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
定价:280.00元
售价:196.0元,便宜84.0元,折扣70
作者:黄宏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0303593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743kg
《猕猴桃属:分类资源驯化栽培》作为一部世界性植物专属类志书,共分为9章,全面介绍了全球猕猴桃属植物的分类、系统进化、资源分布、物种特征及遗传变异等。同时,由于猕猴桃属于栽培果树,故《猕猴桃属:分类资源驯化栽培》也介绍了猕猴桃驯化栽培史、品种选育及其商业化栽培和管理。《猕猴桃属:分类资源驯化栽培》既注重专属植物志类专著在分类系统、起源进化、遗传变异、区系地理和物种分布格局等方面的系统整理和阐释,特别是对猕猴桃属54个种、21个变种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配有茎叶花果彩图解示,也兼顾了果树大全类专著在引种驯化历史、遗传资源变异、品种选育改良、果园栽培管理与产业格局,以及果树关键园艺技术的介绍和分析。
序
概述
猕猴桃属分类、分布及资源概况
猕猴桃引种驯化及猕猴桃产业百年史
猕猴桃资源流失国外简史
猕猴桃产业发展百年史鉴
我国20世纪的引种驯化尝试
我国猕猴桃资源调查、科研及产业崛起
章猕猴桃属的系统发育及其遗传变异
节猕猴桃属的分类修订
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第二节猕猴桃属下分类单元处理
第三节猕猴桃属古多倍体起源、地域分布格局与网状进化
一、猕猴桃古多倍体起源与进化
二、猕猴桃属的地域分布格局与网状进化
第四节猕猴桃属植物孢粉学研究
一、猕猴桃属花粉大小与形态特征
二、花粉形态与猕猴桃属种间亲缘关系
三、孢粉学与其他应用
第五节性别变异
第六节染色体倍性变异及育种应用
一、染色体基数
二、染色体倍性小种
三、倍性鉴定与基因组大小
四、倍性变异与猕猴桃育种
第七节基因组多样性
第二章猕猴桃物种
1.软枣猕猴桃
1a.软枣猕猴桃(原变种)
1b.陕西猕猴桃(变种)
2.硬齿猕猴桃
2a.硬齿猕猴桃(原变种)
2b.尖叶猕猴桃(变种)
2c.毛叶硬齿猕猴桃(变种)
2d.京梨猕猴桃(变种)
2e.异色猕猴桃(变种)
3.城口猕猴桃
4.中华猕猴桃
iv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4a.中华猕猴桃(原变种)
4b.美味猕猴桃(变种)
4c.刺毛猕猴桃(变种)
5.金花猕猴桃
6.柱果猕猴桃
6a.柱果猕猴桃(原变种)
6b.网脉猕猴桃(变种)
7.毛花猕猴桃
8.粉毛猕猴桃
9.簇花猕猴桃
9a.簇花猕猴桃(原变种)
9b.圆叶猕猴桃(变种)
9c.楔叶猕猴桃(变种)
10.条叶猕猴桃
11.黄毛猕猴桃
11a.黄毛猕猴桃(原变种)
11b.灰毛猕猴桃(变种)
11c.糙毛猕猴桃(变种)
11d.厚叶猕猴桃(变种)
12.粉叶猕猴桃
13.大花猕猴桃
14.长叶猕猴桃
15.蒙自猕猴桃
16.全毛猕猴桃
17.湖北猕猴桃
18.中越猕猴桃
18a.中越猕猴桃(原变种)
18b.卵圆叶猕猴桃(变种)
19.狗枣猕猴桃
20.滑叶猕猴桃
21.小叶猕猴桃
22.阔叶猕猴桃
22a.阔叶猕猴桃(原变种)
22b.长绒猕猴桃(变种)
23.两广猕猴桃
24.漓江猕猴桃
25.临桂猕猴桃
26.长果猕猴桃
27.大籽猕猴桃
27a.大籽猕猴桃(原变种)
27b.梅叶猕猴桃(变种)
28.黑蕊猕猴桃
28a.黑蕊猕猴桃(原变种)
28b.无髯猕猴桃(变种)
29.美丽猕猴桃
30.倒卵叶猕猴桃
31.桃花猕猴桃
32.贡山猕猴桃
33.葛枣猕猴桃
34.融水猕猴桃
35.红茎猕猴桃
35a.红茎猕猴桃(原变种)
35b.革叶猕猴桃(变种)
36.昭通猕猴桃
37.糙叶猕猴桃
37a.糙叶猕猴桃(原变种)
37b.光茎猕猴桃(变种)
38.山梨猕猴桃
39.红毛猕猴桃
39a.红毛猕猴桃(原变种)
39b.密花猕猴桃(变种)
40.清风藤猕猴桃
41.花楸猕猴桃
42.星毛猕猴桃
43.安息香猕猴桃
44.栓叶猕猴桃
45.四萼猕猴桃
46.毛蕊猕猴桃
47.榆叶猕猴桃
48.伞花猕猴桃
48a.伞花猕猴桃(原变种)
48b.扇叶猕猴桃(变种)
49.对萼猕猴桃
50.显脉猕猴桃
51.葡萄叶猕猴桃
52.浙江猕猴桃
53.白背叶猕猴桃
54.尼泊尔猕猴桃
第三章猕猴桃属植物的自然分布
节猕猴桃属植物分布区域、自然生境与野生蕴藏量
一、中国
vi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二、东亚及东南亚
第二节海拔垂直分布
第三节重要商业栽培物种的地域分布
第四节物种重叠分布、天然杂交与基因渐渗
第四章猕猴桃驯化栽培史
节中国古代对猕猴桃的利用
第二节近代西方国家对猕猴桃的引种
第三节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的驯化及商业栽培
一、早采集的植物标本
二、美味猕猴桃的引种栽培
三、美味猕猴桃的商业化历程
四、中华猕猴桃的驯化及商业化历程
第四节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的
驯化及栽培
第五节世界猕猴桃产业
一、世界猕猴桃种植规模
二、世界猕猴桃产量
三、国际猕猴桃产业的主栽品种
四、我国的猕猴桃主栽品种
五、未来国际市场猕猴桃果肉颜色的格局
第五章猕猴桃驯化改良及新品种选育
节果实重要性状变异
一、果实大小
二、果实形状
三、果面毛被
四、果肉颜色
五、成熟指标
六、果实质地
七、果实风味
八、营养成分
九、果实其他特性
第二节猕猴桃选育方法及遗传改良
一、野生选优
二、实生选育
三、‘海沃德’品种的克隆株系选种
四、芽变选种
五、杂交育种
六、授粉品种选育
七、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及山梨猕猴桃品种
八、新西兰、意大利育种计划
第三节猕猴桃新品种改良的前景
一、野生猕猴桃资源进一步发掘
二、天然居群遗传渐渗、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三、猕猴桃基因渐渗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目录vii第六章猕猴桃商业栽培主要品种
