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加分-图解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为爱加分-图解婴幼儿营养与科学喂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春香著 著
图书标签:
  • 婴幼儿营养
  • 科学喂养
  • 母乳喂养
  • 辅食添加
  • 营养食谱
  • 宝宝健康
  • 育儿知识
  • 亲子教育
  • 0-3岁
  • 喂养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启东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6969797
商品编码:29812391261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宝宝喂养无小事,从母乳喂养,到辅食添加,儿科专家临床经验总结,为宝宝饮食营养把关,让宝宝健康成长。本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需求,将0~3岁宝宝分为6个不同的阶段,从母乳喂养到辅食添加,再到逐步进入幼儿辅食,层层推进,指导新手妈妈分龄喂养,科学育儿,并推荐相应阶段的美味辅食及制作方法,让宝宝爱上吃饭。针对新手爸妈们关心的宝宝成长过程中的营养素添加问题以及宝宝不适或患病后的喂养问题,本书也有科学指导。全书内容详尽,助爸爸妈妈做好宝宝的日常营养师。

关联推荐
饮食营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对于年龄尚小的“奶娃娃”来说,他们的饮食与营养全靠爸爸妈妈来提供。如何在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为宝宝制作出爱心满满的辅食,既能为宝宝补充补充其成长所需营养,又能让宝宝享受到吃饭的乐趣,是每个妈妈*乐于见到也*希望做到的事情。本书根据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营养需求,为妈妈们提供丰富的配餐指导和饮食建议,给予宝贝科学的爱。 
目录
Chapter1从“零”开始,做好宝宝的日常营养师 002?一、饮食营养,宝宝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 002?婴幼儿的主食与辅食 004?婴幼儿期所需的主要营养素 008?宝宝营养素缺乏的身体信号 009?选D季食材,为宝宝营养加分 010?二、科学喂养,父母不可不知的饮食细节 010?至少保证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 010?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添加辅食 012?1次添加辅食,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 013?给宝宝喂辅食记住要少量、简单 014?辅食添加应循序渐进地进行 014?先喂辅食再喂奶,尽量一次吃饱 015?家长应注意对孩子口味的引导

Chapter1从“零”开始,做好宝宝的日常营养师

002?一、饮食营养,宝宝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

002?婴幼儿的主食与辅食

004?婴幼儿期所需的主要营养素

008?宝宝营养素缺乏的身体信号

009?选D季食材,为宝宝营养加分

010?二、科学喂养,父母不可不知的饮食细节

010?至少保证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

010?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添加辅食

012?1次添加辅食,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

013?给宝宝喂辅食记住要少量、简单

014?辅食添加应循序渐进地进行

014?先喂辅食再喂奶,尽量一次吃饱

015?家长应注意对孩子口味的引导

015?家长要学会训练孩子的咀嚼动作

016?观察宝宝吃辅食的效果,适时调整

017?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018?三、专家提醒,家长容易进入的喂养误区

018?母乳营养价值高,喂越久越好

018?把蛋黄作为辅食的SX

019?习惯给宝宝的辅食加盐、味精

019?让孩子多吃蔬菜少吃米粉

020?让孩子过早接触成人食物

020?习惯用零食来弥补宝宝摄入能量的不足

021?以其他小孩的辅食量作为自家宝宝的喂养标准

021?用米汤、米粉等冲调配方乳

022?在宝宝的辅食中添加营养品

022?用奶瓶给宝宝喂辅食

023?宝宝枕秃要补钙

023?宝宝不爱吃蔬菜,用水果来代替

024?四、专家答疑,家长经常碰到的喂养难题

024?只给宝宝喂母乳不会造成营养素缺乏吗?

024?孩子每日、每餐应该吃多少辅食?

025?婴儿是否需要补水?

025?宝宝经常晒太阳,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剂吗?

026?可不可以给孩子服用营养补充剂?

026?DHA有助于大脑发育,需要多补充吗?

026?孩子要长牙了,怎么准备食物?

027?怎样给孩子吃蔬菜、水果好?

027?宝宝添加辅食后体重增长缓慢怎么办?

028?宝宝长得特别快该怎么喂养?

028?1岁以内的宝宝能喝鲜奶吗?

028?1岁以内的宝宝能吃蜂蜜吗?

029?宝宝偏食该如何纠正?

029?宝宝腹泻时怎样添加辅食?

029?宝宝吃辅食后过敏怎么办?

