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图录 曹海花

浙江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图录 曹海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海花 著
图书标签:
  • 古籍
  • 珍贵古籍
  • 题跋
  • 浙江图书馆
  • 曹海花
  • 古籍目录
  • 文献遗产
  • 文化遗产
  • 历史文献
  • 善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1045
商品编码:2978277679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浙江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图录

定价:298.00元

作者:曹海花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1361045

字数:

页码:360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浙江图书馆入选前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下简称“名录”)的有题跋(含题记、题诗、观款等,下以“题跋”总言之)的善本七十二部,以国家名录编号先后序次。其中,00001-00007入选*批名录,00008-0001 2入选第二批名录,00013-00031入选第三批名录,00032-00033入选第四批名录,00034-00072入选第五批名录。每部书有卷端、题跋页等,并附有题跋释文,是古籍善本鉴定参考工具书,也可以提供一些稀有的名人题跋,全书彩色印刷,供学界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浙江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图录 曹海花》是一部由著名古籍研究学者曹海花先生倾心编纂的学术著作,专注于浙江图书馆所珍藏的、被认定为国家珍贵古籍的文献。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古籍名录,而是以一种更为深入和细致的视角,对这些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古籍,特别是其中蕴含的“题跋”部分,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梳理与研究。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题跋”。在古籍文献学中,题跋是指在书籍正文之后,由前人(或作者本人)所加的评论、考证、鉴赏、题记、序跋等文字。它如同古籍的“身份证”和“生命轨迹”,是理解书籍流传过程、版本演变、学术思想、文化背景以及鉴赏价值的重要依据。曹海花先生在本书中,精选了浙江图书馆馆藏的众多国家珍贵古籍,并对其珍贵的题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收录和解读。 内容构成与特色 1. 珍贵古籍的精选与呈现:本书首先确定了“国家珍贵古籍”这一高标准,这意味着所收录的古籍本身在历史、艺术、学术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曹海花先生基于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眼光,从浙江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品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珍本。这些古籍可能涵盖经史子集、诗文词曲、科技医药、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2. 题跋的系统梳理与收录:本书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对题跋的聚焦。对于每一部被收录的珍贵古籍,曹海花先生都力求将其中保存完好的、具有学术价值的题跋一一呈现。这包括但不限于: 作者考证:对题跋的作者身份、生平、学术地位进行考证,有助于理解题跋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学术立场。 内容解读:对题跋的字面含义、引申意义、史料价值进行深入剖析。题跋中可能包含作者对正文的质疑、补充,对前人观点的评述,或是对书籍内容、作者生平的补充说明,这些都是研究古籍本身及相关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版本信息:题跋常常能提供关于古籍版本的信息,例如它是某个特定抄本、刻本的题识,或是某个藏书家在其收藏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这些信息对于古籍的版本鉴定和流传研究至关重要。 鉴赏评论:许多题跋带有鲜明的鉴赏色彩,评价书籍的艺术价值、书法风格、装帧工艺等。这些评论不仅是研究古籍物质形态的佐证,也反映了历代文人对艺术的审美取向。 流传路径:通过题跋中的藏书印、题识,可以追溯古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藏书家之间的流转轨迹,构建起古籍的“身世之谜”。 3. 图录的引入与视觉化呈现: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是“图录”的引入。在对古籍题跋进行文字梳理的同时,曹海花先生精心选取了部分珍贵古籍的题跋原貌照片,将其收录为图录。这意味着读者不仅能通过文字了解题跋的内容,更能直观地欣赏到题跋的书法艺术、墨迹风采,以及古籍纸张、装帧的质感。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体验,让抽象的文献研究变得生动具体。 4. 学术研究的深度:作为一部由专家编纂的学术著作,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严谨与创新。曹海花先生运用了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所研究的题跋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解读。他可能结合对其他传世文献的钩稽,对题跋中的史料进行旁征博引,揭示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本书的研究成果,无疑将为海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古籍版本学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5. 文化传承的价值:《浙江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图录》不仅仅是一部学术工具书,它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每一条题跋,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心血和情怀。通过对这些题跋的研究和展示,本书有助于唤醒公众对古籍文献的关注,提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一些古籍研究中对题跋重视不足的遗憾。它将那些曾经静默在书斋中的文字,重新赋予生命力,让其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其文化价值。 目标读者与阅读价值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古籍研究者与学者:本书提供的详实资料和深入分析,是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必备参考。 图书馆学、文献学专业人士:本书在古籍整理、描述、研究方法方面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文学、史学、艺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者:题跋中蕴含的丰富史料和文化信息,能够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素材。 收藏家与古籍爱好者: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古籍的价值,提升鉴赏能力。 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本书提供了一个窥探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和学术思想的窗口。 阅读本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籍研究的独特魅力。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一次对先贤智慧的致敬。 总结 《浙江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图录 曹海花》是一部集学术性、资料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重量级古籍研究专著。它以浙江图书馆珍藏的国家珍贵古籍为基础,以题跋为切入点,通过精细的梳理、深入的解读和精美的图录,全面展现了这些古籍的文献价值、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古籍研究的深入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者案头的案头书,更是所有热爱中华文化、尊重历史遗产的读者值得珍藏的精神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为研究中国古代书画史、版本学乃至士人交游史,提供了极为丰富且稀缺的第一手资料。那些看似琐碎的题跋,实则蕴含着巨大的信息密度,比如关于某件藏品流传的秘密、某位名家的鉴定细节,甚至是某段政治事件的侧面反映。对于希望进行深度学术挖掘的人来说,这本书就是一座等待开采的宝藏。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以一种近乎原始的状态呈现了这些信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感和复杂性,避免了后世加工可能带来的信息失真,这对于严谨的学术考证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保障。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而又不失典雅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大工夫的精品。书页的材质摸上去非常舒服,纸张的纹理和油墨的印刷都透着一股子老味道,但又保持了极佳的可读性,这在古籍整理类的出版物中是相当难得的。尤其是那些跨页的图版,色彩的还原度极高,细节纤毫毕现,让人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痕迹。装帧的整体风格,沉稳大气,体现了对所收录珍品的敬畏之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分量,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一种文化重量的体现。每一页的边距处理,字体字号的选择,都经过了精心的考量,使得阅读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资料汇编,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的外部呈现完全配得上其内涵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人感到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满足感。它不像快餐文化那样追求即时反馈,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像品鉴一壶陈年的好茶,初尝可能平淡,但回味无穷。这种“慢阅读”的状态,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迫使我放慢节奏,去关注那些被时代洪流冲刷得越来越模糊的文化细节。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与古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私密的交流,这种精神上的滋养,是任何娱乐性读物都无法比拟的。它成功地将冰冷的学术资料,转化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化漫游。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可以用“匠心独运”来形容。它没有采用那种单调的、流水账式的罗列方式,而是巧妙地将不同的题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的梳理。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设计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对信息层级的把控能力,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次要信息则以更柔和的方式呈现,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深入挖掘。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查阅的效率,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专业资料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和阅读的流畅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看得出来,编纂者在组织这些复杂的历史文本时,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去构建一个清晰、易懂的知识框架,这种对读者体验的关怀,在学术著作中是尤为宝贵的。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那些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批注者留下的笔墨,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记录和补充,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侧影。通过这些零散却又串联起来的文字,我得以窥见历代学者对同一部珍贵典籍的理解差异、情感投射乃至学术争鸣的片段。有些题跋的文字风格极其洒脱,有些则极为考究,那种历史的厚度感,是通过任何现代的注释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文物的价值是流动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后人赋予新的意义和解读,而这些题跋,就是意义流动的最直接的证据链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