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其他技术
定价:30.00元
作者:郭宇,杨宝森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552454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际象棋基础习题库”系列丛书是由青岛出版集团宁波市步景棋艺俱乐部主教练郭宇携手国际象棋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青岛队主教练王青伟、湖北队主教练林卫国三位大师,以及上海国际象棋小世界棋艺俱乐部理事长朱良潮、北京聪明蛙教育创始人李超、国象常青藤教学总监李弘、哈尔滨博弈国际象棋俱乐部创始人杨宝森、南通市儿少活动中心教练南通市陈华国际象棋俱乐部创始人陈华、长沙市小兵国际象棋俱乐部董事总经理戴卫华、沈阳市和平区少年宫主教练周传武等知名教练合作出版发行的一套系列丛书,包括《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吃法》、《国际象棋基础杀法》、《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捉和将军》、《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其他技术》、《国际象棋基本技巧》、《国际象棋求和战术》、《国际象棋突破战术》和《国际象棋基础战术》,约16000题。
内容提要
《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其他技术》内容介绍:本书介绍了国际象棋的闪击、牵制和保护3 种主要基本技术,以及垫子、逃跑、透视、拦截、控制、腾挪、升变和易位等8 种基本技术,合计11 章960 题。兑子也是国际象棋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由于篇幅所限,而且兑子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兑子例题需要较多的文字解释,因此不适宜放在国际象棋基础习题库中。兑子理论和兑子例题将在另外的书题出版。闪击、牵制和升变既是基本技术,也是打击形式,是战术组合的一部分。透视、拦截和腾挪既可以是基本技术,也可以是战术手段。保护、垫子、逃跑和易位是主要的防守技术。控制既可以是进攻技术,也可以是防守技术。基本技术是国际象棋的基础,熟练掌握捉、吃、将、杀以及本书中介绍的11 种技术可以加深对国际象棋棋子关系的理解,为提高国际象棋水平做好扎实的技术准备。本书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国际象棋各种基本技术的基本结构,适用于初级教练员和初学者。从教学实践来看,本书习题对初学者快速熟悉、掌握国际象棋的各种基本技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目录
章闪击……………………………………… 7
第二章牵制……………………………………… 53
第三章保护……………………………………… 85
第四章垫子……………………………………113
第五章逃跑……………………………………133
第六章透视……………………………………143
第七章拦截……………………………………153
第八章控制……………………………………161
第九章腾挪……………………………………169
第十章升变……………………………………175
第十一章易位…………………………………181
答案……………………………………………186
作者介绍
郭宇,宁波市步景棋艺俱乐部主教练,是教学经验、执教成绩、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都比较的高级教练员。指导的学生获得2005年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女子10岁组世界冠军。在国际象棋的基础领域,对国际象棋基本技术、基本技巧、突破战术、基本战术、兑子的原则和方法、进攻的基本理论和防守的基本理论做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是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教学大纲的编委。
文摘
序言
我对“国际象棋基本技术”这个说法持保留意见,因为对我而言,基本技术早已内化为本能反应。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能够帮助我突破当前瓶颈、实现等级分再突破的“元技术”——即关于如何学习、如何训练、如何管理比赛状态的知识体系。我一直在研究顶尖棋手在时间控制上的分配艺术,比如何时应该快速走子以节省时间用于关键的复杂计算,何时又应该进行冗长的思考来避免一个可能导致全局崩溃的微小失误。如果这本书的“其他技术”部分能够触及到这一点,探讨一些心理学上的应对机制,或者介绍一些非主流的训练方法(比如蒙眼复盘的效率分析,或者特定主题的模式识别训练),那它的价值将远超一本普通的棋谱解析集。我期待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建立个性化兵形数据库,以及如何针对特定对手的弱点进行赛前准备的实战建议。
评分最近我迷上了古典大师的对局,特别是那些十九世纪末期强调艺术性和对局美感的对弈。那时的棋手虽然计算深度不及现代计算机辅助的棋手,但他们对局面平衡感的把握,以及在复杂、开放的局面中进行宏大布局规划的能力,至今仍是难以企及的境界。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桥接“古典美学”与“现代精确性”的材料。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后半部分,让我好奇它是否收录了一些被现代“引擎至上”思维所忽略的、更具创造性和哲理性的技术。例如,如何构建一个看似“非最优”,但却能将对手引入其不熟悉领域的开局陷阱,这种“人道主义”的下法。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棋感”——那种无法被算法完全量化的直觉能力——的途径,哪怕只是哲学层面的探讨,都比又一套标准化的开局变例介绍要吸引我得多。
评分坦率地说,我对任何宣称涵盖“基本技术”的书籍都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我的关注点一直是在那些能显著提升我的对局质量的瓶颈点上。例如,我深陷于如何在劣势残局中找到“顽抗之道”,而不是一味地投子认负。这种顽抗往往需要对时间、空间和子力活性进行近乎完美的权衡,每一步都需要计算到对方的最优反击路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提供一些关于“危机管理”的精髓。市场上太多书只教你如何赢,却很少有书真正教你如何体面地、有策略地输掉一盘,或者更准确地说,如何在绝境中榨取最后一丝希望。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强制性”走法的识别技巧,那些能将对手带入未知领域的陷阱,我会认为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单纯的基础知识对我来说,价值已经递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了。
评分我最近正在努力攻克中局的复杂性,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结构性破坏和长期计划制定的部分。我阅读过一些关于“控制中心”和“弱点利用”的专著,它们往往会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棋子部署来预设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比如围绕某个孤兵发起进攻,或者通过牺牲一个通路兵来换取对关键格子的永久控制权。这本书的标题中“其他技术”这个措辞非常引人遐想,它暗示了作者可能触及了那些尚未被主流理论完全固化,或者更依赖于直觉和经验判断的领域。我猜测,这可能包括一些关于非标准调动、对手心理战术的应对,甚至是某些特定局面下如何“创造性地”打破平衡的思路。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分析框架,帮助我理解那些超越了既定开局谱系之外的、更灵活的战术组合和思维模式,那才算真正抓住了我的兴趣点。毕竟,在等级分较高的对局中,输赢往往取决于那些在书本上找不到标准答案的“灰色地带”处理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介绍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它似乎聚焦于国际象棋的某个特定领域。我个人对开局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市面上常见的几本经典教材也都有涉猎,比如关于西西里防御或者王翼弃兵的深入分析,那种详尽到令人发指的变例推演,我可是啃了不少。因此,当我看到“基本技术”这个词时,心里咯噔了一下——这难道不是我早就掌握的那些基础知识的重复吗?比如兵的价值、子力的协调、简单的兑子原则,这些不都是新手训练营里第一周就要搞定的内容吗?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关于残局转换的微妙艺术,比如如何利用对王权的微弱优势,通过精确的走法将僵局打破,或者更高级的,如何处理不对称兵形下的多兵残局。如果这本书只是停留在“马走日,象走田”的层面,那对我来说吸引力真的不大。我更青睐那些能够帮助我提升实战效率、减少低级失误的材料,比如如何快速评估局面复杂度,或者在时间压力下做出次优选择的心理调适。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技术点”,而不是那些我在任何一本初级教程里都能找到的陈词滥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