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湛庐文化】中国,我误解你了吗
定价:36.00元
作者:(日)加藤嘉一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075322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旅居中国多年,对中国人、中国的变革与文化,尤其对中日两国间的差异有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他经常在众多知名媒体发表言论,也经常在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他的见解和观点,已然成为中日关系民间交流的重要声音。1.加藤嘉一来自日本,虽然年纪轻轻,但他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深刻,而他关于中日关系的言论早已成为中日双方决策者的重要参考;2.他被称为 “中日交流的民间大使”,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知名媒体发表文章或接受访谈;并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Vista看天下》、《瞭望东方周刊》和凤凰网等担任专栏作家。仅2009年在中外媒体上共接受了318场正式采访,发表了200篇文章。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专卖店
内容提要
他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走来,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又能写出一手让许多中国专业记者都嫉妒的好文章。
他只是个“80后”高大帅气的大男孩,却已是未来中日关系的一个大人物。
他在学习、游历与教学,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与阵痛。中日关系、“80后”、的力量、记者的红包……
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却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目录
部分 我看中国人
章 中国人到底是保守还是开放
第2章 中国的女性为什么强势
第3章 中国的“ 80后”是否能“ 30而立”
第4章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于“价”
第5章 中国人为什么爱闯红灯
第6章 中国大学生真的爱国吗
第二部分 我看中国社会
第7章 中国为什么要让日本反省历史
第8章 中国到底是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第9章 中国已经是一个稳定的经济大国了吗
0章 中国社会为什么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1章 中国的“当官”和“从政”是一回事吗
2章 中国的网络环境是否已经成熟
3章 中日友好关系为什么很难建立
作者介绍
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3岁遭遇车祸, 13岁开始打工送报为父母分忧。 2003年“非典”高峰时,在没有人民币、没有中文基础、没有朋友的“三无”状态下,他只身来到中国,从“零”开始在北京生活。 7年来,他已然成为“中日交流的民间
文摘
序言
从书名来看,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可能不会是那种枯燥的学术报告,而是更偏向于一种个人化的体悟和探索。加藤嘉一作为一个在日本长大、又在中国生活、学习过多年的学者,他的视角本身就充满了跨文化的张力。我设想,他可能会将自己在日本的成长经历,与在中国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照,从而引发一些关于文化认同、国民性差异的思考。这本书可能不是在“批判”中国,而是在“理解”中国,试图去弥合可能存在的认知鸿沟。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可能会分享一些自己在中国生活中遇到的令人捧腹的误会,或者是让他深受触动的瞬间,这些细节往往比宏大的理论更能触动人心。
评分刚拿到这本《湛庐文化》的《中国,我误解你了吗》,书名就足够让人玩味。加藤嘉一这个名字,之前有过一些耳闻,总觉得是那种带着某种立场或者深度观察的作者。这本书会探讨中国吗?大概率是。但“误解”这个词,就非常有意思了。是不是意味着作者曾经以为自己很了解中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深入的接触,发现之前的认知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反思,尤其是在一个外国人身上,会显得格外有价值。我想,他可能会从一些普遍的印象入手,比如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面貌的变化、消费主义的兴起,甚至是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然后层层剥开,揭示出这些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的更复杂、更微妙的社会肌理。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书名《中国,我误解你了吗》就好像一个抛给读者的钩子,瞬间就能勾起我的好奇心。它让我联想到自己对中国的认知,是否也存在着盲点和误解?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读者,我总希望能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能看到自身认知局限的所在。作者可能是在用他的经历和观察,试图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不那么熟悉,但可能更真实的中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
评分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不会触及一些比较敏感或者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很多外国人看中国,容易陷入一种非黑即白的逻辑,要么是“中国威胁论”,要么是过度美化。但“误解”这个词,恰恰暗示着一种不确定性,一种承认自身局限性的谦逊。我期待作者能够放下预设立场,用一种更开放、更细致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也许他会通过采访一些普通人,或者观察一些具体的社会现象,来展现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用宏大叙事来概括。比如,他可能会对比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从而展现出中国社会的“碎片化”和“多元化”。
评分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湛庐文化”这个出版方。他们选择的书籍,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和思想性,而且在装帧设计上也很有品味。所以,我相信这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有不错的表现。我希望作者能够避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中国社会的肌理之中,去捕捉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细微之处。比如,他可能会关注中国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价值观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我尤其期待他能写出一些关于中国社会“韧性”或者“适应性”的观察,毕竟,中国社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而普通民众在这种变革中展现出的生命力,往往是被低估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