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过路上的风景

不放过路上的风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少白 著
图书标签:
  • 旅行
  • 散文
  • 随笔
  • 生活
  • 感悟
  • 风景
  • 成长
  • 治愈
  • 慢生活
  • 游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85904
商品编码:2972815926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不放过路上的风景

定价:68.00元

作者:李少白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00859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9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摄影家李少白的摄影笔记。以“边走边拍”为主题,解读在路上的拍摄技巧,发掘路途中的拍摄主题。本书是一本艺术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摄影书,精选李少白120余张摄影作品,涵盖城市、行人、小镇、动物、植物、乡野、山峦、水流、飞行、公路等十种主题。李少白在书中诠释了他独特的“路上”摄影理念,并介绍了每张照片的拍摄情境和摄影技巧。


“在这本书中,我融会贯通了‘路上’的摄影理念。不经意间的拍摄,往往能还原真实生动的摄影。”

——李少白

目录


编者的话:在路上的摄影家——真实的李少白

城市变奏
千人面
小镇生活
动物生灵
植物记
乡野灵秀
水流之处
山的面孔
飞行
公路之歌

作者介绍


李少白:中国风光摄影家,是中国风光创意摄影领域的杰出代表,多年专攻长城和故宫摄影,其作品在外摄影界具有极高的影响力。曾任《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与摄像》等杂志的编委,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及多所高校摄影系客座教授。
主要摄影作品集:《李少白摄影作品选》(1988年);《神秘的紫禁城》(1993年);《的长城》(1995年);《走近故宫》(1997年);《中国长城之——司马台长城》(1999年);《长城野韵》(2003年);《看不见的故宫》(2003年);《看不见的长城》(2004年);《原味故宫》(2005年);《走近长城》(2006年);《不放过一切光线》(2010年);《不放过路上的风景》(2011年)
摄影展览:“神秘的紫禁城”,1992年在北京成功开展,引起轰动;长城和故宫摄影作品多次在德国、日本、爱沙尼亚、瑞士、美国等国家展出。

文摘



序言



《不放过路上的风景》 书名: 不放过路上的风景 简介: 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常常如同奔涌的浪潮,一心只想抵达远方的彼岸,却忽略了脚下那片片泛着光泽的沙滩,耳畔那阵阵轻拂过的海风,以及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色彩斑斓的贝壳。这本书,并非一本旅行攻略,也不是一本摄影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看见”的寓言。它邀请你放慢脚步,放下对终点的执念,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匆忙 Skipping 的风景。 “不放过路上的风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当下生命力的深刻体察。它鼓励我们在这个高速运转、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回一种慢下来的能力,一种与世界连接的深度。书中收录的,是一系列关于个体在日常旅程中,如何与周遭环境、人事物产生共鸣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清晨一杯咖啡的香气里,可能在午后穿过树叶的斑驳光影中,也可能是在一次意料之外的偶遇间。 作者以细腻而充满温度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常常被我们视为“背景”的瞬间。比如,一个在地铁里,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城市剪影,突然被一栋老建筑的雕花吸引,继而引发一段关于历史、关于时间沉淀的遐想;又比如,在拥挤的菜市场,一位小贩熟练地削着柚子皮,那专注的眼神,那指尖的动作,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日常琐事,但在作者眼中,却折射出生命最朴实的光辉,一种对手艺的尊重,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这本书不提供“如何才能不放过路上的风景”的实用技巧,因为“看见”并非通过学习某个方法就能掌握。它更像是为你点亮一盏灯,让你在黑暗中摸索时,能够找到方向,感受到温度。它让你意识到,那些看似平凡的风景,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和力量。 在书中,你或许会读到一位老人在公园的长椅上,静静地喂着鸽子,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中却有着孩童般的纯粹。作者没有去探究他的过去,也没有去追问他的现在,只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捕捉住那一刻的宁静与祥和,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越言语的安详。 又或者,你会读到一个孩子,在雨后的街角,好奇地看着一汪积水里倒映的天空,他用小小的手指点触着水面,仿佛在触摸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场景,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纯真探索的记忆,提醒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种不设限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不放过路上的风景”还关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它讲述了在一次长途火车旅途中,邻座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太太,分享了她年轻时一段关于离别的故事。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平淡的叙述,却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作者没有试图去“解决”她的故事,而是静静地倾听,让故事在空气中沉淀,让情感在倾听中传递。这种连接,不是功利性的,而是纯粹的情感交流,是一种对他人生命轨迹的尊重与理解。 书中的篇章,没有明确的逻辑顺序,更像是一组散落在生活各处的珍珠,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串联起来,便是一幅关于“看见”的生命画卷。你可能会在其中看到,作者如何在一片被遗忘的废墟中,发现了曾经辉煌的痕迹;如何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磅礴与生命的顽强;又如何在一盏路灯下,看到了流浪艺人表演时,眼神中闪烁的梦想的光芒。 它也可能谈及,我们如何与艺术对话。也许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街头雕塑前,驻足良久,感受那冰冷石块中蕴含的生命温度;也许是在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里,看见了被时光模糊的面孔,却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情。这些,都是“风景”,都是不应该被放过的,那些滋养我们灵魂的养分。 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引导读者去发现,去感知,去体悟。它并非要你成为一个哲学家,也不是要你立刻改变生活的轨迹。它只是希望,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你能偶尔抬起头,看看天,看看云,看看擦肩而过的人们脸上细微的表情。你能用心去感受,微风吹过皮肤的触感,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 “风景”不仅仅是壮丽的山河,宏伟的建筑,它也存在于街角咖啡馆里弥漫的咖啡香,存在于公园里孩子们的嬉笑声,存在于清晨报摊老板的问候中,存在于一次眼神的交汇里。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承载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最动人的生命故事。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自然、真挚,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它希望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最深刻的情感。它相信,真正触动人心的,不是技巧,而是真诚。当作者在描述一株路边野草顽强生长时,他不是在进行植物学的分析,而是在赞美生命的韧性;当他记录下一次与陌生人的短暂交谈时,他不是在收集素材,而是在分享一次情感的碰撞。 《不放过路上的风景》是一本适合在安静的午后,或者漫长的旅途中,慢慢品读的书。它不会给你带来即时的答案,也不会给你提供立竿见影的改变。它所做的,只是在你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让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匆忙的人生旅途中,偶尔想起,停下来,看看,感受,然后,你会发现,原来,生命如此丰富,如此值得。 它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可能忽略的内心角落;它是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更广阔、更细微的世界。它告诉你,每一条道路,每一次相遇,每一个瞬间,都可能隐藏着一段不期而遇的美丽。而学会“不放过路上的风景”,便是学会如何更深切地活过,更深刻地去爱,去感受,去连接。 这本书,就是一本关于“生活本身”的注脚。它鼓励你,在人生的长河中,不做那个只顾划桨前行的船夫,而是偶尔放下船桨,静静地感受水流的温度,聆听两岸的虫鸣鸟叫,欣赏天边的流云变幻。因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风景”,恰恰构成了我们生命最真实的底色,最动人的乐章。 最终,“不放过路上的风景”所传递的,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一种对当下时刻的珍视,一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深情凝视。它邀请每一个疲惫的旅人,在抵达终点之前,不妨稍作停留,去用心“看”见,那些一直在那里,却从未被真正看见过的,属于你我的,生命风景。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那些过于抒情、矫揉造作的文字感到排斥。然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纯粹和真挚,打动了我。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克制,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那些触动人心的画面。我最喜欢书中关于“拾荒者”的故事。作者在旅途中偶遇了一位靠捡拾旧物为生的人,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同情或怜悯,而是从中看到了生命的韧性和尊严。他描述了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眼中闪烁的光芒,以及他对待每一件旧物的郑重。这让我意识到,所谓的“风景”,并不局限于壮丽的山河,更在于人性的光辉。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不放过”,是去看见每一个生命,去尊重每一个故事,去感受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温暖。我从中学习到了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不再带着预设的标签和偏见,而是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一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启迪人心,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越快越好。然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却像一曲悠扬的慢板,在喧嚣的世界中,为我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宁静。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等待”的体悟。他等待一朵花开,等待一次日落,等待一个故事的发生。这种“等待”,并非是被动的消磨时光,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是对未知的好奇,是对美好的期盼。我记得书中有个章节,作者描述了他如何在一家古老的咖啡馆,独自一人,静静地品尝一杯咖啡,任由思绪飘远。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他与周遭的一切融为一体,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咖啡香,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这种“不放过”的慢节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是否太过于追求效率,而忽略了过程中的乐趣?我是否太过于关注结果,而忘记了享受当下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次温柔的提醒,让我停下脚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韵味。它教会我,重要的不是你跑得多快,而是你是否在路上,是否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去品味。

