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80、90后养娃全攻略
定价:29.90元
售价:20.3元,便宜9.6元,折扣67
作者:蔡伟忠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09200913
字数:200000
页码:1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是儿童教育学家、美籍华人蔡伟忠老师的畅销家教书——《唠叨以外的教育法》的重整再版,奉行爱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不仅仅是行为物质需求。中西结合,理念开放,方法实用、。全书紧密贴合80、90后的育儿实际,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篇,将不同年龄的育儿技巧进行分类呈现,更为清晰实用,阅读感更强。不愧为专家推荐的父母课堂教材,80、90后父母育儿枕边书。
蔡伟忠,美籍华人,儿童教育学家,儿童教育学博士。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取得游戏治疗专业证书,一直从事学前教育相关研究。过去二十多年走遍世界各国,为幼儿园园长、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服务。1994年成立蔡伟忠老师教研室,研究各种有效的幼儿教育方法;2011年成立蔡伟忠家庭教育学院。现任广东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游戏与玩具研究部执行主任、深圳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法国LUDIA教育研究所高级研究主任。认为“关心幼儿园教师,让他们从实效方法中领会理论”是促进中国幼儿园教育发展有效的方法之一。
近期著作:《幼儿园个性化教育课程》《唠叨以外的教育法》《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
作为一个90后,我接触育儿知识的途径很多,网络、社交媒体、各种论坛等等。但恰恰是因为信息太多,反而容易让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哪个是真正有用的。这本书就好像一股清流,它帮我梳理了那些纷繁复杂的育儿信息,提炼出了最核心、最实用的部分。它的内容非常聚焦,不会让你觉得“跑题”或者“虚头巴脑”。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引导”的部分。我家宝宝现在正处于一个情绪比较敏感的时期,动不动就哭闹。以前我总是很头疼,不知道怎么安抚他。但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情绪安抚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拥抱安抚、倾听理解等等。这些方法我都尝试过,效果都很好。看到宝宝从哭闹到平静,我心里也感到特别欣慰。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育儿不应该是“战役”,而是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旅程。
评分我是一名80后,在育儿观念上,我还是比较偏向于传统一些。但是,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育儿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并没有否定我的传统观念,而是告诉我,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去爱孩子,去引导孩子。书中关于“理解孩子的叛逆期”的章节,让我感触颇深。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叛逆就是不听话,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叛逆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他们渴望独立、探索自我的表现。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她和孩子一起度过叛逆期的经验,这些经验非常宝贵。她教我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家长”。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现在也尝试着去理解我的孩子,去包容他的小缺点,和他建立更深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我算是彻底看完了,说实话,刚拿到的时候,我对“养娃全攻略”这几个字还有点担心,觉得是不是又一本老生常谈、理论大于实践的书。但翻开之后,就爱不释手了。作者的文字很接地气,就像和身边有经验的妈妈聊天一样,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也没有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她会分享自己带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真实情况,比如宝宝突然不睡觉了怎么办?辅食做得不好吃宝宝不吃怎么办?甚至宝宝生病了,作为新手爸妈那种焦躁不安的心情,她都描绘得特别细腻,让我觉得“啊,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是讲怎么“管”孩子,更多的是在讲怎么“陪伴”孩子。她会强调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建立亲子关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那一部分,以前我总觉得孩子的情绪爆发很可怕,不知道怎么处理。但作者却教我怎么去识别孩子的情绪,怎么引导他们表达,甚至怎么在他们情绪失控的时候,自己先稳定下来。这个真的太实用了!我现在带我儿子,遇到他发脾气,我不再是硬压着他,而是先蹲下来,问问他怎么了,尝试理解他。效果真的出乎意料的好,他慢慢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用哭闹。
评分作为一名90后宝妈,我之前接触的育儿信息,很多都偏向于“理论派”,读起来感觉有点“高高在上”。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就像是我的朋友在跟我分享经验一样。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宝宝睡眠”的章节,之前我为宝宝的睡眠问题愁白了头,看了很多书,但都觉得不够实用。这本书提供的建议,非常具体,而且是循序渐进的,我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做了,宝宝的睡眠质量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善。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细节”上的育儿技巧,这些都是我在其他书中很少看到的。比如,怎么给宝宝洗澡,怎么给宝宝剪指甲,怎么给宝宝拍嗝,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作者把这些细节都讲得清清楚楚,让我觉得非常安心,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感到焦虑。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位90后妈妈,对于育儿这件事情,我最初是有点“小白”的。很多东西都是一边学一边摸索。这本书就好像是我的“育儿启蒙老师”一样,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方式,把那些我可能觉得很复杂、很枯燥的育儿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说教的书,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很多例子都发生在身边,让我觉得特别亲切,仿佛作者就在我家旁边,手把手地教我。 书里关于“科学喂养”的部分,虽然我之前也看过一些零散的科普文章,但这本书做得特别系统。从奶粉的选择,到辅食的添加,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都讲得很清晰,而且会根据宝宝不同的月龄给出详细的指导。我最怕的就是看那些理论书,看完之后不知道怎么实践。但这本书,它会告诉你“怎么做”,而且把“为什么这么做”也解释得很清楚,这样我就能更放心地去尝试。现在我家宝宝,胃口好,长得也壮壮的,我感觉这本书功不可没。
