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弦”是一套專為兒童設計、以孩子為中心 、運用多種感官將音樂理論可視化的小提琴教材,以 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概念為基本原則,適用於4-10歲 兒童的小提琴個體、集體教學。它以係統豐富的教材 培養學生的聽覺、讀寫和視唱等基礎音樂能力。
“彩色弦”教學法以加強基本技巧的觀念而發展 ,建立一個優質且能讓孩子有積極學習動力的音樂教 學體係。學習音樂如同語言,聽到音樂能直覺快速將 所學習到的必要性樂器技巧錶達齣來,這是“彩色弦 ”教學法的*主要目標。
本書為《小提琴ABC(4)/彩色弦係列叢書》, 由蓋茨·西爾維編。
蓋茨·西爾維,1943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曾在巴托剋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演奏,後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教學,1966年畢業。他還在布達佩斯ELTE大學攻讀法律和政治科學專業,並於1970年獲得博士學位。1971年起,他在東部赫爾辛基音樂學院從事小提琴教學工作;1978年起,同時執教於西貝柳斯音樂學院。1984年,他被任命為東部赫爾辛基音樂學院院長。1972年,蓋蒗西爾維和大提琴傢喬鮑·西爾維創辦**的赫爾辛基少年弦樂團(赫爾辛基弦樂團的前身),並擔任該團指揮。西爾維兩兄弟在弦樂教學、樂隊指揮、青少年弦樂團培訓等方麵獲得瞭**音樂界同仁的贊譽。鑒於其在青少年文化方麵的貢獻,予1981年榮獲芬蘭獅子騎士勛章,1983年榮獲芬蘭文化奬章,1990年榮獲匈牙利政府文化活動奬章,1995年榮獲赫爾辛基文化奬章,1999年榮獲音樂奬章。 通過西爾維兩兄弟的發震,“彩色弦”教學法獲得瞭**性的贊譽,並在**廣泛運用。許多歐洲**開設瞭“彩色弦”教育機構——學校、培洲中心和社團,以便*好地普及、推廣此教學法“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第十二章
新手形、低2指手形
大調和小調五音音列
第十三章
連弓換弦
混閤手形
大調和小調六音音列
第十四章
自然大、小調鏇律
新節奏型後附點
八分休止符
十六分音符
二分休止符
全休止符
□和□
第十五章
琶音與和弦
讀和寫
附錄
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設計,體現瞭齣版方對藝術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我特彆喜歡它在每一組練習開始前,都會放置一段關於該技巧在曆史上是如何被發現或發展的簡短介紹。比如在介紹雙吐技巧時,它追溯到瞭巴洛剋時期一些快速跑動的樂句對演奏者提齣的挑戰,這立刻賦予瞭練習枯燥的技術動作以曆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使命感。這使得每一次的練習都不再是機械的重復,而是在與曆史上的大師進行一種無聲的對話。此外,它的字體選擇和留白處理也極具匠心,讀起來非常舒適,不會産生視覺疲勞。我過去總覺得小提琴學習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但翻閱這本書時,那種被精心引導、被尊重的感覺油然而生。它成功地將嚴謹的科學訓練和浪漫的人文關懷融閤在瞭一起,讓學習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我準備把這套叢書的所有冊都收藏起來,因為它不僅是一套教材,更是一部小提琴學習者的成長史詩。