 

Chapter2分龄喂养,重点是适合自家宝贝

032?一、0~4个月:给宝宝优质的母乳

032?0~4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33?0~4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34?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35?宝宝喂养评价

036?母乳喂养的方法

039?混合喂养须知

039?人工喂养须知

039?不要忽略哺乳妈妈的营养需求

040?二、5~6个月:让宝贝尝试D一口辅食

040?5~6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41?可以让宝宝开始吃辅食的条件

041?5~6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43?5~6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44?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45?宝宝喂养评价

046?三、7~8个月:让宝贝适应用舌头捣碎食物

046?7~8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47?7~8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48?7~8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50?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51?宝宝喂养评价

052?四、9~11个月:让宝贝练习用牙龈嚼碎食物

052?9~11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53?9~11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54?9~11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56?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57?宝宝喂养评价

058?五、12~18个月:让宝贝学着自己吃饭

058?12~18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59?12~18个月宝宝吃辅食的特点

060?12~18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62?喂食量与喂食时间分配

063?宝宝喂养评价

064?六、19~36个月: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064?19~36个月宝宝每日营养需求

065?19~36个月宝宝的饮食特点

066?19~36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068?膳食结构与时间分配

068?宝宝喂养评价

 

Chapter3妈妈亲手做,给宝宝准备爱心辅食

072?一、制作辅食前的准备工作

072?选择合适的制作与保存工具

073?选择合适的婴儿餐具

074?辅食制作器具的清洗与消毒

074?学会正确加工辅食

076?学会保存辅食

077?二、简单的辅食制作方法

077?米粉糊

077?蔬菜汁/果汁

078?蛋黄泥/菜泥/果泥

079?稀粥/软饭

079?蔬菜高汤/基础骨汤

080?三、各阶段的简单食谱

080?5~6个月

088?7~8个月

096?9~11个月

106?12~18个月

116?19~36个月

126?四、让宝宝爱上吃饭的创意辅食

126?看不见的蔬菜

128?手抓辅食

130?可爱小点心

132?五、节日辅食

 

Chapter4补对营养素,为宝宝的健康加分

138?一、宝宝补铁更强健

138?宝宝缺铁危害大

138?你的孩子需要补铁吗?

139?补铁,SX食补

140?需药物补铁的情况

140?铁补多了也有害

140?哺乳妈妈也需要补铁

141?宝宝补铁食谱

142?二、宝宝补钙长更高

142?宝宝缺钙危害大

142?你的孩子需要补钙吗?

143?补钙,多吃高钙食物

143?补钙要选好“搭档”

144?补多少钙,根据孩子的发育来

144?补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45?宝宝补钙食谱

146?三、宝宝补锌吃饭香

146?锌对宝宝的作用

146?宝宝缺锌危害大

147?你的孩子需要补锌吗?

147?哪些宝宝容易缺锌?

148?缺锌不严重时,药补不如食补

148?给孩子补锌的注意事项

149?宝宝补锌食谱

150?四、宝宝补DHA更聪明

150?DHA对宝宝的重要作用

151?婴幼儿补充DHA应按需求来

151?怎样为宝宝选购DHA?

152?防止DHA氧化变质

152?多吃含DHA丰富的食材

153?宝宝补充DHA食谱

154?五、宝宝补维生素有讲究

154?重点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

155?维生素补充提示

156?补充维生素的几大误区

157?宝宝补充维生素食谱

158?六、给宝宝科学补充微量元素

158?微量元素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158?宝宝6个月内不必做微量元素测试

158?微量元素缺乏的常见原因

159?微量元素缺乏的蛛丝马迹

160?微量元素食补提示

161?宝宝补微量元素食谱

 

Chapter5不适症调养,守护宝宝快乐成长

164?一、食欲不振

164?宝宝为什么不想吃饭?

164?宝宝食欲不振的应对方法

165?调理食谱

166?二、积食

166?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

166?宝宝积食的处理方式

167?调理食谱

168?三、腹泻

168?引起腹泻的原因

168?宝宝腹泻的护理措施

169?调理食谱

170?四、便秘

170?排便间隔时间长J是便秘吗?

170?宝宝便秘时的护理

171?调理食谱

172?五、上火

172?寻找宝宝上火的蛛丝马迹

172?宝宝上火怎么办?

173?调理食谱

174?六、感冒

174?为何6个月内的小宝宝也会感冒?

174?宝宝感冒后需耐心护理

175?调理食谱

176?七、发热

176?发热的利弊

176?对发热宝宝的处理

177?调理食谱

178?八、咳嗽

178?夜间咳嗽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178?宝宝咳嗽的护理

179?调理食谱

180?九、过敏

180?过敏的表现

181?孩子过敏了怎么办?

