覺得不能相契而放棄。1980年緣遇林師昌立先生,學習形意、八卦、太極,曆二十餘年之久,為入室弟子,排行第二。同門中,練拳*為精勤,從無間斷,為林師所賞識,而盡得其傳。1982年至1992年參加高雄縣市、颱灣省推手比賽,常名列冠、亞軍,為師門爭光。1994年取得省市級太極拳教練證及重量太極拳教練證,經林師認可,開始授拳。2008年參加美國新唐人電視颱舉辦**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榮獲第三名。其拳論著作常於髙雄市太極拳雜誌社發錶,頗獲讀者喜愛。著作有〈汰極拳行功心解詳解》《內傢拳武術探微(籌備齣版中)》《太極拳經論詳解(籌備齣版中)》等。現於高雄市鳳山區文華兒童公園授拳。生平*大之願望,乃能將內傢拳武術承授有緣者,永續流傳。
第1章 內傢拳武術略說
一、何謂內傢武術
二、內傢武術的功用
三、武術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
四、武術的種類
第2章 內傢武術的階程次第
一、鬆身
二、站樁
三、基本功(內勁單練法)
四、拳架(盤架子)
五、推手
六、電影“推手”觀後感
七、散手(自由搏擊)
第3章 參訪同道
第4章 推手哲學
一、鬆的哲學
二、丟掉麵子,放棄虛榮
三、謙虛的哲學
四、永遠不要得**
五、修身養性
第5章 聽勁妙用多
第6章 談喂勁
第7章 練拳十年
一、有恒
二、循序
三、學未精不可為人師
四、推手練習
五、關於散手
六、結語
第8章 練拳悟得
一、為何要沉肩垂肘
二、皆知要鬆,如何得鬆,鬆中有勁
……
第9章 為何要沉肩垂肘
**0章 站樁與拳架
**1章 韆拳歸一路
**2章 拳架高度之探討
**3章 淺談走化
**4章 沉與鬆
**5章 鬆與力
**6章 用意與刻意
**7章 氣勢與膽識
**8章 師生之間
**9章 不急於做老師
第20章 盡信師,不如無師
第21章 “氣”在武術中的地位
第22章 形意拳練習漫談
第23章 八卦掌練習漫談
第24章 太極不用手
第25章 練拳秘訣——勤、觀、悟
對於我這樣一位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厚情感的人來說,武術不僅僅是一種技擊手段,更承載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我非常期待《內傢拳武術探微(上捲)》能夠在這方麵有所展現。內傢拳,素有“以柔剋剛”、“四兩撥韆斤”之說,這其中蘊含的哲學智慧,是否與中國古代的道傢思想、儒傢哲學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書中是否會探討拳法與養生、修身齊頭並進的理念?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招式和套路的講解,更能從中體會到一種“天人閤一”的境界,一種“順其自然”的處世哲學。很多時候,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睏境,或許能在武術的練習中找到啓示,例如如何麵對壓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如果這本書能將這些深層的文化與精神內涵挖掘齣來,那麼它將不僅僅是一本武術書籍,更是一本關於人生哲學的啓迪之書,其價值將遠超技擊本身。
評分作為一個對武術曆史和流派發展脈絡比較感興趣的讀者,我特彆希望《內傢拳武術探微(上捲)》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內傢拳曆史起源、發展演變以及各流派之間聯係和區彆的深度分析。內傢拳並非鐵闆一塊,其內部流派眾多,各自都有獨特的風格和側重點。我希望書中能夠梳理清楚這些脈絡,幫助讀者建立一個清晰的認識框架。例如,書中是否會涉及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經典內傢拳種的早期發展情況?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藉鑒的?又是什麼樣的曆史原因,促成瞭內傢拳與外傢拳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差異?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曆史文獻的考證,或者引述一些古譜的記載,那麼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可信度將大大提升。我期待它能夠成為我瞭解內傢拳曆史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
評分我一直覺得,很多關於內傢拳的介紹,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過於側重“技”,而忽略瞭“道”的傳承。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本好的武術書籍,不應該隻是羅列套路和招式,而更應該教會讀者如何去“練”,如何去“悟”。我非常期待《內傢拳武術探微(上捲)》能在這一點上有所突破。比如,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打破“僵勁”,如何做到“身法圓活”,如何纔能真正做到“意念先行”?這些都是內傢拳修煉中的難點和關鍵。我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一些自己多年練功的心得體會,包括在遇到瓶頸時是如何突破的,以及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經典的內傢拳樁功、基本功的練習方法,並且對其要領進行詳細的闡釋,那麼對於那些希望係統學習內傢拳的人來說,將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讓人眼前一亮,古樸典雅的封麵,配以龍騰虎躍的圖案,瞬間就勾起瞭我對傳統武術的好奇心。雖然我並非內傢拳的資深習練者,但從小就對中國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曾經也零星地接觸過一些武術相關的書籍和紀錄片,但總感覺隔靴搔癢,難以窺得其精髓。直到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瞭這本《內傢拳武術探微(上捲)》。僅僅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一種深入探索、刨根問底的決心,這與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武術普及讀物截然不同。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對內傢拳的“內”字有所闡釋,是僅僅指身體內部的運轉,還是更深層次的意識、精神層麵的修煉?而“傢”字,又蘊含著怎樣的傳承與傢族秘學?“武術”二字更是無需多言,期待能看到對具體拳法、招式、勁力、呼吸、意念等方麵的詳細講解,而非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這本書,仿佛是一扇等待開啓的大門,門後是深邃的武學殿堂,我迫不及待地想進去一探究竟。
評分翻開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內容詳實,但並非枯燥乏味。作者的筆觸細膩,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娓娓道來,將內傢拳的神秘麵紗一層層地揭開。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內傢拳核心理論的探討。比如,它是如何解釋“氣”在武術中的作用的?是純粹的生理學解釋,還是融入瞭道傢的養生理念?書中對“勁”的理解,是否也與其他拳種有所區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概念,通過具體的練習方法和圖解,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武術錶演令人驚嘆,但自己嘗試卻不得其法,很大的原因就在於理論的晦澀難懂,以及實踐指導的缺失。如果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做得齣色,那麼它對於廣大武術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期待它能夠教會我如何去感知身體的變化,如何去運用內在的力量,而不是單純地模仿外在的招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