评分

一直以来,我总是急匆匆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事情,却从未真正留意过脚下的路。直到读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我才猛然惊醒,原来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常常就隐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点滴之中。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而是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下旅途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写,作者在路边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品尝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那种烟火气、那种人情味,让他瞬间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也曾在某个异乡的街头,因为一碗热粥,而消除了旅途的疲惫。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风景”,不仅仅是远方的山峦湖海,更是身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用心去感受当下的宁静。它提醒我,放慢脚步,打开感官,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日子里的诗意。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在通勤路上多看一眼路旁的行道树,在工作间隙抬头看看天空的云朵,在与人交谈时更专注地聆听。我发现,当心不再被“终点”所束缚时,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充满了色彩和惊喜。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一种由内而外的升华。

评分

我一直以为,旅行的意义在于抵达,在于征服。然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并非是一本攻略,也非是一部游记,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慢”的宣言。作者在书中详细描绘了他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花上数天的时间,只是为了品尝一家老字号的糕点,感受那份传承百年的味道。他如何在一个宁静的乡村,与一位老农促膝长谈,听他讲述那些关于土地和生命的故事。这种“不放过”的态度,不是为了搜集景点,也不是为了刷存在感,而是源于对生活本身最真挚的热爱。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作者描述了他在一个雨后的傍晚,静静地坐在海边,看着潮水一遍遍地拍打着沙滩,感受着海风拂过脸颊的温柔。那一刻,他没有拍照,没有发朋友圈,只是沉浸在那份宁静与平和之中。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旅行,是不是太过于追求“打卡”和“分享”,而忽略了真正的“体验”?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旅行”的定义,它不仅仅是身体的位移,更是心灵的沉淀。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作者一样,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去捕捉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如同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又带着淡淡的忧伤。作者用一种近乎自语的口吻,娓娓道来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错过”的论述。他写道,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遗憾,并非是因为失去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拥有过。我们总是盯着远方,期待着“更好的风景”,却忽略了此刻手中握着的,就已经是最美的。这种对“拥有”的哲学式探讨,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有多少次,我在人生旅途中,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牺牲了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有多少次,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忘记了停下来欣赏身边人给予的关怀?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贪婪与浮躁。它没有说教,也没有批评,只是将我内心的困惑放大,然后轻轻地递给我一把钥匙,让我自己去探索答案。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尝试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去珍惜当下,去拥抱那些触手可及的幸福。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如今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