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定价:36.00元
作者:李秉龙,薛建良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116112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国是一个草原资源大国,拥有草原面积约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7%,是我国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畜牧业是天然草场资源利用主要的方式,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草原地区已形成了“草—畜—人”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超载过牧等原因,我国草原生态退化严重,草畜矛盾尖锐,羊以独特的生理结构成为草原上与环境相互作用为剧烈的品种,草原羊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挑战。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人们主要采取“减畜”和“增草”的措施,然而单纯追求生态效应的做法因受到人口生计、消除贫困等社会发展问题的制约而效果有限,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来指导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目标协调整合基础上的发展观,与推动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契合。李秉龙、薛建良编著的这本《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生态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合草原学、畜牧学、生态学、气象学等学科知识,立足我国草原肉羊生产发展的现实,提炼出影响我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要素:人口、气候、制度、政策、技术、市场。通过对各关键要素与草原肉羊生产系统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本课题研究的逻辑框架,然后以要素为基点,深入分析各关键要素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其作用路径及影响大小。通过研究本课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是在多要素投入和影响下的多目标整合;第二,人口是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劳动力来源,同时,人口又作为消费者在草原肉羊生产中需要满足其生计,这构成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的一个约束,在目前的状况下,需要提高草原地区人口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减轻人口压力;第三,气候要素主导着草地发育和牧草生长,影响着肉羊产业对草原的利用形式和组织方式,对其有适应性的要求,同时,气候的*变化会对草原肉羊生产产生剧烈冲击,影响生产可持续和牧民生计,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抗灾措施;第四,草原是一种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公私混合性质的可更新资源,要达到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就是要对草原经济功能和生态社会功能在不同利益人群间进行合理的产权分割,我国目前的草原管理制度需要借鉴社区管理体制的优点,大力发展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嘎查等社区组织,推动草原产权科学配置,达到草原合理利用;第五,草原家庭承包制是一种产权明晰、成本较低的有效的分权方式,需要继续推进草原承包到户改革,同时,要大力发展在肉羊繁育、科学饲养、草地改良、疫病防控、抗灾救灾、活羊销售等方面开展协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第六,技术是推动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但关键的技术进步要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第七,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既要完善产品市场更要培育要素市场。《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研究特色和可能存在的创新有:,提出了在坚持草原承包到户制度的基础上再科学合理配置草原产权的新思路;第二,提出了促进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进步应该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第三,利用标准二次利润函数推导研究了在生态环境保护性政策干预下,羊肉和羊毛互补性产品供给反应效果。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课题可能的创新点
2 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2 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借鉴
2.3 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建
2.4 小结
3 中国草原及草原肉羊产业
3.1 中国草原概况
3.2 中国草原肉羊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和特征
3.3 小结
4 人口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4.1 人口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4.2 中国草原地区人口现状
4.3 人口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4.4 小结
5 气候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5.1 气候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5.2 中国草原气候特点
5.3 气候要素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5.4 气象灾害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5.5 小结
6 制度、政策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6.1 制度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6.2 中国草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6.3 草原家庭承包制下的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6.4 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6.5 小结
7 技术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7.1 技术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7.2 草原改良技术实证分析
7.3 肉羊育种技术实证分析——以昭乌达肉羊为例
7.4 草原放牧羔羊育肥补饲技术实证分析
7.5 小结
8 市场与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8.1 草原肉羊产业发展的产品市场分析
8.2 草原肉羊产业发展的要素市场分析
8.3 小结
9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促进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扉页,首先被吸引的便是它所蕴含的宏大叙事——“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这四个字,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草原,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其脆弱性与重要性并存;而肉羊生产,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产业,承载着数百万人的生计与传统。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深入探讨“可持续”这一核心命题的。我猜测,这本书会从多维度、多层次地剖析中国草原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从地理、气候、社会、经济等各个角度,揭示出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介绍当前中国草原在肉羊养殖方面所应用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比如精准饲喂、疾病防控、良种繁育等,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在尊重草原生态的前提下,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荷。同时,我也很想了解,在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有哪些政策法规的保障,有哪些科研机构的贡献,有哪些牧民的实践经验被总结和推广。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晰的未来发展蓝图,让我看到中国草原肉羊产业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这是我阅读此书最主要的期待。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关于草原生态、游牧文化以及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思考。我一直深信,一个民族的传统产业,尤其是那些与土地和自然紧密相连的产业,其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走向可持续。这本书的题目,正是触及了这一点。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解读中国草原肉羊生产的现状。是否会涉及到草原的生态承载力、草场退化治理、水资源利用等关键生态议题?同时,在经济层面,书中是否会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肉羊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以及它们对当地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可持续”的具体内涵,比如,如何在保证肉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最大化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否会介绍一些创新的饲养技术、废弃物处理方法,或是循环农业的实践案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技术指导,为中国草原肉羊产业的健康、绿色、长远发展贡献智慧,让这片古老的土地能够继续孕育出优质的肉羊,并与自然和谐共存,这对我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标签,更像是一份对中国西部大地深沉的关怀。“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这几个字,瞬间就能将我的思绪带到那片一望无垠的绿色画卷中。我一直在思考,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那些依附于自然、传承千年的传统产业,该如何才能在新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可持续之路。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中国草原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积淀,以及它们是如何与肉羊生产紧密相连的。我想要了解,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这本书是如何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比如如何科学利用草场资源,如何减少畜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让草原能够生生不息。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出,在这一过程中,当地的牧民是如何发挥智慧,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走出一条既能改善生计,又能守护家园的道路。这本书是否有幸能为我们揭示出,在中国广袤的草原上,肉羊生产如何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一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典范,这是我最渴望获得的答案。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着实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虽然我并非草原肉羊养殖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字,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关乎经济效益,更是承载着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对未来世代的馈赠。我一直以来都对我国广袤的草原及其孕育的独特产业有着一份天然的向往,总觉得那里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智慧和故事。想象一下,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绵延的羊群如同流动的白云,牧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魅力的画面。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描绘中国草原在肉羊生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草场退化、水资源短缺,以及传统养殖模式可能存在的环境压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了解到,在这些挑战面前,行业内是如何积极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比如绿色饲养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等等。这本书能否为我们展现出一条通往更健康、更具韧性的草原肉羊产业发展之路,是我最为好奇的部分。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案例和经验,让读者,哪怕是普通大众,都能感受到科学养殖与环境保护的紧密联系,从而对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发展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敬意,这对我而言,将是极大的收获。
评分“中国草原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个书名,如同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到一个我一直以来都充满好奇的领域。我一直觉得,大自然的馈赠需要我们以更审慎、更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尤其是在那些生态环境极为敏感的地区,如中国的草原。这本书的题目直接点出了核心,即在追求肉羊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能够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甚至能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中国草原在肉羊生产方面所存在的独特优势和潜在劣势,以及当前行业面临的哪些具体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对草场的影响,过度放牧的问题,或是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养殖方式的融合困境等等。更令我期待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比如,在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等方面,有哪些创新的、环保的、低成本的技术被引入和推广?它是否能为读者展现,如何在保障肉羊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再生能力,从而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本书能否成为一本指导性的读物,为整个行业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这是我最为关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