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B1)
定价:25.00元
作者:谭洛明,张荣烈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3060293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刺激变得多样化与复杂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书通俗地介绍了心理学界较的心理咨询理论,同时选择编排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强的内容;既有心理测试,又有实际操作训练。
内容提要
本书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从了解人体入手,对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创新人格以及职业心理等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通过大量的人体图解、心理测试和“实操训练”,使其内容更加贴近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该书内容通俗易懂,既可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在职人员心理健康培训的教材和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读物。
目录
章 了解人体
节 神经系统
一、人体的司令部——脑
二、中枢神经系统之二——脊髓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心理活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五、神经系统的保健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人体的气味探测器——鼻子
二、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咽喉
三、呼吸之门——肺
四、呼吸与心理的联系
第三节 循环系统
一、生命之派——心脏
二、人体的密码——血液
三、体内卫士——淋巴
四、血液再生工厂——脾
五、心跳的秘密
第四节 消化系统
一、人体的粉碎机——口腔
二、消化流水线——胃肠道
三、人体的化工厂——肝胆
四、消化与心情的关系
第五节 感觉器官系统
一、心灵的窗户——眼睛
二、人体的收音机——耳朵
三、百味测试器——舌
四、人体的发声器——声带
五、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六、心情的调控中心
第六节 泌尿系统
一、血液的过滤器——
二、膀胱与排尿
三、紧张刺激对排尿的影响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
一、认识糖尿病
二、人体各分泌腺
三、激素的作用
第八节 生殖系统
一、男性健康
二、女性健康
三、生命的孕育过程
第九节 躯体和四肢
一、手足
二、关节
三、远离肥胖
第十节 定期体检
一、体检常规项目
二、特殊检查项目
三、特殊人群检查项目
第二章 心理健康
节 气质
一、四种主要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
二、四种主要气质所适合的职业
气质类型测评
第二节 性格
一、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16种性格因素
二、性格的特征
性格特征测评
性格类型测评
情绪类型测评
第三节 心理素质
一、意识和潜意识
二、心理动力
三、心理过程
四、心理状态
五、心理特征
六、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七、心理障碍表现
精神压力测评
情绪控制能力测评
心理适应能力测评
抗挫折能力测评
心理调节 能力测评
八、性心理
恋爱观测评
第三章 人际交往
节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形态与因素
二、人际交往双胜法则
三、人际交往的原则
四、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关系测评
五、职场与上司相处的技巧
六、职场与同事相处的技巧
七、职场晋升技巧
印象测评
第二节 交往能力
一、人际交往能力
二、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测评
EQ测评
第三节 交往礼仪
一、接待礼仪
二、交流礼仪
三、宴席礼仪
人际关系心理诊断测评
合作能力测评
五、相关活动
第四章 创新人格
节 创新能力测评
创造能力测评
思维能力测评
思维灵活性测评
意志力测评
逻辑推理能力测评
反应能力测评
第二节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
一、提高创新能力
二、养成创新人格
第五章 职业心理
节 生涯与人生发展
一、生涯与人生
二、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第二节 职业能力
一、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
细节 关注能力测评
沟通能力测评
危机管理能力测评
推销能力测评
开拓能力测评
行动能力测评
创业能力测评
执行能力测评
二、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
职业价值观的9种类型判断的测评
三、应对面试
第三节 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一、职业综合能力测评
目标动机测评
时间管理能力测评
交流能力测评
应付困境能力测评
二、相关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对“文化背景”与“个体差异”的重视程度。在很多心理学读物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种普世化的模型,但这本书显然没有止步于此。它在讨论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训练时,频繁地穿插了一些跨文化的案例分析,这对于身处多元社会环境的读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参照框架。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应对策略”时所表现出的细腻和审慎,没有给出“一刀切”的万能答案,而是强调个体化适配的重要性。比如,它深入剖析了内向型人格在社交场合中可能遇到的能量消耗模式,并提供了与之相匹配的“低耗能社交策略”,这让我这个略微偏向内向的人感到了被理解和被赋权。这种对个体独特经验的尊重,使得整本书的论述充满了温度和人情味,让人愿意放下戒备,真正投入到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去。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拿到手里的时候,分量感十足,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纸张选择和印刷质量上的用心。内页的排版也非常讲究,字体大小和行距的设置都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这对于一本涉及深度思考的专业书籍来说太重要了。我特地翻阅了前几章,发现作者在引入概念时非常注重逻辑的连贯性,没有那种为了堆砌理论而生的空泛感,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循循善诱。尤其是图表的运用,那些复杂的心智模型被抽象成了清晰易懂的图形,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对专业术语非常敏感的,这本书在术语的界定时做到了严谨与通俗的完美平衡,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深究需求,也对初学者友好。这种设计上的细致入微,足以体现出版方和作者对读者体验的尊重。我期待着接下来的阅读能有同样高质量的视觉和智力享受。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是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开始阅读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这个主题涵盖的范围实在太广,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流于肤浅的“心灵鸡汤”。然而,这本书在内容构建上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喜的结构感。它似乎非常系统地搭建了一个从理论基石到实践操作的完整阶梯。我注意到它在探讨基础的认知偏差和情绪调节机制时,引用了大量的经典研究作为支撑,这使得它的论述具有了无可辩驳的权威性。接着,它巧妙地过渡到具体的“训练”模块,这里的描述不是简单地列举清单,而是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流程和自我评估工具。我尝试着做了一个小练习,发现作者强调的“内省-观察-调整”的循环反馈机制,比我以往接触的任何方法都来得更具可持续性。这种对“如何做”的深度挖掘,远超出了我预期的广度,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经过精心打磨的个人成长蓝图。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度,让人对中山大学出版社的专业水准有了更深的认识。无论是引文标注的规范性,还是专业名词的注释,都展现出极高的学术标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理论讲解的间隙,穿插了许多“实战小贴士”或者“常见误区解析”,这些部分往往是普通教材容易忽略的“灰色地带”。这些小小的、但极具价值的片段,常常能解开我之前在自我调整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瓶颈。比如,书中关于“完美主义的陷阱”的分析,就非常精准地指出了过度自我批判的恶性循环是如何产生的,并且给出了具体的“不完美即完成”的心理锚定练习。这种对实践障碍的预判和对策预设,使得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它真的像一位全天候待命的、充满智慧的教练,随时准备在你迷茫时提供精准的指引。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对话”,而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注重启发性,经常会抛出一些看似简单却极富哲学意味的问题,迫使你必须停下来,关上书本,进行一段时间的深度自我对话。比如,在讲解“目标设定”那一章节时,它没有直接教你 SMART 原则,而是先引导你去探讨“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成功”,这种由内而外的探索路径,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内驱力。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心理学的知识点,更是在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人生决策和价值排序。这种“元认知”层面的提升,是任何单纯的技能培训都无法比拟的。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教育价值所在,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坚实的内在支撑系统,而不仅仅是应对外部压力的临时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