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 科学普及出版社

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 科学普及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绪纶 著
图书标签:
  • 邮票
  • 航空史
  • 中国航空
  • 科普读物
  • 历史
  • 集邮
  • 科学普及
  • 图文并茂
  • 航空文化
  • 中国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110080658
商品编码:2973733809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

定价:55.00元

作者:宋绪纶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110080658

字数:

页码:2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翻开中国航空的历史画卷,是一部由灿若星辰的古代航空、艰难坎坷的近代航空和突飞猛进的现代航空组成的壮丽篇章。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史,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做出了世界的辉煌成就,风筝、竹蜻蜓、孔明灯……《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是一部通过航空邮品“图说”中国航空历史的科普读物。作为从事航空事业40余年,又以集邮作为业余爱好的笔者,能够以邮票图说的形式,解说中国航空发展的历史是多年夙愿。

目录


一 古代航空源远流长
1.嫦娥奔月——升天的传说
2.飞天壁画——飞天的遐想
3.松脂灯——早的热气球
4.风筝——飞机的始祖
5.“竹蜻蜓”——直升机的原型
6.“木鸟”——飞行器的尝试
7.斗笠——原始的降落伞
8.“二踢脚”——现代火箭的始祖
9.箭羽——空气动力的早期应用
10.万向支架——原始的航空陀螺平台
11.指南针——航向仪表的始祖

二 清末民初航空萌芽
1.近代航空知识的传人
2.中国飞艇人——谢缵泰
3.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4.中国水上飞机先驱——谭根
5.南苑——中国近代航空发源地

三 军阀混战畸形发展
1.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
2.北京开办航空
3.南苑航空学校
4.中国民用航空起步
5.中国民族航空工业的开端
6.军阀培植航空力量

四 民国航空举步维艰
1.广东空军改组“北飞”
2.东北空军全军覆没
3.南京国民的空军
4.中日空军空战
5.笕桥中央航空学校
6.红军根据地遭“围剿”
7.中国工农红军的2架飞机
8.海军航空兵的雏形
9.自办沪蓉航空线管理处
10.早期的中国航空公司
11.中美合营中国航空公司
12.中德合办欧亚航空公司
13.起步中的航空工业
14.中国飞行员的长途飞行

五 抗战烽火蓝天搏击
1.敌强我弱的空中力量
2.“八一四”首战告捷
3.苏联志愿航空队
4.南京空战
5.支援徐州、台儿庄战役
6.武汉空战
7.日军空袭延安
8.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支援抗战
9.人道远征“纸片轰炸”
10.桂林空战
11.抗击日军重庆“大轰炸”
12.美国志愿航空队助战
13.“驼峰”空运
14.中美协同夺回制空权
15.抗战时期的民用航空
16.战乱中的航空工业
17.调兵遣将抢占地盘
18.大批飞机投入内战
19.畸形发展的战后民用航空

六 浴火重生创建空军
1.早期航空人才培养
2.红军干部在新疆学习航空
3.陕北根据地的军事航空
4.创办“东北老航校”
5.人民空军领导机构成立
6.创办新中国批航空学校
7.迅速组建空军部队

七 抗美援朝雏鹰展翅
1.确立作战方针组织实战练习
2.突击训练轮番作战
3.空3师捷报频传
4.轰炸大和岛、小和岛
5.击毙美军“空中英雄”戴维斯
6.击落美军“双料”费席尔
7.保卫重要战略目标

八 航空工业龙腾东方
1.修理起步艰难创业
2.从航空修理走向航空制造
3.从“”到稳步发展
4.从仿制到自行研制
5.经受“”冲击“三线”建设坎坷发展
6.改革开放航空工业跨越发展

九 民用航空展翅飞翔
1.组建民用航空机构
2.“两航”起义飞向光明
3.中苏民用航空公司
4.打基础稳妥起步
5.“”畸形发展干扰中曲折前进
6.改革开放民航大发展
7.通用航空异彩纷呈

十 现代空军蓝天铸剑
1.上海防空保卫战
2.东南沿海反空袭、反侦察
3.建立空防合一体制
4.协同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5.争夺海峡西岸制空权
6.反空中侦察袭扰作战
7.援越抗美南国歼敌
8.屡建奇功——地面防空兵-
9.神兵天降——空军空降兵
10.海空雄鹰——海军航空兵
11.空中轻骑——陆军航空兵
12.抢险救灾空军驰援
13.飞行表演劲舞蓝天
14.装备更新换代管理科学规范
15.推进战略转型铸造蓝天利剑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宋绪纶,小学时,因为喜欢画画而喜欢邮票,从此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中学时,因为喜欢航模而向往航空、大学学习航空专业,从此开始空军军旅之路。50年,集邮时起时落,业余爱好兴趣渐增,不离不弃;40年,以航空装备为业,与航空器为伴,钟爱有加。航空专业知识与集邮兴趣的结合,促使我开始撰写文章,编组邮集。编组的《“齐伯林伯爵号”飞艇》一框专题邮集,先后获:2006年全国集邮展览(太原)一等奖2007年全国首届网络集邮展览金奖:2008年全国集邮展览(南昌)金奖:2009年世界集邮展览镀金奖。编著的《邮票图说世界航空史话》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获2010年全国集邮展览大银奖。

