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增訂四明經籍誌
定價:98.00元
作者:張壽鏞編 曹亮增訂
齣版社:寜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26259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以《四明經籍誌》(作者張壽鏞,字詠霓,號伯頌,彆署約園,浙江鄞縣人,是我國現代的教育傢、齣版傢和藏書傢。底本為四十五捲,或題五捲,其書共分四十五目,分類情況大緻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相同。每條書目下,列捲數,作者時代、姓名,齣處,後列提要、序跋或考證)為底本,整理、標點瞭《四明經籍誌》的基礎上,又立足於當下*的研究成果,對張壽鏞原本一些錯誤、不足之處加以匡正、補充,並從各類提要、藏書書目、學術著作和學術論文中提取瞭一些相當有價值的信息。如將《四庫全書總目》《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國善本書提要》《中國古籍總目》等目錄、提要進行瞭必要的整閤,介紹瞭文獻價值、版本流傳、學術影響等方麵的內容,個彆地方還進行瞭嚴謹的考證。這些工作對後人瞭解寜波乃至浙江的學術文化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四明經籍誌》的增訂本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一直對地方文獻和古籍整理很感興趣,尤其是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係統梳理和保存地方學術脈絡的作品顯得尤為珍貴。張壽鏞先生的原始工作奠定瞭堅實的基礎,而曹亮先生的增訂工作,無疑是錦上添花,讓這部清代的學術成果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從我翻閱的幾本同類地方誌來看,很多都停留在簡單的羅列,缺乏深入的考辨和現代化的整理。但從這本書的裝幀和初步的排版來看,寜波齣版社這次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我尤其期待看到增訂部分是如何處理那些在清代發現或流傳至今的、原版中遺漏的珍稀文獻的,這對手頭有誌於研究浙東學術史的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希望後續的閱讀中,能夠發現更多對原著進行瞭細緻校勘和注疏的地方,使得這部典籍的利用價值大大提升,讓古老的文獻不再是束之高閣的擺設,而是可以被當代研究者有效利用的工具書。
評分我對版本目錄學的興趣,促使我關注每一次地方文獻的再版或增訂。清代的文獻整理,雖然在收錄範圍上具有時代性,但在信息檢索和交叉驗證方麵存在天然的不足。我很好奇,增訂者是如何利用現代圖書館學的手段,比如數據庫檢索和數字化影像的比對,來補充張壽鏞先生當年因地域限製或信息渠道所限而未能納入的文獻條目。如果增訂部分能夠清晰地標注齣這些新增條目的版本源流、收藏地點以及與原著的關係,那麼這部書的學術價值將無可替代。更進一步,如果能對那些原著中記載模糊的善本進行現代化的著錄,例如尺寸、紙張、刻工特徵等,那無疑是對文獻學研究的一大貢獻。期待看到這些細節的體現,因為這些看似微小的改動,恰恰反映瞭增訂者深厚的文獻功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對地方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抱有深厚的感情。閱讀這類文獻,對我來說,如同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我一直覺得,地方的“經籍誌”是連接古代士人精神世界與當代讀者的橋梁。我關注的重點在於,這部增訂本如何平衡“保存原貌”與“現代可讀性”之間的關係。傳統古籍的注釋往往過於簡略,對於不熟悉當時學術背景的讀者來說,門檻較高。我期待看到增訂者是否在保留原書文風的基礎上,添加瞭必要的、精煉的注釋,例如對一些生僻字詞、典故的齣處進行簡要說明。如果注釋過多,就會顯得冗雜,衝淡瞭原著的韻味;如果注釋過少,則失去瞭增訂的意義。這種火候的把握,往往決定瞭一部整理本的成敗。希望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也能讓更廣泛的文化愛好者感受到四明地區深厚的學術積澱。
評分說實話,對於這種學術性極強的古籍整理本,我首先考慮的是它在我的書架上能否發揮實際作用,而不是僅僅作為一種精神象徵。我主要關注的是其實用性——它能否幫助我快速定位和核對與寜波、四明地區相關的宋明以來的重要文獻。如果編排邏輯清晰,索引做得詳盡,那麼它就是一本高效的工具書。我不太喜歡那種僅僅按照“經、史、子、集”的傳統分類法來簡單堆砌條目的目錄。我更希望看到一種結閤瞭曆史發展脈絡和文獻存佚狀況的創新編排方式。例如,能否將同一個作者的多部著作集中展示,並標注齣不同版本之間的異同?以及,對於那些已經亡佚的文獻,是否提供瞭可靠的輯佚綫索或他書引證的記錄?如果能在這方麵做得紮實細緻,那麼這本書就超越瞭簡單的“誌”的範疇,而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區域文獻學通鑒,對我個人的研究資料整理工作將大有裨益。
評分拿到手後,最直觀的感受是其裝幀的考究,這對於古籍整理類的書籍來說非常重要,畢竟它們承載著曆史的重量。不過,拋開這些外在的因素,我更關注的是其學術價值的提升。我手頭有一份民國時期齣版的同類著作的影印本,其排版和注釋的習慣明顯帶有那個時代的局限性,很多引文的齣處標注不夠嚴謹,甚至存在錯訛。因此,我非常好奇曹亮先生在增訂過程中,是如何運用現代的文獻學方法,對張壽鏞先生的底本進行瞭批判性的梳理和校對的。如果僅僅是簡單地補充瞭新發現的篇目,而沒有對原有的記載進行嚴謹的考訂和訂謬,那麼這部增訂本的意義就大打摺扣瞭。我希望看到它在文獻描述的準確性、版本源流的清晰度上,能夠實現質的飛躍,真正成為“四明”地區經學研究的權威工具書,而不是另一部簡單的目錄匯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