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放过路上的风景
定价:68.00元
作者:李少白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00859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9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摄影家李少白的摄影笔记。以“边走边拍”为主题,解读在路上的拍摄技巧,发掘路途中的拍摄主题。本书是一本艺术性和实用性兼备的摄影书,精选李少白120余张摄影作品,涵盖城市、行人、小镇、动物、植物、乡野、山峦、水流、飞行、公路等十种主题。李少白在书中诠释了他独特的“路上”摄影理念,并介绍了每张照片的拍摄情境和摄影技巧。
“在这本书中,我融会贯通了‘路上’的摄影理念。不经意间的拍摄,往往能还原真实生动的摄影。”
——李少白
目录
编者的话:在路上的摄影家——真实的李少白
城市变奏
千人面
小镇生活
动物生灵
植物记
乡野灵秀
水流之处
山的面孔
飞行
公路之歌
作者介绍
李少白:中国风光摄影家,是中国风光创意摄影领域的杰出代表,多年专攻长城和故宫摄影,其作品在外摄影界具有极高的影响力。曾任《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与摄像》等杂志的编委,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及多所高校摄影系客座教授。
主要摄影作品集:《李少白摄影作品选》(1988年);《神秘的紫禁城》(1993年);《的长城》(1995年);《走近故宫》(1997年);《中国长城之——司马台长城》(1999年);《长城野韵》(2003年);《看不见的故宫》(2003年);《看不见的长城》(2004年);《原味故宫》(2005年);《走近长城》(2006年);《不放过一切光线》(2010年);《不放过路上的风景》(2011年)
摄影展览:“神秘的紫禁城”,1992年在北京成功开展,引起轰动;长城和故宫摄影作品多次在德国、日本、爱沙尼亚、瑞士、美国等国家展出。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一直对那些过于抒情、矫揉造作的文字感到排斥。然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纯粹和真挚,打动了我。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克制,他不会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那些触动人心的画面。我最喜欢书中关于“拾荒者”的故事。作者在旅途中偶遇了一位靠捡拾旧物为生的人,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同情或怜悯,而是从中看到了生命的韧性和尊严。他描述了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眼中闪烁的光芒,以及他对待每一件旧物的郑重。这让我意识到,所谓的“风景”,并不局限于壮丽的山河,更在于人性的光辉。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不放过”,是去看见每一个生命,去尊重每一个故事,去感受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温暖。我从中学习到了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不再带着预设的标签和偏见,而是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一切。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启迪人心,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
评分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越快越好。然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却像一曲悠扬的慢板,在喧嚣的世界中,为我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宁静。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等待”的体悟。他等待一朵花开,等待一次日落,等待一个故事的发生。这种“等待”,并非是被动的消磨时光,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是对未知的好奇,是对美好的期盼。我记得书中有个章节,作者描述了他如何在一家古老的咖啡馆,独自一人,静静地品尝一杯咖啡,任由思绪飘远。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他与周遭的一切融为一体,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咖啡香,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这种“不放过”的慢节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是否太过于追求效率,而忽略了过程中的乐趣?我是否太过于关注结果,而忘记了享受当下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次温柔的提醒,让我停下脚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韵味。它教会我,重要的不是你跑得多快,而是你是否在路上,是否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去品味。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是急匆匆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事情,却从未真正留意过脚下的路。直到读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我才猛然惊醒,原来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常常就隐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点滴之中。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而是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下旅途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写,作者在路边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品尝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那种烟火气、那种人情味,让他瞬间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也曾在某个异乡的街头,因为一碗热粥,而消除了旅途的疲惫。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风景”,不仅仅是远方的山峦湖海,更是身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用心去感受当下的宁静。它提醒我,放慢脚步,打开感官,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日子里的诗意。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在通勤路上多看一眼路旁的行道树,在工作间隙抬头看看天空的云朵,在与人交谈时更专注地聆听。我发现,当心不再被“终点”所束缚时,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充满了色彩和惊喜。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一种由内而外的升华。
评分我一直以为,旅行的意义在于抵达,在于征服。然而,《不放过路上的风景》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并非是一本攻略,也非是一部游记,它更像是一场关于“慢”的宣言。作者在书中详细描绘了他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花上数天的时间,只是为了品尝一家老字号的糕点,感受那份传承百年的味道。他如何在一个宁静的乡村,与一位老农促膝长谈,听他讲述那些关于土地和生命的故事。这种“不放过”的态度,不是为了搜集景点,也不是为了刷存在感,而是源于对生活本身最真挚的热爱。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作者描述了他在一个雨后的傍晚,静静地坐在海边,看着潮水一遍遍地拍打着沙滩,感受着海风拂过脸颊的温柔。那一刻,他没有拍照,没有发朋友圈,只是沉浸在那份宁静与平和之中。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旅行,是不是太过于追求“打卡”和“分享”,而忽略了真正的“体验”?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旅行”的定义,它不仅仅是身体的位移,更是心灵的沉淀。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作者一样,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去捕捉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如同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又带着淡淡的忧伤。作者用一种近乎自语的口吻,娓娓道来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错过”的论述。他写道,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遗憾,并非是因为失去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从未真正拥有过。我们总是盯着远方,期待着“更好的风景”,却忽略了此刻手中握着的,就已经是最美的。这种对“拥有”的哲学式探讨,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有多少次,我在人生旅途中,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牺牲了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有多少次,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忘记了停下来欣赏身边人给予的关怀?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贪婪与浮躁。它没有说教,也没有批评,只是将我内心的困惑放大,然后轻轻地递给我一把钥匙,让我自己去探索答案。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尝试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去珍惜当下,去拥抱那些触手可及的幸福。读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如今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