文摘


序言



翱翔天际的梦想与征程:中国现代航空发展史话 一部跨越百年风云的航空史诗,深入解读中国航空事业从萌芽到腾飞的壮阔画卷。 本书以宏大的叙事视角和严谨的史料考证,系统梳理了中国现代航空事业自清末萌芽至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发展的历史脉络。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航空器技术演变记录,更是一部融合了国家命运、科技探索、民族精神的时代编年史。 第一部分:迟到的曙光与梦想的萌芽(清末至民国初年) 在西方列强已迈入“飞行时代”的背景下,晚清的中国如何感知到天空的召唤?本书将从介绍西方早期航空技术传入中国伊始讲起。 1. 异域之音与最初的尝试: 重点剖析了二十世纪初,西方报刊和展览中关于莱特兄弟飞行的报道如何点燃中国知识分子的想象力。记录了第一批接触航空知识的留学生,他们如何带着“航空救国”的理想回国。早期的航空活动往往伴随着政治动荡,资金匮乏,以及技术人才的极度短缺。 2. 军阀混战中的航空雏形: 军阀割据时期,航空被视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资源。本书将详细介绍袁世凯政府尝试购买和仿制飞机的努力,以及各路军阀如何通过购买二手飞机建立最早的“空军”队伍。这一时期的“航空史话”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暴露了国家工业基础的薄弱。例如,对早期飞行员的选拔和训练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简陋条件下进行飞行的勇气和智慧。 3. 粤桂鸿雁与民国航空的曲折发展: 聚焦于孙中山先生推动的广州航空事业。介绍如何利用海外华侨捐赠的资金,购入第一批正规飞机,并尝试建立国内最早的航空学校。分析了这一阶段中国航空人才的培养模式,他们大多依赖欧美国家的培训体系,这使得中国航空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依附性”发展状态。 第二部分:风雨飘摇中的坚守与抗争(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是塑造中国现代航空面貌的关键转折点。本书将深入探讨在极端民族危亡时刻,中国航空界所展现出的不屈精神。 1. 孱弱的空中力量与“血肉长城”: 全面分析淞沪会战前后,中国空军(主要为国民政府空军)的实力对比——从飞机数量、质量到飞行员经验上的巨大差距。着重记述了最早一批中美欧籍志愿飞行员加入中国空战的故事,以及中国空军在以寡敌众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人命换时间”的战术,迟滞日军的空中优势。 2. 驼峰航线的史诗: 这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壮举。本书将详尽描述驼峰航线(Hump Route)的地理环境、后勤挑战以及中美两国飞行员付出的巨大牺牲。不仅仅描述空难数据,更侧重于描述保障这条生命线的后勤人员、地面站点的艰辛,以及航线开辟对国际援助物资输送的关键作用。 3. “飞虎队”的传奇与中美合作: 详细解读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美国志愿航空队)的组建背景、战术特点及其对中国抗战的重大影响。探讨“飞虎队”如何从民间力量转变为正式的军事力量,以及他们在中国民众中建立起的深厚情感联系。 第三部分:内战的硝烟与新生力量的崛起(解放战争至建国初期) 抗战胜利后,航空资源被重新分配,内战的爆发使得这批宝贵的资产再次面临分裂和消耗。 1. 资源的争夺与人才的流失与聚合: 描述了国民政府迁台前后,大量飞机、技术资料和人才的去向问题。本书将着重笔墨放在解放区如何从零开始,乃至接收和修复缴获的飞机,为建立人民空军进行准备。 2. “人民空军”的创建与奠基: 这是本书叙述的重点之一。详细记录了解放军如何通过地面部队的技术人员,结合少量投诚或起义的飞行员,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从无到有建立起自己的飞行训练体系。介绍了早期飞行员选拔的特殊标准——政治觉悟与身体素质并重。 3. 建国初期:飞向新中国的蓝天: 聚焦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空中安全问题。介绍苏联援助的最初型号飞机如何成为人民空军的主力,以及中国如何开始进行“仿制”和“引进”并举的初步工业化尝试。例如,首次阅兵式上空军的亮相,象征着新中国真正拥有了保护自己领空的力量。 本书特色: 注重人物群像: 不仅关注宏观决策,更侧重于描绘早期航空先驱、飞行员、机械师以及幕后支持人员的个人奋斗史。 史料的挖掘与交叉印证: 结合了国内外的档案记录、军事报告以及亲历者的口述回忆,力求还原历史的复杂性和细节的真实性。 超越军事范畴: 探讨了早期航空在民用领域(如邮政、勘测)的尝试与受阻,体现了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多维性。 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将全面了解中国航空事业是如何在内忧外患中挣扎求存,最终实现“站起来”的伟大跨越,为后续的自主研发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部关于科技、勇气和国家意志的精彩叙事。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我本身就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又将“航空”这个充满科技感和时代感的元素与“邮票”这个充满艺术感和历史感的载体巧妙地结合起来,实在太吸引人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而是通过每一枚邮票的主题,来切入相关的历史事件、技术突破,甚至是重要的历史人物。我尤其喜欢关于“空军的摇篮”那一章,通过几枚描绘早期航空学校和飞行员的邮票,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空军的早期建设,以及飞行员们训练的艰辛与不易。而且,书中对邮票的设计解读也非常深入,不仅仅是色彩和构图,还包括了邮票图案所传达的时代精神和国家意愿。比如,有一枚纪念中国第一架自主生产的战斗机的邮票,作者就详细分析了这枚邮票如何象征着中国航空工业的独立自主,以及当时人们对国家军事力量发展的自豪感。整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精美,图文并茂,每一页都充满了阅读的乐趣,让人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航空精神的生动教材。

