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儿小病有小招
定价:38.00元
作者: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37695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卖点1:接诊过100000 宝宝的儿科名医小招大放送!北京中医医院儿科 裴胜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裴学义教授 20余年儿科临床经验总结好大夫在线个人网站访问量高达210万 北京卫视养生堂人气专家★卖点2:用101种小方法解决孩子健康小问题!头疼脑热、咳嗽流涕、腹泻便秘、湿疹皮炎、鼻炎鼻塞、过敏上火……按摩推拿 食饮疗法 外洗点药 热敷熏蒸 捏脊摩腹 艾灸健身提高免疫力 小病及时治 对症来食疗熏蒸外洗好 按摩与推拿 照护很重要本书针对孩子感冒、积食、湿疹过敏、咳嗽、上火、腹泻、便秘、鼻炎、胃口差、不长个等常见疾病,一一指出防治小儿疾病的关键点,并指导家长利用食疗、推拿等中医小招儿来对症治疗这些小儿常见病。★卖点3:图文并茂,简单实用,家长不再疑惑与焦虑,孩子不再受罪!总之,对付小儿小病,不学上几招怎能称得上好父母?!
内容提要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格外用心照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生病,特别是一些小病,如发烧感冒、积食上火、腹泻便秘等,反复发作,孩子遭罪,家长受累。
孩子生病,家长焦虑的不仅是孩子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带孩子看病的苦恼。目前,一方面看病很难:医院里人满为患,特别是儿童医院或医院的儿科,看病排队孩子受罪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父母一想到带孩子去医院就头疼;另一方面名医稀少:目前*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尤其是*好的中医都集中在北京,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健康不得不千里迢迢带孩子远赴大城市、集中去*好的医院看病。
实际上,很多小孩子常见的小病并不需要非得去医院治疗,只需要父母懂一点中医养生的常识和技巧,在家就能得到很好的护理。要知道,中医对治疗儿童疾病有独到的方法,这些方法既能有效治疗小儿疾病,又不会像西药那样伤害免疫力,对孩子来说安全有效。
这是一本从中医的角度讲解小儿常见病预防和治疗的生活健康书。本书针对孩子感冒、积食、湿疹过敏、咳嗽、上火、腹泻、便秘、鼻炎、胃口差、不长个等常见疾病,一一指出中医防治的关键是什么,并指导家长利用食疗、推拿、洗浴、熏蒸等中医小招儿来对症治疗这些小儿常见病。家长学会这些细致实用的小招儿,不仅能对治疗小儿常见疾病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孩子自身的免疫力。
目录
序?家长多用心,孩子少生病 / 001
章?父母是孩子好的医生 / 001
第二章?治风寒感冒,宜温气 / 023
第三章?治风热感冒,宜清肺透热 / 063
第四章?治积食便秘,宜健胃养脾 / 095
第五章?治腹泻,关键是找准病因 / 123
第六章?治咳嗽,宜增强肺功能 / 147
第七章?治鼻炎,关键是增强免疫力 / 175
第八章?治湿疹过敏,宜健脾除湿 / 201
第九章?孩子一言不合就上火,食疗有奇效 / 219
第十章?孩子不吃就不吃,宜调理脾胃 / 237
作者介绍
裴胜,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儿科专家裴学义,叔父为内科专家裴学安,自幼随其父左右,继承国学,先后在北京中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学习七年。
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数十年,擅长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肝、胆、肾疾病等。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数十篇中医论文,主编中医书籍《裴学义临床经验集》《婴幼儿童医学百科》《有病早知道》。科研成果获儿童未病先防产品两项,曾荣获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经卫生部门批准,成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重点继承人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而是根据常见症状来组织内容,这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方便检索。比如说,当我的孩子晚上突然发烧,我不需要翻阅整个“一岁宝宝”的章节,只需要直接找到“发热篇”,就能迅速定位到与体温、物理降温、何时就医相关的几个小节。这种“问题导向型”的编排,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每争分夺秒都至关重要。此外,每隔几个章节,还会穿插一些“健康小贴士”或者“误区澄清”的栏目,这些“穿插内容”往往是经验之谈,比如关于“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穿多了”这类看似简单却极易出错的问题,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这种结构上的灵活性,使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做案头常备的工具书,也适合在孩子出现具体症状时,进行快速的“对症下药式”查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柔和的色调和清新的插图,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非常亲切,丝毫没有那种传统育儿书籍的刻板印象。我记得我是在一家装修很有格调的书店里偶然发现它的,当时就在想,现在的育儿书真是越来越注重“颜值”了,不过光有好看的外表可不够,真正打动我的是它扉页上那句引人深思的话——“每个小小的健康问题,都藏着父母学习的契机”。这让我对这本书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语重心长的邻家长辈,准备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应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小状况。从排版上看,字号适中,行距合理,即便是晚上哄睡后,眯着眼睛也能轻松阅读,这一点对于疲惫的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整体的装帧质量也让人满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扎实,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功夫的,绝不是那种一翻就散架的快消品。这种细致入微的体贴,从内到外都体现出来了。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沉浸在这本书的文字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完美结合。市面上很多育儿书,要么是理论多于实践,读完一堆名词解释却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要么就是操作步骤写得过于简化,略去了一些关键的细节。但这本书不同,它在介绍每一个“小招”时,总是会非常细致地描述前因后果,比如为什么孩子会流鼻涕,背后的生理机制是什么,然后才是具体的处理方法。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分级处理”的思路,它清楚地告诉读者,哪些情况可以自己在家观察处理,哪些是必须马上去医院的“红线”。这种边界感的清晰划分,极大地缓解了新手父母面对孩子生病时的那种恐慌感。我甚至发现,书里提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连力度和角度都有详细的图示辅助说明,这种深入到微观层面的指导,让人感到非常踏实,仿佛身边随时都有专家在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我个人非常偏爱的一种——真诚而不煽情,专业却不晦涩。作者在叙述时,并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口吻,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娓娓道来。我记得读到关于“宝宝拉肚子”的那一章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药物清单,而是先描述了不同阶段腹泻的状态,然后用类似“就像在跟孩子做一场温和的拉锯战”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处理过程中的耐心和策略。这种文字的温度感,让阅读过程变得愉悦,而不是一种任务。更难得的是,它似乎能捕捉到父母在面对孩子不适时的那种细微情绪波动,并在文字中给予适度的安抚和肯定。它不是简单地告知“该做什么”,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父母建立起一种更积极、更从容的育儿心态,让我觉得,养育孩子不是一场需要时刻紧绷神经的战斗,而是一段需要智慧和爱去引导的旅程。
评分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急救手册”的范畴。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处理已经发生的“小病”,更重要的是,它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比如,它会花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如何优化孩子的睡眠环境、如何通过饮食来增强免疫力,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互动来建立孩子对身体的感知。这些内容并非是生硬的健康知识灌输,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场景描写中。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开始关注那些过去被我忽略的细节:比如,更换新玩具前是否应该清洁消毒,给宝宝洗澡的水温应该如何精确控制,甚至连晾晒衣物的注意事项都有提及。这本书像是一张全方位的健康维护网,它教你如何提前布好局,让那些“小病”根本没有机会找上门来。它培养的不是一个只会应对危机的父母,而是一个懂得系统性维护孩子健康的“健康管理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