评分我是一名80后,育儿的经验也算是积累了一些。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和“提升”。它并没有给我灌输新的理论,而是让我去审视自己现有的育儿方式,并且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优化。比如,书中关于“鼓励孩子独立”的部分,让我意识到,我之前可能过于“包办”了,让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我非常认同书中关于“尊重孩子”的理念。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会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但作者却强调,即使是小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应该去倾听,去尊重。书中提供了一些和孩子沟通的技巧,比如怎么提问,怎么回应,这些都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让我能够更好地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
评分我是一名80后父亲,虽然育儿主要是妻子在负责,但我也会抽空看看书,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我觉得对于父亲来说,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它不仅仅是讲妈妈该怎么做,而是把爸爸在家庭育儿中的角色也讲得很清楚。比如,书中关于“爸爸参与亲子互动”的部分,让我意识到,原来我陪孩子玩耍,不仅仅是玩,更是建立情感连接的重要方式。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和小男孩、小女孩互动的技巧,这些对我来说都非常实用。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给孩子立规矩”的章节。以前我总觉得,给孩子立规矩是不是太严厉了?会不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但作者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她强调的是“有原则的爱”,规矩是为了让孩子知道界限,学会自律,而不是为了束缚他们。书中也提供了很多具体的“立规矩”的方法,比如怎么坚持原则,怎么在执行中保持弹性。这些都让我对如何做一个既有爱又有原则的父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90后,我对于育儿的理解,更倾向于“科学化”和“人性化”。这本书恰恰符合我的理念。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让你能够从根源上理解育儿的科学原理。书中关于“早期教育”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详细讲解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规律进行有效的早期教育。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情商”的内容。我觉得,情商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比智商更重要。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情商培养方法,比如怎么引导孩子认识和表达情绪,怎么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怎么教孩子解决冲突。这些方法都非常易于实践,让我能够在家中就能帮助孩子提升情商。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育儿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事情。
评分作为一个80后,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其实蛮高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育儿挑战确实和我们的父辈不太一样。这本书恰恰抓住了我们这个群体的痛点。它不仅仅是罗列育儿知识,更像是在与我们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探讨了我们作为父母,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书中关于“个性化教育”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作者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发现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这与过去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心态截然不同,更强调的是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章节。很多80后父母,依然活跃在职场,如何在事业发展和家庭育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普遍的难题。作者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如何与伴侣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甚至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因为工作而过度内疚。这些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让我觉得不再是将育儿视为一种牺牲,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甚至成为一种成长的过程。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主要是因为它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书中没有那些空泛的理论,而是直击我们80、90后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比如,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而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章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孩子辨别信息、独立思考,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作者提供了很多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练习方法,比如怎么引导孩子提问,怎么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非常有价值。我现在也在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教育中,希望能帮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