182?调理食谱

显示全部信息

科学育儿的黄金法则:婴幼儿成长发育的全面指南 书籍名称:科学育儿的黄金法则:婴幼儿成长发育的全面指南 图书简介: 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如同建造一座宏伟的建筑,需要最坚实的地基和最精心的设计。本书《科学育儿的黄金法则:婴幼儿成长发育的全面指南》正是为新手父母、祖辈看护者以及所有关注儿童早期发展的人士,精心打造的一部详尽、实用、科学的育儿宝典。我们深知,面对浩如烟海的育儿信息,父母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书旨在以清晰的逻辑和详实的内容,系统梳理从生命孕育之初到学龄前(0-6岁)的各个关键阶段的育儿知识体系。 本书摒弃了空泛的理论说教,将重点聚焦于“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力求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育儿行动方案。内容涵盖了婴幼儿成长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多个维度,确保父母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与变化。 第一部分:生命伊始——孕期准备与新生儿适应 本部分内容侧重于生命萌芽阶段的科学准备与出生后的初步护理。 一、 孕期的科学规划与母体健康维护: 详细阐述了孕前营养储备的重要性,包括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的摄入标准与食源性补充建议。内容深入探讨了孕期常见的不适(如孕吐、水肿)的自然缓解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适度的运动来维持母体的最佳状态。同时,我们提供了关于孕期心理调适的实用建议,帮助准父母建立积极的预期。 二、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与安全护理: 深入解析新生儿(0-28天)的反射行为、睡眠模式与排泄规律。本书特别设置了“新生儿安全护理专栏”,详细图解了正确的抱姿、换尿布技巧、脐带护理以及黄疸的科学观察与处理原则。对于母乳喂养的启动与建立,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初次衔乳指导”和“追奶秘籍”,帮助新手妈妈顺利度过哺乳初期的挑战。 第二部分:成长里程碑——关键阶段的生理与运动发展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它按月龄系统追踪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运动技能的获取过程。 一、 俯卧、翻身与坐立的训练: 详细描述了宝宝从抬头到独立坐稳的各个发展节点。我们强调“被动”与“主动”的结合,提供了一系列“Tummy Time”(俯趴时间)的趣味化、安全化游戏方案,旨在促进宝宝核心力量的发展,为后续爬行和行走打下坚实基础。 二、 爬行、站立与迈步的科学引导: 分析了不同爬行姿势的优劣,并指导父母如何创造安全、丰富的地面环境来鼓励宝宝自主探索。对于学步期的孩子,我们不仅关注“走”的动作本身,更强调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的同步发展,推荐了多种适合家庭环境的早期运动游戏。 三、 精细动作的培养与手眼协调: 深入探讨了抓握能力(如从抓握到对捏)的发展轨迹。我们提供了大量利用日常家居用品或低成本材料制作的感官玩具制作方法,帮助父母在日常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精细操作能力,为日后的书写和生活自理能力做准备。 第三部分:心智启航——认知、语言与情感社交发展 婴幼儿的大脑发育速度惊人,本部分专注于如何科学地“滋养”孩子的心灵与思维。 一、 语言的萌芽与互动: 系统梳理了从“咿呀学语”到“短句表达”的语言发展序列。本书强调“高质量的亲子对话”而非单纯的重复。我们提供了“描述性语言互动法”和“情景对话练习”,指导父母如何通过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回应,有效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二、 认知发展与问题解决能力: 结合皮亚杰等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的理论,我们将抽象的认知发展分解为具体的日常行为。内容包括对“物体恒存性”的建立、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分类和配对游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情绪识别与安全依恋的建立: 深入探讨了婴幼儿的情绪表达特点,如分离焦虑、发脾气(Tantrums)的产生机制。我们提供了“共情式回应”的技巧,教导父母如何接纳和命名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安全依恋关系,这是未来健全人格的基石。我们详细解析了如何科学处理哭闹,区分生理需求与情绪表达。 第四部分:生活艺术——睡眠管理、如厕训练与健康习惯养成 本部分关注如何将科学的育儿理念融入到每日的实际生活操作中,建立健康的作息与生活秩序。 一、 科学的睡眠引导: 详尽论述了婴幼儿睡眠周期的特点,并提供了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循序渐进方法,包括“睡眠暗示物”的选择与使用、夜间喂养模式的调整,以及如何应对夜醒问题,核心在于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而非依赖外部条件。 二、 早期如厕训练的准备与实施: 强调如厕训练的“时机选择”而非“强迫进行”。本书提供了详细的观察信号清单,指导父母识别孩子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准备度,并介绍了分阶段的训练步骤,如使用便盆、认知排泄概念等,确保训练过程的积极与无压力。 三、 日常习惯的塑形: 涵盖了如餐桌礼仪的启蒙、玩具整理的责任感培养等内容。我们倡导通过“榜样示范”和“小任务分配”,让孩子在参与家庭生活的同时,逐步养成自律和良好的生活秩序感。 第五部分:环境塑造——安全、游戏与早教资源的选择 本部分指导父母如何构建一个既安全又充满教育意义的成长环境。 一、 家庭环境的安全化与适龄化改造: 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清单”,覆盖了电源、家具固定、防跌落、防窒息等各个角落的物理安全措施。同时,指导父母如何根据孩子的运动能力,动态调整家具布局,创造适宜探索的空间。 二、 有效的游戏策略: 区分了“消磨时间的游戏”和“促进发展的游戏”。本书推荐了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开放式游戏”和“封闭式游戏”的比例分配,强调玩具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以及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如何放大游戏的教育价值。 三、 早期教育资源的甄别与使用: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早教产品,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评估框架”,帮助父母科学判断早教内容是否符合孩子当前的发展阶段,避免盲目跟风,确保资源投入的有效性。 《科学育儿的黄金法则:婴幼儿成长发育的全面指南》是一本陪伴孩子度过关键成长期的良师益友,它尊重孩子的天性,倡导科学、积极、充满爱的养育方式,助力您的宝宝健康、自信地迈向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绝对是育儿书中的一股清流。它的色彩搭配既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又不会让大人感到视觉疲劳。特别是那些流程图和对比图,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清晰。我发现自己竟然会忍不住反复翻看那些关于食物质地变化的时序图,它们非常直观地展示了从泥状到碎末状再到小块食物的过渡过程,这在实际操作中是极其宝贵的参考。而且,书中对不同食材的营养侧重点分析得非常到位,比如,它会明确指出哪种蔬菜是天然的“维生素A宝库”,哪种谷物是“优质膳食纤维的首选”。这种精确到位的指导,让我能更自信地在超市货架前做出选择,不再盲目跟风购买那些华而不实的“网红”辅食。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重塑了我对“科学喂养”的认知。它让我明白,科学喂养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智慧。在处理那些常见的小问题,比如便秘、挑食或者对新食物的抗拒时,书里提供的解决方案既有循证医学的支持,又充分考虑了家庭环境的实际限制。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充满了正向的能量,鼓励父母享受与孩子一起探索美食的旅程。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把喂辅食看作是检验我育儿水平的试金石,而是把它当成我与宝宝建立起信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桥梁。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温和的良师益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给予了我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底气。

