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吴图南太极拳精粹
定价:38.00元
作者:于志钧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54025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太极大家》系列又一新作;
从吴图南习拳40余年弟子执笔,记录一代太极拳大家的坎坷人生和习拳心得;
全面披露其功技理法
内容提要
本书系《太极大家》丛书之一。
吴图南(1885—1989),蒙古族人,9岁开始习武,先后拜太极拳家吴鉴泉与杨少侯(杨式太极创始人杨禄禅的孙子)为师,深得吴杨两家太极功夫之精髓。
吴图南早年就读京师大学堂,他除了是太极拳名家,有高深的造诣外,还精通考古、文史和经络学,并通英语、法语等。解放前曾在南京中央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任教,并担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解放后,继续从事太极拳的普及和研究,并担任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北京市武协副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太极刀》、《太极剑》等。
本书作者曾随吴图南先生习练太极拳40余年,书中除了全面展示吴图南先生的三世七太极拳、玄玄刀、乾坤剑等功技外,同时记述了先生太极内功修炼、太极松功练法、九宫步练法等不传之秘,以及先生口述的习拳心得,相信对广大太极拳习练者向更高层次进阶益处颇多。
目录
前 言
篇 传
章 太极拳大家吴图南先生传略
第二篇 轶事
章 千里寻太极
第二章 吴图南论历代太极拳家之造诣
第三篇 功
章 三世七太极功古谱
第二章 太极拳的功法
第三章 太极松功
第四章 太极宗气论
第四篇 理
章 吴图南讲《十字诀》
第二章 吴图南谈太极拳之秘
第三章 吴图南论剑
第四章 吴图南论太极
第五篇 架
章 吴图南演示三世七太极拳
第二章 九宫步
第三章 太极拳小架子
第四章 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
第五章 武当乾坤剑
作者介绍
于志钧(1931—),吉林市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自幼喜爱中国武术,1940年开始习武,拜形意拳家刘自久先生为师,学习形意拳及刀、剑、枪等器械。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同年9月拜我国太极拳家吴国南先生为师,学习太极门拳械,有宋远桥太极功、杨氏太极拳小架、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武当乾坤剑、太极推手、散手等。1973年,从清乾隆武状元第三名枪术大家苌乃周的第七代传人胡复生先生(时任林业部政治部主任)习得桓侯八枪。
于志钧武术著作颇丰,出版有《杨式太极拳小架及其技击应用》、《太极剑技击大观》、《太极推手修炼》、《太极拳正宗》、《太极拳推手正宗》、《中国传统武术史》、《中国太极拳史》、《桓侯八枪——苌氏太极枪》等。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传统武术的理解一直比较浅薄,总觉得太极拳是不是有点“花架子”,或者说更偏向于养生。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作者在讲解拳架的运用时,那种内敛而强大的力量感跃然纸上。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描述的那些“借力打力”的技巧,虽然实际练习起来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光是阅读这些文字描述,就已经让人热血沸腾。书中的一些段落,比如对“听劲”的描述,简直是文学性的享受。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去搪塞读者,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内劲的运行轨迹描绘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意识到,太极拳的精髓在于对人体的精微控制和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捕捉,它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深刻。这本书对于想要从“知道招式”迈向“理解原理”的习练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作为一本可能需要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它却没有丝毫的枯燥感。每一章的过渡都很自然,作者似乎非常懂得习练者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和技术瓶颈,并在关键节点给出恰到好处的提示。比如,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避免在实战中出现“僵硬”的问题,它不仅指出了僵硬的表现,还提供了通过特定的呼吸调整来化解的方法,非常实用。我将这本书放在我的练习垫旁边,常常在休息的时候翻看几页,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的动作,在文字的重新梳理下,忽然间就“通了”。这得益于作者深厚的内功和高超的表达能力,他仿佛是一位站在你身旁,用最平和的语气,将毕生所学娓娓道来的老前辈。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多武术书籍都是零散地介绍一些招式或者口诀,读者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断裂和困惑。但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站桩、调息开始,一步步深入到复杂的套路解析,逻辑性极强。我发现,即便是看似简单的动作,作者也会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其背后的力学原理和意念引导。这对于我这种有一定基础但渴望精进的人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照系。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缠丝劲”的讲解部分,书中通过大量的侧面对比和图示分解,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在转折中保持力量的连续性。坦白讲,我以前练习的时候常常在转换处泄力,但读了这一章后,我明白了症结所在,那是一种对“圆活”理解的偏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填补了我练习中那些“模糊地带”。
评分这本书刚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让人觉得这是一本真正有分量的武术经典。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太极拳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图文并茂但讲解不够深入。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每一张图片都配有细致入微的文字说明,让人很容易理解动作要领。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位耐心的私教。我按照书中的指示,尝试着做了一些基础的动作,感觉作者在讲解“掤、捋、挤、按”这些核心概念时,用词非常到位,既有传统武术的韵味,又不失现代传播的清晰度。我特别喜欢它对“劲力”的阐述,很多地方都点出了传统武术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之处,这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拳谱,更像是一部哲学的探讨,让我对武学中的“刚柔相济”、“虚实转换”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都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武学的敬畏与传承精神。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每一个细节的执着,从对传统拳理的忠实记录,到对现代人理解习惯的照顾,都做得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速成秘籍”,而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武学宝典。对于那些真正想沉下心来钻研太极拳的人来说,这本书是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它让我体会到,太极拳的博大精深,远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需要的是长久的体悟和不断的实践检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理论框架和清晰的实践路径,让我在迷雾中找到了方向,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热情。这是一部值得收藏并反复研读的佳作,它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熏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