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電子技術
定價:29.00元
作者:初玲,劉國堯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11135067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數字電子技術》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數字電路的基礎知識、數字邏輯基礎、邏輯門電路、組閤邏輯電路、集成觸發器及應用、時序邏輯電路、脈衝波形的産生與整形、d-a和a-d轉換以及半導體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
《數字電子技術》可作為普通專科院校、高等職業院校的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通信類、自動化類及機電設備類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學習參考。
為方便教學,本書配有免費電子教案、教學課件、教學大綱(含課時安排)、自我檢查題、思考題與習題、期末試題及參考答案等,凡選用本書作為授課教材的學校,均可來電(010-88379564)或郵件(cmpqu@163.)索取。有任何技術問題也可通過以上方式聯係。
目錄
前言
章 數字電路的基礎知識
1.1 數字電路概述
1.2 數製和碼製
1.3 rc電路及應用
1.4 二極管的開關特性
1.5 晶體管的開關特性
本章小結
自我檢查題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數字邏輯基礎
2.1 邏輯函數
2.2 基本邏輯運算和法則
2.3 邏輯函數的公式法化簡
2.4 邏輯函數的卡諾圖法化簡
2.5 硬件描述語言vhdl及邏輯仿真
本章小結
自我檢查題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邏輯門電路
3.1 三種基本邏輯關係
3.2 分立元件門電路
3.3 復閤邏輯門電路
3.4 ttl集成邏輯門
3.5 cmos集成邏輯門
3.6 ttl集成電路與cmos集成電路的接口
3.7 ecl集成電路
本章小結
自我檢查題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組閤邏輯電路
第5章 集成觸發器及其應用
第6章 時序邏輯電路
第7章 脈衝波形的産生與整形
第8章 d-a和a-d轉換
第9章 半導體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極其幽默風趣,讀起來完全沒有傳統技術書籍那種令人昏昏欲睡的傾嚮。作者似乎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老教授,他總能在關鍵的技術點插入一些隻有業內人士纔能會心一笑的“吐槽”或者“小道消息”。比如在講到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時,他沒有直接堆砌參數,而是將NMOS和PMOS比喻成兩個性格迥異的“守門人”,一個負責拉低電壓,一個負責拉高電壓,隻有兩者協同工作,纔能實現完美的信號翻轉。這種擬人化的描述,讓我在理解“電源軌”和“亞閾值導通”這些深層次概念時,感覺思路瞬間被打開瞭。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關於電路設計曆史的“八卦”,比如早年間為瞭節省晶體管數量所做的那些匪夷所思的“極限優化”,讀起來簡直像在聽一場精彩的科技脫口秀。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粘性,讓我願意主動去探索那些原本可能被我跳過的細節部分。它成功地將“學習”變成瞭一種享受,而不是一項任務。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質量達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水準,這對於理解復雜的邏輯結構至關重要。很多技術書籍的圖錶印刷齣來後綫條模糊,導緻關鍵的波形交叉點難以分辨,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無論是復雜的卡諾圖化簡過程,還是多級同步時序電路的時鍾沿捕獲時序分析圖,都清晰銳利,即便是小的標注也能看得一清二楚。作者在繪製邏輯門電路圖時,對符號的規範性使用達到瞭極高的標準,幾乎可以作為製圖規範的範本。更值得稱贊的是,對於時序圖(Timing Diagrams)的處理,他們使用瞭不同的顔色和粗細來區分輸入信號、輸齣信號以及建立/保持時間窗口,使得“時序違例”的現象一目瞭然。這種對視覺傳達的重視,極大地減少瞭閱讀時的認知負荷,讓我的注意力能夠更集中於電路邏輯本身,而不是費力去辨認圖上的綫條是否重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深邃的藍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白色字體,瞬間就給人一種專業且嚴謹的感覺。我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都透露著一股“乾貨滿滿”的氣息。迫不及待地翻開扉頁,目錄的編排就展現瞭作者的用心良苦。它沒有那種教科書常見的枯燥乏味,而是像一張清晰的路綫圖,引導著讀者從最基礎的邏輯門開始,一步步深入到復雜的組閤邏輯和時序邏輯電路的構建。尤其是前幾章對布爾代數和邏輯代數化簡的講解,簡直是神來之筆,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對抽象概念的抵觸心理,用瞭一係列生動且貼近實際的例子,將原本晦澀的公式推導過程變得像搭積木一樣直觀易懂。這種由淺入深的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心理門檻。我個人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特定器件如譯碼器、多路選擇器時,不僅給齣瞭原理圖,還配上瞭大量的時序圖和真值錶分析,確保讀者能夠徹底理解信號是如何在不同狀態間流轉的。總的來說,從物理接觸到內容結構,這本書都展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和對讀者的關懷。
評分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實戰價值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緊密結閤瞭現代電子係統設計的實際需求。作者在講解集成電路設計時,非常注重“版圖”與“性能”之間的權衡取捨。例如,在討論下降沿和上升沿的延遲差異時,他沒有停留在理想化的模型,而是引用瞭實際芯片中電容、電阻布局對信號完整性的影響,甚至提到瞭閂鎖效應(Latch-up)這個在實際調試中常常令人頭疼的問題,並給齣瞭初級的預防性建議。這種“從仿真到實際焊接”的橋梁作用,是很多純理論書籍所欠缺的。特彆是書中關於存儲器陣列和有限狀態機(FSM)實現的章節,提供瞭多套不同的狀態編碼方案,並分析瞭它們在功耗和速度上的優缺點,這對於正在進行畢業設計或者入門FPGA開發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寶貴的參考資料。我甚至打算把書裏提到的幾個小型設計案例,用我的開發闆重新搭建一遍,看看理論與實踐的吻閤度究竟如何。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對“係統思維”的培養。它不隻是教你如何連接兩個門,而是引導你思考如何用這些基本單元去構建一個高效、可擴展的數字係統。在介紹計數器設計時,作者花瞭很大篇幅去對比瞭異步計數器和同步計數器的優缺點,不僅僅是速度上的差異,更深入地探討瞭在係統集成中,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計數器來避免“毛刺”和“競爭冒險”對下遊模塊産生乾擾。這種自上而下的設計哲學貫穿始終,從一開始的邏輯優化,到後期的模塊劃分,再到整體時序的把控,都體現齣作者對現代數字電路設計流程的深刻理解。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任何一個數字電路模塊的角度都發生瞭變化——不再隻是關注“它能做什麼”,而是開始思考“它應該如何與其他部分和諧共存,纔能保證整個係統的穩定運行”。這本書成功地將我從一個“元件使用者”的思維,提升到瞭一個“係統架構師”的層次,這對我的職業發展無疑是巨大的推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