评分

这本书在科学喂养方面的讲解深入浅出,特别是在解读那些复杂的营养指标时,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我曾经被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的警告搞得心神不宁,但这本书用清晰的图解说明了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均衡摄入,而不是一味依赖昂贵的营养补充剂。它倡导的是一种自然、均衡的饮食结构。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宝宝的饥饱信号那一段,对我启发最大。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把碗里的东西喂完,生怕宝宝没吃饱,看完书后才意识到,强迫喂食对宝宝的长期饮食习惯是多么不利。现在,我学会了放下自己的执念,真正去倾听宝宝的“声音”,他们的拒绝、他们的满足,都成了我调整喂养策略的重要参考。这种“以宝宝为中心”的理念,让喂养从一项任务变成了一次充满爱意的沟通。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温馨,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稚嫩的插图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亲切地分享着育儿心得。我原本对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件事感到有些手足无措,尤其是在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各种信息轰炸时,总觉得无从下手。这本书的排版很舒服,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新手爸妈的理解和关怀。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非常直白易懂的方式,把营养学的基础知识讲得清清楚楚,让我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书中对不同月龄宝宝的辅食添加原则做了非常细致的表格梳理,那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原本复杂的过程瞬间变得有条理、有章可循,极大地缓解了我内心的焦虑。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循序渐进”和“观察反应”的理念,这让我明白喂养不是一场竞赛,而是需要耐心和细致观察的科学实践。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也看过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但很多都侧重于理论的堆砌,读起来非常枯燥,而且很多内容放在实际操作中根本行不通。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操性”极强。它不仅仅告诉你“应该吃什么”,更重要的是详细描述了“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如何正确选择和处理食材,如何控制辅食的稠度和温度,甚至连搅拌机和辅食盒的选择都有相关的建议。我记得我按照书里的一个“自制高铁辅食”的方子做了几次,宝宝的接受度非常高,而且我亲手制作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这种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它教会我的不是死记硬背食谱,而是一种可以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喂养思维框架,这对于一个初为人母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