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筆墨世界——張偉平國畫山水教學舉要
定價:65.00元
作者:張偉平,張雨婷
齣版社:遼寜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3147536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中國畫的“世界”是“筆墨世界”………… 5
一、“筆墨世界”的熟悉與陌生………… 5
二、“筆墨世界”的特殊性………… 7
第二章 畫法 畫理 畫體………… 9
一、什麼叫“畫法”?………… 9
二、“畫理”“畫法”與“畫體”的關係………… 10
第三章 中國畫“基礎畫法”與“核心畫法”的關係………… 11
第四章 關於中國畫“臨摹”理念的分析——“臨摹”是一柄雙刃劍………… 14
一、我們為什麼要臨摹………… 14
二、依(畫)理明(畫)法是臨摹的關鍵………… 15
三、感覺與臨摹的關係………… 17
四、正確取法的臨摹必須“正受”………… 17
五、 臨摹的方法與態度………… 19
第五章 皴法的意義………… 23
第六章 “樹石法”——一門難以立竿見影的必修課………… 24
第七章 教學筆記十一則………… 26
一、教什麼與怎樣學?………… 26
二、學習路徑分析………… 28
三、樹體組構要點介紹………… 30
四、枯樹組構原理………… 34
五、點葉樹組構要點分析………… 38
六、夾葉樹組構要點介紹………… 41
七、怎樣理解勾、皴、擦、染、點………… 44
八、山石的組構原理………… 46
九、山石點皴法介紹………… 48
十、樹石寫生………… 49
十一、樹法………… 53
第八章 課徒稿中“理”與“法”的分析………… 57
一、張偉平山、石法課徒稿………… 57
二、樹法………… 82
三、(一)範寬《溪山行旅圖》樹、石畫法分析………… 92
(二)郭熙《早春圖》樹、石畫法分析………… 98
(三)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樹、石畫法分析………… 102
四、樹、石小景組構圖………… 108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散發齣的沉靜與力量所吸引。那一個個意境深遠的山水畫作,仿佛帶著觀者穿越瞭時空的界限,來到瞭中國古代文人墨客隱居的山林之間。每一筆,每一墨,都飽含著作者對自然山川的深情凝視與深刻理解。我尤其喜歡其中對“皴法”的細緻講解,那不僅僅是技法的羅列,更是作者多年來在山間行走、感悟自然的真實寫照。他沒有枯燥地講解理論,而是將理論融入到筆墨的揮灑之中,讓讀者在欣賞畫作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筆墨的生命力。畫麵的構圖也極具匠心,或遠山含黛,或近水微瀾,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有宏大的氣勢,又不失細膩的情感。這種將自然之美與筆墨之韻完美結閤的錶達方式,著實讓人贊嘆。讀著讀著,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水墨丹青的世界,感受著雨後的清新、山間的寂靜,以及那份超然物外的寜靜。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畫冊,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充滿詩意與哲思的“筆墨世界”。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一種對傳統藝術的敬畏與創新並存的錶達。作者在尊重中國國畫山水傳統的同時,也注入瞭自己的理解與思考。他並沒有生硬地照搬古法,而是將自己的實踐經驗與時代精神相結閤。我看到他在講解用墨時,會提到如何錶現現代建築與自然景觀的融閤,如何用筆墨去捕捉現代生活的氣息。這種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同時,書中對經典作品的解讀也十分獨到,他不僅僅是介紹畫作的技法,更會深入剖析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背景。這種深度的解讀,讓我對中國傳統山水畫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教授繪畫技巧,更是在傳承一種藝術精神,一種對美的追求,以及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它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受益終生的藝術寶典。
評分我是一個對中國傳統美學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並非專業畫傢,但這本書的魅力卻讓我欲罷不能。它沒有艱深的術語,也沒有過於專業的理論,更多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作者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將復雜的技法變得淺顯易懂。我驚喜地發現,原來畫齣令人動容的山水,並不像我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書中對於“墨分五色”的闡述,讓我對墨的運用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深淺變化,而是包含瞭豐富的情感和層次。此外,他對不同筆觸的運用,以及如何用筆墨錶現齣事物的質感和形態,都講解得非常細緻,非常到位。我嘗試著在紙上模仿,雖然效果有限,但整個過程充滿瞭樂趣。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心靈讀物”,它讓我暫時忘卻瞭都市的喧囂,沉浸在寜靜的山水之間,體驗到一種返璞歸真的美好。
評分作為一名初學國畫山水的愛好者,我一直苦於找不到真正能夠入門的指導。市麵上關於山水畫的書籍繁多,但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是一些名傢作品的集錦,對於初學者來說,往往是望而卻步。這本《筆墨世界》恰恰解決瞭我的痛點。作者的講解非常注重實踐性,他從最基礎的筆墨技巧講起,一步步引導讀者去理解山水畫的構成要素。特彆是其中關於“點景”的部分,作者用生動形象的例子,教會我們如何為畫麵增添生氣,如何讓山水不僅僅是無生命的景緻,而是具有靈性的生命體。他所分享的那些“小訣竅”,比如如何處理雲霧的層次感,如何錶現山石的體積感,都非常實用,讓我在自己的練習中受益匪淺。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去練習,雖然還遠遠達不到大師的水平,但作品中確實有瞭明顯的進步,開始有瞭山水畫的“神韻”。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陪伴著我在這條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讓我對國畫山水充滿瞭信心和熱愛。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不僅僅在於其精美的畫作,更在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作者在講解筆墨技巧的同時,常常會穿插一些古代詩詞、哲學思想,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國畫山水巧妙地融閤在一起。這讓我意識到,學習國畫山水,不僅僅是學習一種繪畫技巧,更是在傳承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書中的許多畫麵,都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摹,更是作者對人生、對自然的感悟和哲思。他通過筆墨,將內心的情感與外界的景物融為一體,創造齣一種“胸有成竹”的境界。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意境”的追求,他強調要“師造化,更師造化之精神”,這讓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山水畫,是要畫齣山水的魂魄,而不僅僅是形似。這種對藝術精神的深刻洞察,以及將其融入教學中的方式,著實令人敬佩。閱讀這本書,就像在與一位智者對話,在感受他對藝術、對生命的熱愛與執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