节美味猕猴桃主栽品种
一、‘海沃德’
二、‘秦美’
三、‘米良1号’
四、‘金魁’
五、‘徐香’
六、‘布鲁诺’
七、‘贵长’
八、‘翠香’
九、‘华美2号’
十、‘金香’
第二节中华猕猴桃主栽品种
一、‘金桃’
二、‘Hort16A’
三、‘红阳’
四、‘华优’
五、‘金艳’
六、‘翠玉’
七、‘早鲜’
八、‘魁蜜’
九、‘金丰’
十、‘楚红’
十一、‘武植3号’
第三节雄性授粉品种
一、‘汤姆利’
二、‘马图阿’
三、‘磨山4号’
第四节毛花猕猴桃品种
‘华特’
第七章栽培与管理
节苗木繁殖
一、实生苗培育
二、嫁接苗培育
三、扦插繁殖
四、组织繁殖
第二节栽培管理
一、猕猴桃建园
二、猕猴桃园管理
三、整形修剪
四、花果管理
第三节病虫害与防治
一、猕猴桃病虫害的研究现状
二、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三、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八章采收与贮藏
节采收与采后处理
一、采收
二、采后处理
第二节贮藏
一、贮藏方式
二、影响猕猴桃贮藏的主要因素
三、气调贮藏的技术参数
第三节贮藏病害
一、冷害
二、二氧化碳气体伤害
三、软腐病
四、青霉病
viii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2007年7月至今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研究员;2001年10月至2007.6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所),所长、研究员;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为美国Clemson大学客座教授(Sabbatical);2000年4月至2001年8月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所长、研究员;1997年8月至2000年4月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所长助理、研究员;1995年6月至1995年12月为美国Auburn大学园艺系客座教授;1994年6月至1995年5月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副教授;1990年4月至1994年6月为美国Auburn大学园艺系访问学者、博士生、博士后。
这本书《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知识冲击和对植物世界的新认识。它让我明白了,我们平常所熟知的一种水果,其背后蕴含着如此复杂而精彩的科学体系和发展历程。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猕猴桃栽培技术的精细讲解。它不仅介绍了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合的栽培模式,比如露地栽培、温室栽培,还深入到土壤管理、施肥策略、水分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细节。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了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的栽培措施对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例如,关于猕猴桃的修剪技术,书中就详细讲解了不同枝条的功能、修剪的时机和方法,这对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提及了猕猴桃的授粉问题,因为许多猕猴桃品种是雌雄异株的,合理的授粉配置直接关系到结果率。我还看到了关于猕猴桃病虫害的详尽介绍,以及各种防治措施,从物理防治到化学防治,再到生物防治,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强调了绿色、可持续的栽培理念。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种植一棵猕猴桃树,也是一门需要科学、技术和经验的大学问。它让我对辛勤耕耘在田间的农业工作者们,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评分《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这本书,如果仅仅从书名来看,或许会让人觉得是一本偏向学术的研究性著作,但实际阅读下来,它所带来的感悟远超于此。它不仅仅是冰冷的科学数据和分类体系,更是一段关于人类与自然物种之间深厚羁绊的生动写照。 我被书中描绘的猕猴桃驯化历程所深深吸引。从早期零星的野生采集,到后来的有意识的选育和栽培,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智慧的过程。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地区,特别是中国,在猕猴桃野生资源发掘和早期利用方面的贡献。尽管在近代产业化发展上,一些国家后来居上,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猕猴桃原产地,其丰富多样的野生种质资源为全球猕猴桃产业奠定的重要基础。它分析了影响猕猴桃驯化的关键因素,例如果实大小、风味、成熟期、储存性以及病虫害抗性等,并且详细介绍了不同品系在这些性状上的差异。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农艺师,在田间地头,在实验室里,历经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最终才培育出我们今天熟悉的那些美味的猕猴桃。这种对历史进程的深入挖掘,让我对猕猴桃这种水果有了更深刻的文化理解和历史认同感。
