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續博物誌疏證/子海精華編
定價:56.00元
作者: 李石,王承略,聶濟鼕,唐子恒 校
齣版社:鳳凰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50626669
字數:
頁碼:25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續博物誌疏證/子海精華編》共十捲,《補遺》一捲,清陳逢衡撰,係疏證宋李石《續博物誌》的著作。《續博物誌》內容廣泛,匯集瞭自先秦至北宋年間的許多博物知識與傳說。陳逢衡的疏證旁徵博引,詳為辨析,正訛糾謬,考據精詳,並前附《續博物誌補遺》,拾得頗多原著遺珠,可備學者參考。
目錄
整理說明
序
汪序
集說
續博物誌補遺
凡例
續博物誌捲一
續博物誌捲二
續博物誌捲三
續博物誌捲四
續博物誌捲五
續博物誌捲六
續博物誌捲七
續博物誌捲八
續博物誌捲九
續博物誌捲十
跋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它匯集瞭多少稀奇古怪的見聞,更在於它展現瞭一種健全的、包容的古代認知體係。它讓我們看到,在沒有現代科學儀器的年代,我們的先人是如何通過細緻的觀察、樸素的邏輯和豐富的想象力來構建他們對世界的理解。書中對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物産習俗的記載,體現齣一種罕見的開闊視野,顯示齣古代知識分子對未知世界強烈的探索欲。這種“格物緻知”的精神,在當今這個專業分工日益細化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學問需要跨學科的視野和對世界萬物保持持久的好奇心,纔能避免知識的僵化和視野的狹隘。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對抗知識碎片化的良藥。
評分坦白說,最初我擔心這類“疏證”性質的書籍會過於枯燥,充斥著大量的比對和考證,讀起來會像啃石頭。但事實證明,我的顧慮是多餘的。編者在整理和注釋時,顯然是下瞭大功夫去蕪存菁,保留瞭精華,同時用現代的語言進行清晰的梳理和補充說明。那些原本可能需要查閱數本工具書纔能弄明白的術語和典故,在這裏得到瞭集中的解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這種對讀者體驗的關懷,是很多學術整理書籍所欠缺的。它讓一個非專業人士,也能毫無障礙地窺見古代博物學的堂奧,感受到先人智慧的火花,這使得它擁有瞭更廣闊的讀者群體,而不僅僅局限於象牙塔中的學者。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宛如一位溫文爾雅、學識淵博的智者在耳邊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故作高深或故作艱澀。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連接瞭艱深的古籍文獻與現代讀者的理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那些已經消逝的物種和風俗的描摹,那種深沉的惋惜與不捨,字裏行間都流淌著對自然和曆史的深厚感情。讀到某些關於奇珍異獸的記述時,那種想象的畫麵感極其強烈,仿佛能聞到它們的氣息,看到它們在古代的土地上活動。這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梳理,更是一種文化的重建和情感的喚醒。作者的語言組織充滿瞭畫麵感和音樂性,讀起來朗朗上口,即使是麵對晦澀的古文注釋,也能被他巧妙的轉譯和解釋所引導,讓人心悅誠服地沉浸其中,不忍釋捲。
評分初捧此書,撲麵而來的是一股厚重的曆史塵煙,仿佛能透過泛黃的書頁,觸摸到遙遠時代文人墨客的筆墨溫度。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是典雅,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的精緻感,讓人愛不釋手。作者在梳理古代博物學資料時,展現齣瞭驚人的耐心與細緻,那些看似零散的記載,在他的筆下被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幅宏大而又細膩的古代知識圖景。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讀書,不如說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探秘之旅,每一次翻頁都像是揭開瞭一層古老的謎團。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考據上的嚴謹態度,對於每一個引述的典籍齣處都查證得一清二楚,這對於嚴肅的學術研究者和渴求知識的普通讀者來說,都是極大的福音,讓人對書中的內容深信不疑,讀來倍感踏實。這種對知識的敬畏之心,在當下的快餐文化中,實屬難得。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細節處理,體現瞭齣版方極高的水準。字體選擇得體,疏密有緻,注釋部分的處理也十分考究,既不會喧賓奪主影響主體閱讀的流暢性,又能隨時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支撐。特彆是那些罕見的引文插圖,雖然是摹印,但清晰度很高,為文字描述提供瞭有力的視覺佐證。整本書散發著一種沉穩、可靠的氣息,讓人在閱讀時感到無比的安心和舒適。它不僅僅是一本資料匯編,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讓人願意珍藏並時常翻閱。這種對物質載體的重視,反過來也烘托瞭內容的厚重,使得每一次捧讀都成為一種儀式感,是對知識本身的尊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