評分作為一位已經有十多年琴齡的業餘演奏者,我買這本書其實是抱著“查漏補缺”的心態,沒想到它居然能讓我對一些自以為“掌握瞭”的技巧有瞭全新的認識。特彆是關於弓法控製的那幾章,描述得極為精準和微觀。它深入探討瞭弓毛與琴弦接觸點的壓力分布,用到瞭物理學的原理,比如“最佳切入角度”的概念。我過去拉奏連弓時,常常會齣現聲音忽強忽弱的問題,一直歸咎於手腕僵硬。但這本書通過高清晰度的慢動作分解圖,清晰地展示瞭如何在連弓過程中,通過手肘的微小“支撐點”變化來維持穩定的壓力。我嘗試後,發現隻需微調手肘的位置,弓的運動軌跡就能保持完美的直綫,聲音的連貫性和均勻度立刻提升瞭一個檔次。這已經超齣瞭普通初級教材的範疇,更像是一本麵嚮進階演奏者的“技法聖經”。對於那些已經拉瞭好幾年,但感覺自己停滯不前的中級學習者,這本書絕對能幫你找到突破瓶頸的鑰匙。
評分我是一名陪讀傢長,給孩子找教材是件頭疼的事,因為我完全不懂小提琴,隻能憑感覺和網上的推薦來挑。選擇《小提琴ABC(4)/彩色弦係列叢書》純屬偶然,但現在看來,簡直是撿到瞭寶。最棒的一點是它的“自我糾錯”機製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它不是直接告訴你“你錯瞭”,而是通過設置一些陷阱式的練習,讓你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例如,有一段練習故意設置瞭兩個相隔很近的換把點,如果你不提前預備,手指就會打架。我孩子一開始總是在那裏卡住,但書上沒有直接畫齣“預備手位”的標記,而是提供瞭一個需要快速移動的例句,孩子在反復嘗試中,自然而然地學會瞭提前規劃指位。這種引導式的學習,比死記硬背規則有效得多。而且,這本書的練習麯目選擇非常用心,它們都選自一些相對不那麼常見但鏇律性極強的歐洲民間小調,聽起來新鮮,孩子也不容易聽膩。這對於保持孩子的學習熱情至關重要。
評分說實話,我買過好幾本小提琴教材,很多都厚得像磚頭,內容排版密密麻麻的,看著就讓人望而生畏,學瞭沒兩天就想束之高閣瞭。但這套《彩色弦係列叢書》的其中這本《小提琴ABC(4)》,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設計!色彩的運用簡直絕瞭,每一頁的配色都恰到好處地烘托瞭當天的練習主題。比如練習高把位換把的時候,那一頁用瞭很深邃的藍色調,配上簡潔的指位圖,一下子就讓人感覺進入瞭那種專注而高遠的境界。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音樂性”的培養不遺餘力。很多教材隻管把音符給你,怎麼拉纔好聽,完全不提。但這本裏專門闢瞭一個“情感解讀”的小欄目,用非常哲學的語言引導你思考,比如“G大調為什麼常常讓人感到光明和希望?”這種思考層次的提升,讓我不再僅僅是一個“拉弦的機器”,而是開始真正地去“錶達”音樂。我發現自從開始關注這些細節後,我拉齣來的麯子,即便是簡單的練習麯,也開始有瞭自己的“味道”和情感張力。這纔是學習樂器真正的樂趣所在吧。
評分這本《小提琴ABC(4)/彩色弦係列叢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學琴的過程中,樂理知識和手指的配閤總是像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枯燥地堆砌音階和練習麯,而是將基礎概念融入到非常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和插圖中。比如,講解揉弦技巧的那一章,作者用瞭一個“小兔子跳格子”的比喻,一下子就把那個需要均勻彈性的動作具體化瞭。我過去一直用蠻力去壓弦,聲音總是發緊,但看瞭這一段的圖文解析後,我開始嘗試用“呼吸”的感覺去帶動手指,效果立竿見影!而且,它對音準的訓練也非常細緻入微,不僅僅是告訴你哪裏是正確的音高,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用耳朵去“聽”齣那種微小的偏差。配套的音頻練習質量很高,不像有些教材的錄音聽起來冷冰冰的,這個錄音的情感錶達非常到位,讓我更有動力去模仿。對於我這種業餘愛好者來說,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技巧,更是一種對音樂的全新理解。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在初級到中級過渡階段感到迷茫的朋友們,它絕對能幫你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