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 | 作者 | 王大勇 呂德和 梅墨生 |
| 定價 | 49.00元 | 齣版社 | 當代中國齣版社 |
| ISBN | 9787515407791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李經梧(1912~1997)為中國20世紀一代武術大師,太極拳傢。他在武術上融吳式、陳式、楊式、孫式等四傢太極功夫於一體,臻於化境。本書為《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2007年版)、《李經梧太極內功及所藏秘譜》(2010年版)的續篇,集中收入瞭李經梧學習並傳授的陳式和吳式太極拳械的主要套路。內容有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炮捶),吳式太極拳、劍、刀,太極推手和太極杆,同時也收入瞭李經梧入室弟子、再傳弟子名錄。 |
| 作者簡介 | |
| 呂德和,1955年生,李經梧先生入室弟子,在河北省總工會工人療養院教授太極拳。現為秦皇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在德國、澳大利亞分彆創辦“德和國際太極拳學院”,多次在全國、省級太極拳比賽中獲奬。齣版有《傳統陳吳太極拳械》。 王大勇,1942年生,1962年投帖拜從李經梧先生遍習太極拳械。曾齣任河北省武術協會委員、秦皇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秦皇島市太極拳研究會主席。其弟子多人多次在國際重大賽事中奪得,並有多人獲評武術段位六段、七段。其業績載入《中國太極拳大百科》等辭書。 梅墨生,1960年生,李經梧先生入室弟子,道傢內丹學者鬍海牙先生弟子。現為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武當百傑、國際健身氣功聯閤會科學與養生委員會委員。中國武術七段。書畫傢,國傢一級美術師,供職於中國國傢畫院。編著有《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李經梧太極內功及所藏秘譜》,其業績載入《中國太極拳大百科》等辭書。 李樹峻, 1942年生,李經梧先生次子,幼承庭訓。現為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武術七段。1958年和1962年曾兩次獲得北京市武術比賽太極拳冠軍。退休前為618廠下屬101廠廠長。 |
| 目錄 | |
| 編者前言原序一王培生 |
| 編輯推薦 | |
| 集內功、技擊推手、養生為一體;是道、武、醫的結晶 收入李經梧入室弟子、再傳弟子*名錄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帶給我的感受是多方麵的,遠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武術不單單是肢體上的動作,更是一種內在的修養和精神的升華。這本書恰恰體現瞭這一點。李經梧大師的拳械技藝,不僅僅是外在的形,更是內在的“神”。書中對“練假成真”的探討,讓我對武術的理解有瞭新的認識,它強調的是在練習中逐漸領悟真諦,最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我反復琢磨瞭書中關於“虛靈頂勁”的講解,它讓我明白,頂勁並非是僵硬的用力,而是一種輕靈的、仿佛頭頂白雲的感覺。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讀起來讓人感到身心愉悅,受益匪淺。
評分拿到《李經梧傳陳陳吳太極拳械集》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被其豐富的內涵所吸引。作為一名業餘太極拳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既係統又深入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技藝。這本書可以說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詳細介紹瞭李經梧大師的生平以及他對太極拳械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將陳、吳兩傢太極拳械的精髓進行瞭清晰的梳理和闡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勁力運行的圖解,那些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勁力如何在身體內外傳遞,以及如何通過身法來引導勁力。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看到大師的身影在書中舞動,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瞭力量和美感。這本書不僅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練武指導,更讓我感受到瞭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最近入手瞭這本《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感覺完全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武術,特彆是內傢拳,有著莫名的好感,但之前接觸到的資料總覺得有些零散,不夠係統。這本書就恰好彌補瞭我的這個遺憾。它不僅僅是將李經梧大師的拳械技藝搬上瞭紙麵,更是將一種武學精神、一種人生態度傳遞給瞭讀者。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悟”的論述,大師對於拳械的理解並非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融入瞭對自然規律、人體力學的深刻體悟。書中的圖解非常精美,每一個動作的細節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配閤著文字的講解,即使是初學者也能窺其門徑。我反復研讀瞭關於太極劍的部分,它所展現齣的“如水行舟,如風吹柳”的意境,讓我深深著迷。這本書不僅是練拳的寶典,更是一部關於人生智慧的啓迪錄,讓我對修身養性有瞭新的感悟。
評分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人,所以看到《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瞭。李經梧大師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與精湛的太極拳械技藝聯係在一起,這本書給瞭我一個近距離接觸他武學精髓的機會。書中的內容不僅僅是招式和套路,更重要的是它傳達瞭一種“道”的精神。我注意到書中對“聽勁”的闡述,那種“不丟不頂,懂勁”的境界,讓我對太極拳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意”的講解,它強調的是精神層麵的修養,是將個人的意誌與武術技藝融為一體。雖然我不是專業武術人士,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李經梧大師的傳授之中,感受到瞭他那深厚的內功和精妙的招式。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技藝的學習,更在於對人生哲理的體悟。
評分這本《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真是太讓我驚喜瞭!我一直對太極拳械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聽說李經梧大師的技藝傳承,更是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吸引住瞭。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李經梧大師的生平介紹,字裏行間流露齣他對太極拳械的執著與熱愛,以及他為傳承和發展太極拳械所付齣的心血。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大師學拳經曆的詳細描述,那些關於恩師的教誨、艱苦的訓練以及對拳械理解的深入剖析,都讓我受益匪淺。書中對陳、吳兩傢太極拳械的講解也十分到位,無論是動作的要領、勁力的運用,還是器械的拆解與演練,都描述得既生動又清晰。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槍法的論述印象深刻,那種“槍似遊龍”的感覺躍然紙上,仿佛我真的能感受到長槍在手中揮舞的勁道和靈動。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拳械的技藝,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思考,讓我對太極拳械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