评分《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水果的书,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人类与自然互动、智慧与科技进步的史诗。它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猕猴桃的植物学特性,更让我看到了猕猴桃从一种野生的、或许不被重视的植物,一步步演变成如今全球餐桌上的宠儿的整个过程。 我特别被书中关于猕猴桃驯化和栽培的部分所吸引。它详细讲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是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对野生猕猴桃进行选育和改良的。比如,书中提到了在新西兰,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引进、杂交和选育,培育出了像‘Hayward’这样的优质品种,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果实品质好,而且适应性强,能够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反观中国,作为猕猴桃的原产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野生资源丰富但商品化程度不高。这本书的描述,让我深刻理解了科学育种、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等环节的重要性。它不仅为有志于从事猕猴桃产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也让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更深刻地体会到餐桌上每一个猕猴桃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智慧。这本书让我对“食物”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天呐!这本《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简直太棒了!我一直对猕猴桃情有独钟,从小吃到大,但从来没想过原来关于它的学问可以这么深。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把我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猕猴桃世界。 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猕猴桃属分类的那一部分。以前只知道有绿心猕猴桃和金心猕猴桃,但这本书把猕猴桃属的各个物种、亚种都梳理得清清楚楚,甚至还讲到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就像在读一本植物学的百科全书。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猕猴桃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从未见过的野生猕猴桃,比如 Actinidia arguta (三角叶猕猴桃) 和 Actinidia kolomikta (花叶猕猴桃),它们的果实形态、口感可能都与我们熟悉的猕猴桃大相径庭。作者还通过详实的文献引用和科学的分类方法,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物种会被归为同一属,有些则被区分开来,这对于我理解植物分类学原理非常有帮助。我甚至能想象到,如果我去野外考察,有了这本书的指引,我一定能准确地辨认出各种猕猴桃来。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学术分类,而是充满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
评分作为一名对农业科技和生物资源开发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不得不说,《猕猴桃属:分类 资源 驯化 栽培》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猕猴桃的专著,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植物资源的巨大潜力以及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将其转化为造福人类的宝贵财富。 书中关于猕猴桃资源的部分,让我大开眼界。它详细列举了世界各地发现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并对其遗传多样性、抗病性、耐寒性等特性进行了介绍。这部分内容非常有价值,它不仅仅是罗列数据,更是强调了保护这些野生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了解到,许多野生猕猴桃携带着我们尚未开发的优良基因,可能对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病虫害威胁以及培育新品种至关重要。书中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基因组学、生物技术等手段,更有效地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遗传资源。我读到这里,不禁思考,我们是否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而这本书,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去认识并珍惜那些可能隐藏着无限可能的“绿色宝藏”。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紧密联系,也让我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