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庄子补正(上下)/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 ||
| 作者 | 刘文典 撰,赵锋,诸伟奇 点校 | ||
| 定价 | 98.0元 | ||
| ISBN号 | 9787101103588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数:660000 | 页码: | |
| 插图 |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 刘文典著的《庄子补正》收录《庄子》原文 和郭象注、成玄英疏及陆德明音义,并广泛征引王念 孙、王引之、卢文弨、俞樾、郭庆藩、章太炎、刘师 培、马叙伦等人的校勘成果,刘氏补正置于各篇相关 内容之下。 |
| 编辑推荐 | |
| 作者介绍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内容本身,虽然我尚未能完全沉浸其中,但初翻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深邃与博大,已然令人心生敬畏。它不仅仅是对古代哲思的梳理和阐发,更像是一扇通往另一个精神世界的门。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每一个论点都建立在坚实的考据基础之上,看得出作者在学术上的严谨与深厚功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晦涩难懂的典籍片段所做的细致辨析和精妙注解,这些“补正”之处,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数盏灯火,让原本模糊不清的概念豁然开朗。对于严肃的学术研究者而言,这无疑是一部可以反复咀嚼、常读常新的工具书与思想源泉,它提供了不同于传统解读的全新视角,令人在阅读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知识的再构建。
评分从图书馆里借来的那一版,我匆匆翻过,但这次自己购入实体书后,对细节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了。特别是那些校注者的工作,让人印象深刻。校注者显然花费了巨大的心力,在字斟句酌之间力求还原文本的“原貌”或至少是“最可信的样貌”。他们在重要的引文旁所做的细微校勘标记,虽然在普通阅读时可能不会被注意到,但对于文本的精确性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基石。这让我意识到,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其价值的实现,往往离不开背后默默无闻、一丝不苟的整理者的贡献。这本书的呈现,体现了学术传承中“承”与“继”的艰难与伟大,这是一种对先贤智慧的郑重对待。
评分这本书的份量和厚度,光是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厚重。我习惯于在睡前阅读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强迫我暂时放下日常的琐碎思绪,将全部心神集中于文字所构建的那个思想世界中去。尽管涉及的领域非常专业,但作者在阐释时,总能恰当地引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或者历史掌故来辅助理解,使得那种高耸入云的理论,变得可以触摸和感知。每一次合上它,我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拉伸,那种充实感是其他娱乐性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购入的,当时他用一种近乎神圣的语气向我描述这本书的价值,说它改变了他对某种特定学派的认知。我发现,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极其沉稳内敛的,它不追求花哨的辞藻或煽情的叙述,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将复杂的思想体系剖析得井井有条。这种风格对于追求真知、不喜浮夸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慰藉。每次阅读,我都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个安静的书房,听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没有外界的喧嚣干扰,只有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与精力,去耐心跟随作者的思路,一旦跟上,便能体会到那种豁然开朗的巨大满足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纸张质感上乘,触感温润,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磨损的痕迹。印刷的字体清晰锐利,墨色浓淡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版式布局达到了古典美学与现代阅读体验的完美融合,留白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厚重的文字内容在视觉上得以舒展,给人一种大气而不失精致的感觉。装帧的工艺细节处理得极为精细,无论是书脊的装订,还是封面与扉页的过渡,都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读者的尊重。每一次从书架上取下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郑重的仪式,让人对手中的这部经典文献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珍惜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