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産品製作工藝與實訓(第3版)
定價:33.00元
作者:廖芳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11011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電子産品製作工藝與實訓》教材以培養電子行業的高級技能型人纔為宗旨,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閤,生産技能和管理方法相結閤,講授瞭電子産品製作工藝和生産管理等方麵的知識,並配備有20個實訓項目,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掌握該教材的知識並及時轉化為實際技能。
本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常用電子元器件及其檢測、電子産品裝配中的常用工具、專用設備和基本材料、裝配前的準備工藝、手工焊接技術、焊接工藝、印製電路闆的設計與製作、電子産品的整機設計和裝配工藝、調試工藝、整機檢驗、防護及産品包裝、電子産品生産管理、電子實訓等。每章前有內容提要,每章後有小結、習題,書末還有每章習題的參考答案。
本教材是*“十一五”規劃教材。教材配備有配套的電子課件,可供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也可供學生復習或自學。
本教材可以作為高職高專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技能性教材,也可用作電子大賽的基礎培訓教材,或供電子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常用電子元器件及其檢測
1.1 電阻
1.1.1 電阻的基本知識
1.1.2 固定電阻的主要性能參數
1.1.3 固定電阻的標注方法
1.1.4 敏感電阻的性能與用途
1.1.5 微調電阻和電位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1.6 電阻的檢測方法
1.2 電容
1.2.1 電容的基本知識
1.2.2 電容的主要性能參數
1.2.3 電容的標注方法
1.2.4 電容的檢測方法
1.3 電感和變壓器
1.3.1 電感和變壓器的基本知識
1.3.2 電感及變壓器的主要性能參數和標注方法
1.3.3 電感與變壓器的檢測方法
1.4 半導體分立器件
1.4.1 半導體分立器件的型號命名
1.4.2 二極管
1.4.3 橋堆
1.4.4 晶體三極管(雙極性三極管)
1.4.5 晶閘管
1.4.6 場效應管(FET)
1.5 集成電路
1.5.1 集成電路的分類及命名方法
1.5.2 集成電路的引腳識彆與使用注意事項
1.5.3 常用集成電路芯片介紹
1.5.4 集成電路的檢測方法
1.6 開關件、接插件及熔斷器
1.6.1 開關件的作用、分類及主要參數
1.6.2 開關件的檢測
1.6.3 繼電器及其檢測
1.6.4 接插件及其檢測
1.6.5 熔斷器及其檢測
1.7 電聲器件
1.7.1 揚聲器
1.7.2 耳機
1.7.3 傳聲器
1.8 錶麵安裝元器件
1.8.1 錶麵安裝元器件的特點、分類及應用場閤
1.8.2 錶麵安裝元器件的規格
1.8.3 使用錶麵安裝元器件的注意事項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電子産品裝配中的常用工具、專用設備和基本材料
2.1 常用工具
2.1.1 普通工具
2.1.2 專用工具
2.2 常用的專用設備
2.3 基本材料
2.3.1 電子産品中的絕緣材料
2.3.2 電子産品中的常用綫料
2.3.3 塑料
2.3.4 漆料
2.3.5 粘閤劑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裝配前的準備工藝
3.1 識圖
3.1.1 識圖的基本知識
3.1.2 常用圖紙的功能及讀圖方法
3.2 導綫的加工
3.2.1 普通導綫的加工
3.2.2 屏蔽導綫或同軸電纜的加工
3.2.3 扁平電纜的加工
3.2.4 綫把的紮製
3.3 元器件引綫的成形加工
3.3.1 元器件引綫成形的技術要求
3.3.2 元器件引綫成形的方法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手工焊接技術
4.1 焊接的基本知識
4.1.1 焊接的概念和種類
4.1.2 锡焊的基本過程
4.1.3 锡焊的基本條件
……
第5章 焊接工藝
第6章 印製電路闆的設計與製作
第7章 電子産品的整機設計和裝配工藝
第8章 調試工藝
第9章 整機檢驗、防護及産品包裝
0章 電子産品生産管理
1章 電子實訓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其實也是我職業視野不斷拓寬的過程。起初,我隻是關注如何把電路畫好,如何讓闆子能通電。但隨著深入閱讀,我開始接觸到更多關於材料科學、環保法規以及供應鏈管理的內容。比如,書中對不同基材(如FR-4、聚酰亞胺)的特性比較,以及在選擇材料時需要考慮的成本、性能和環境影響,這些都是非常宏觀且重要的知識點。特彆是提到最新的無鉛焊料工藝和RoHS指令對設計的影響時,我感受到瞭作者對行業前沿的敏銳洞察力。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閤理,從基礎的繪圖規範開始,逐步過渡到復雜的層疊設計和電磁兼容性(EMC)考量。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建立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框架,讓你明白每一個設計決策背後都有其深刻的物理和工程原理。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再隻是一個“畫圖員”,而更像一個具備係統思維的“電子産品工程師”。
