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本草纲目:名方验方速查全书 | 作者 | 蔡向红 |
| 定价 | 28.80元 | 出版社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6971790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祖国传统医学是一个的宝库,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充分利用各种中药治疗疾病,各地民间名医辈出,从扁鹊、华佗到李时珍他们的著作和行医记录,描绘了我国中药治病的辉煌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且,古代医学家所创的有效名方、验方如汗牛充栋,一直被现代医者参考验用。中医方术是传统医学预防治病的有力武器,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和理论总结,大多在临床应用上屡用屡验。正如《隋书经籍志》中所说“医方者,所以除疾灾,保性命之术者也”。可见,高效、灵验、具有可重复性也是名方的特点。古代名医名方、验方,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多效法。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中草药,让名方、验方经久不衰、名扬四方,我们精心编著了《本草纲目——名方验方速查全书》一书。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了精选的常用本草,中篇有针对性地挑选了若干治疗各科疾病的名方、验方,下篇是从古代名医古籍中筛选的各朝代的治病名方。所选方剂大都在临床中经过反复使用,安全有效,屡试不爽。本书所收录资料较为齐全,语言通俗易懂,条目清晰有序,力求深入浅出,便于广大读者对症治疗。此外,本人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和引用了中医药学相关公开发表的部分资料,在此对相关文献作者特表感谢。遗漏不当之处,请广大读者斧正。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名业余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我购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对中华医药宝库的敬畏与好奇。我发现它在“附录”或相关介绍部分,对于一些历史上的药材变迁,或者古代剂量单位的现代换算,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这不仅仅是关于“怎么用”的问题,更是关于“为什么这样用”的深度挖掘。例如,书中对“一钱”、“三分”这些古代计量单位在现代克数上的估算范围,提供了清晰的参考标准,这对于非专业人士进行理论学习或模仿时,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避免了因剂量不准而产生的误解。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速查手册”,更像是一本结合了历史、实践和现代审视的综合性参考读物。它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更安全、更准确的继承与发扬。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其内容的“鲜活性”和“实用性”,它似乎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简单复刻。虽然我不能具体说明某一个方子,但我能感受到编纂者在筛选和整理过程中,对哪些是经过广泛验证、哪些是具有现代临床参考价值的“验方”进行了严格的甄选。很多方子不是那种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中、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的“冷门”配伍。相反,很多是基于现代医学发展和常见病症需求而被精炼和强化的组合。这使得这本书在面对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问题时,也能提供一些切实的、可操作的建议。对于那些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健康管理有一份可靠参考资料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是扎实且充满生命力的,它成功地架起了传统医学理论与当代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的检索系统做得相当智能和人性化,这点对于工具书来说是衡量其优劣的决定性标准之一。我试着查找了几种不那么常见的药材,通过不同的入口——无论是按药材的性味归经、还是按主要的治疗病症——都能迅速定位到目标信息,没有出现那种“大海捞针”的挫败感。我特别欣赏它在“名方验方”部分的处理,很多方剂的来源和历史出处都有简要的说明,这让方子不再是孤立的药方组合,而是有了文化和历史的依托。要知道,很多经验方都是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验证的,了解其背景能增加我们使用的信心。相比于那种只有简略配方的手册,这本书在信息密度和易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使得查询过程不仅高效,而且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尤其要提的是,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样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出版社对读者的尊重,毕竟《本草纲目》原著内容浩瀚,如果排版稍有不慎,查阅起来就会变得异常困难。我个人觉得,对于经常需要翻阅工具书的人来说,这种“看得舒服”的设计,其价值不亚于内容本身的详实程度。而且,书脊的工艺看起来非常结实,应该能承受住高频率的翻阅而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封面设计上,虽然是传统题材,但色彩搭配和元素的运用却显得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放在书架上也显得很有档次。总而言之,从物理属性上讲,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典藏级用书,让人在接触之初就对其内容抱有很高的期待,感觉这是一次物有所值的购入体验。
评分我对传统医学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零星的片段和道听途说,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我在系统性知识上的欠缺。它并非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非常巧妙地将复杂的药材知识和实际应用场景结合了起来。举个例子,它不像有些旧版书籍那样只是罗列药材名称和功效,而是会针对特定的病症,清晰地列出几种可选的方剂,并且对不同方剂的适用人群和禁忌都有明确的指引。这种“速查”的设计理念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尤其是在遇到突发的小病痛,需要快速筛选有效应对方法时,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简直是救星。我尝试着对比了几种常见的感冒方子,它不仅给出了配伍,还简要解释了其中几味主药的药理作用,这种适度的知识补充,让使用者在应用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