评分

怎么说呢,《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这本书,真的让我刷新了对“历史普及”的认知。我一直觉得历史书读起来会有点沉重,但这本书的打开方式太新颖了!用邮票串联起中国航空发展的足迹,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智慧的构思。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不像是在上课,更像是在听一位长者讲述家族的辉煌故事。比如,关于“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章节,作者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具体的科学技术细节,而是通过描绘一些相关题材的邮票,着重展现了那个年代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和国家对航空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及了某枚描绘“运十”飞机试飞成功的邮票,作者借此讲述了中国大飞机梦想的艰难起步,以及当时技术上的种种挑战,读来让人感叹万千。书中的插图精美,尤其是那些年代久远的邮票,在高清的印刷下,仿佛能看到邮票上的斑驳痕迹,也看到了历史的厚重。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历史并非只有宏大的叙事,也可以是藏在细微之处的动人故事,而邮票,正是承载这些故事的绝佳载体。

评分

我得说,《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于“科普读物”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科普书要么就是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要么就是干巴巴的事件罗列,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科普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将历史、艺术与科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以中国航空发展史为经,以邮票为纬,织就了一幅立体而生动的历史长卷。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早期航空人物的描绘,那些照片和邮票上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仿佛他们就站在我面前,讲述着他们的梦想与奋斗。有一段关于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发飞机的介绍,作者不仅仅说了它是什么,做了什么,更挖掘了那个时代背景下,设计师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他们的创新精神,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而且,书中对邮票的设计元素的分析也相当到位,比如某枚描绘轰炸机的邮票,作者会分析其配色、构图如何体现时代特征,甚至是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空军的力量。这种多角度的解读,让邮票不再是单纯的纪念品,而是成为了解历史的钥匙。整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阅读体验非常棒。绝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能够激发人对国家航空事业自豪感的优质读物。

评分

天呐,我得说,《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简直是为我这种“图文并茂控”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历史类的书籍情有独钟,但有时候文字太多会让我觉得有些乏味,而纯粹的图片又缺乏深度。这本书就像一座完美的桥梁,它用那些精美的邮票作为引子,带我进入了中国航空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史料的方式,不是简单地堆砌事实,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读者逐一欣赏沿途的风景,并适时地进行讲解。比如,关于“空中丝绸之路”的章节,作者就通过几枚描绘当时运输场景的邮票,生动地展现了航空运输在促进国际交流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而提到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机型号时,作者又会穿插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比如某架飞机的设计灵感来源,或者某次试飞时的惊险瞬间。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觉得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新的发现。书中的一些邮票本身就极具收藏价值,而通过作者的解读,这些邮票的文化和历史意义更是得到了升华。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航空历史的好奇心,也让我领略到了方寸邮票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艺术魅力。它是一本能够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到知识的书。

评分

这本《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绝对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普读物!一开始只是被“邮票”和“航空史”这两个词吸引,总觉得它们可能有点遥远,但翻开书才发现,这简直是一个宝藏!作者巧妙地将方寸之间的邮票化作了串联中国航空发展脉络的绝佳载体。每一枚邮票背后,都不仅仅是精美的图案,更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从早期中国自行制造飞机的艰难起步,到新中国成立后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再到如今的航天科技取得的辉煌成就,每一页都像是在展开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每一枚邮票的解读,不只是简单介绍设计者和发行时间,而是深入挖掘邮票所反映的那个时代背景、技术突破,甚至是当时人们对航空的憧憬和梦想。比如,有一张描绘早期教练机的邮票,作者就详细讲述了那个年代飞行员训练的艰辛,以及中国航空人才培养的初衷。再比如,提到某枚纪念航天飞机的邮票时,又会引申出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跨越。书中的插图高清且细节丰富,让人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历史的痕迹。作为一名对航空历史略知一二的普通读者,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系统且富有温度的认知,让我对中国航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意。它不是枯燥的技术讲解,而是用一种充满故事感的方式,将冷冰冰的历史事件变得鲜活起来,非常适合对历史和科技感兴趣的读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