評分我最佩服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它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和語言的清晰度。我手裏有不少其他齣版社的教材,很多都是翻譯腔很重,或者排版混亂,看著費勁。但這一本的行文流暢自然,邏輯銜接得天衣無縫。作者似乎深諳讀者的睏惑點,總能在關鍵時刻給齣精確的定義和對比。舉個例子,講解“阻抗匹配”時,它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先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讓你理解信號在傳輸綫上的“反射”現象,然後再逐步引導你理解如何通過控製綫寬和介質厚度來達到目標阻抗。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心理門檻。此外,書中的許多術語注解都非常精準,即便是第一次接觸到某個特定工藝術語,也能迅速通過書中的解釋理解其確切含義。這使得復習和查閱資料的效率大大提高,真正做到瞭將知識點“內化”於心。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最大改變,在於它讓我對“質量控製”有瞭全新的認識。在過去,我總覺得質量是生産部門的事情,設計好就行瞭。但這本書係統地展示瞭從設計輸入到最終産品齣廠的整個質量鏈條中,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質量的瓶頸。它詳盡地描述瞭DFM(麵嚮製造的設計)原則,強調瞭在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後續的製造、裝配和測試的便利性與可靠性。特彆是關於公差分析和可靠性測試標準(如HALT/HASS)的介紹,讓我的設計思維從“能用”提升到瞭“可靠、可規模化生産”的層麵。我甚至開始在自己的項目中主動要求供應商提供更詳細的工藝能力報告,因為我已經知道,沒有製造能力的支撐,再漂亮的設計圖紙也隻是空中樓閣。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在技術可行性、成本效益和産品可靠性之間找到一個動態的平衡點,這是任何一個成熟的工程師都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實戰性強得有點齣乎意料。很多技術書籍讀起來乾巴巴的,理論一大堆,真到動手的時候卻發現對不上號。但這一本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裏麵裝滿瞭解決實際問題的鑰匙。我最欣賞它對常見生産問題的排查和解決方案的總結,比如“為什麼我的焊接點會虛焊?”、“如何避免在開料時齣現翹麯?”這些在實際生産綫上頻繁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都有詳細的案例分析和最佳實踐。我個人對其中的“返工與維修”那一章印象深刻,它把返工這件事的嚴重性、原因分析和預防措施講得非常透徹。作者顯然是站在一綫生産的角度來撰寫這本書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對於那些想進入電子製造行業,或者正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希望提升自己工藝水平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它能幫你少走很多彎路,避免因工藝理解不深而導緻的成本浪費和質量事故。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電路闆製作領域的“聖經”!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PCB設計時,那感覺就像是麵對一片陌生的大陸,各種名詞和工藝流程讓人望而卻步。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那種迷茫感立刻煙消雲散瞭。它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來嚇唬人,而是用非常直觀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層層剝開,像剝洋蔥一樣,讓你一步步領會其中的奧妙。書裏的插圖和流程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我特彆喜歡它對SMT貼裝和波峰焊的詳細解析,那些步驟之間的邏輯關係被描述得清清楚楚,讓人一看就懂。尤其是關於如何處理不同層數的闆材、阻抗控製這些進階內容,作者的講解深入淺齣,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受益匪淺。我用瞭好幾個月時間,跟著書中的實訓案例反復操作,現在我已經能獨立完成一些小型項目的PCB設計和打樣瞭,這多虧瞭這本書為我打下的堅實基礎。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齣真正能用的産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