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发现古桃源
定价:78.00元
作者:龚光美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2650916
字数:
页码:36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鹤峰,古称容美,地处武陵山东段北纬30°、东经110°交叉点上,巴人后裔容部落繁衍地,因山深路险、与世隔绝、民风淳朴、风景秀丽而闻名,被誉为“容美古桃源”“人类后的秘境”。
中国戏剧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断言:“楚地之容美,在山中,阻绝入境,即古桃源也。”《发现古桃源》以此为题,用文学的语言,描述和探究她的生态地理、民族源流、图腾信仰、文化习俗、文物古迹,记述各重要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俗,介绍诗人、戏剧家、旅行家顾彩的容美“古桃源”之旅,以及作者本人从事历史、民族文化、旅游景观研究的经历与感受。
《发现古桃源》以容美民族历史文化为主要描写对象,资料丰富,视角独特,观点新颖,集散文、随笔、文学评论、人文杂忆60余篇。题材亦文亦史,语言亦庄亦谐,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可读性,堪称一部鹤峰历史文化小科,也是一部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旅行指南。
目录
作者介绍
龚光美,湖北鹤峰人,土家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史学会理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员,州民族研究会理事,巴文化研究会会员,容美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美人赠我金错刀》《沧海之恋》,散文集《爱你山高水长》,民族文化论文集《鹤峰纪事》。主编《鹤峰县志(1986-2005)》《铁血风云》《鹤峰县民族志》,参编《恩施地区革命斗争史》《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史》等多部文集。
文摘
《发现古桃源》:
诗人笔下的容美是山峦重叠,险关重重,容美土的中府(今鹤峰县城容美镇)、南府(今鹤峰县五里乡的南村)、北府(今鹤峰县的北佳乡北佳坪)、西府(今鹤峰县容美镇二哥坪村西坪府寨)、爵府(今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以及天泉、白溢、水源、石梁、椒山、五峰、石堡等等,都是地势险要之所。其中平山爵府尤为突出。
平山周围峭壁仞,深沟巨峡,峡谷中溪流环绕,密林蔽日,深不可测,方圆近里,南北长、东西窄,北高南低,海拔高处达1900多,低处700多,内有90多座山峰,自高至低,依次分上平山、中平山、下平山,形如神话中的一艘巨船,航行在大海巨浪般的山丛中。进平山自古三条路:南曰铁锁桥(古称天心桥),桥悬两崖之间,“下临七十仞深涧”;北曰“七丈五”,两崖之间仅宽约7丈5尺的山梁相连;西曰挂板岩,路在悬岩缝隙里,陡峭异常,人行其上,如同挂在板壁上。爵府就建在下平山和中平山之间,顾彩在爵府居住游览了13天,深知平山之险,他在《容美纪游》中发出惊叹:“呜呼!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平山!”平山在容美,可以说又是山中之山,国中之国。
土时期的容美尚且如此险要、美丽,我们有更多理由认为,在这些描述之前几年的容,当是更原始的自然景色,更险要的道路,更富有刺激性的“沿溪入洞”的历程。桃花、溪流、渔人、洞穴、森林、珍禽异兽,构成了亚当夏娃时代的原始图景。与世隔绝,勤劳淳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居民,或旅游考察,或躲避战乱的文人学子,汉官旧吏,隐士侠客,僧道游人,共同拥有了容古桃源的四季美景,构成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古代的容,实在就是一个女神的花园,是一个古代知识分子藏匿心灵的理想世界。
自孔尚任开始,有多少人在讨论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时,是否有一个“原型”。甚至还有人列出了许多“桃花源”原型候选地名单,这其中除了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以外,还有:陕西上洛郡的上洛县;河南弘农郡弘农县;江西庐山康王谷;福建永春县;山东曹县;浙江天台;等等。
加上容,这个“候选”名单已达10处之多!
笔者认为,我们在认真探讨“古桃源”原型存在与否的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构成陶翁“桃花源”原型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撇开陶渊明这位大诗人和散文家虚构、夸张、借喻、创作的因素不谈,仅以《桃花源记》原文所示,就有4个方面:
一、必须在武陵山区的内地而不是它的外围,是一位普通的武陵渔人就能发现并进人的地方;二、必须是一个隐蔽而且长期封闭,可以躲避“秦乱”战祸的地方;三、必须是一个有农田、有桑麻、多桃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地方;四、必须是一个民风淳朴,无盗劫犯罪、无强徒滋扰,无背叛出卖行径,社会安定的地方。
在上述4项中,前两项是决定性的条件。
不言而喻,具备这四个基础条件者,容莫属!
仅以条衡量,就可以淘汰七八个“候选”地。至少,一个普通的武陵渔民,不可能驾着一叶扁舟,跑到陕西、山东、江浙一带去捕鱼吧?
而且作为早“原型”的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经专家考证,亦不免也有附会之嫌,主要的两个理由是:它在秦代至晋代是一个“兵马要冲”,历史上战事频仍,不仅不能“避秦”,而且在它附近不远的沅陵就是秦朝大军的据点。其次从地理条件上考虑,小小的桃源山高不过,且在平原地带,虽然地属武陵却不在武陵山中,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其余的条件就不必多作讨论了。
笔者80年代到湖南桃源去参观时,曾在桃源山上小憩,当时就有~种想法,如果真把此地当作了大作家笔下的桃花源,真是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至少觉得太有点小家子气了。不过,我从内心佩服当初那个在桃源县开发“桃花源”的官员或“企业家”,他们具有强烈的开发意识,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他们能够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借尺寸之地,创秋大业,真心诚意弘扬历史文化,将~座小小的桃源山,建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想想这个结果,我们这些“古桃源”的居民会不会有一些启发呢?于此,我想到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纳西族学者杨福泉博士说过的一句话:“古城的灵魂,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以及存在于这一民族中的文化。”容“古桃源”,也是不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化呢?
答案是肯定的。
……
序言
坦白说,《发现古桃源》这本书,在阅读之前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比较寻常的旅行游记,或者是一些关于地方风土人情的简单介绍。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的想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是那种简单的“打卡式”介绍,而是深入到某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甚至是一些被时间尘封的秘密。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是什么”,更是在探究“为什么”。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好奇,并且会追根溯源,试图找到最真实的答案。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某个古老仪式的描述,那种神秘而又神圣的感觉,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作者在描写这些内容的时候,并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平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文字,将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传递给了读者。读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他用他丰富的阅历和深刻的思考,引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那些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沧桑。这本书真的很有深度,也很耐人寻味。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一本让我“意想不到”的书。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篇比较浅显的介绍,但阅读之后,我才发现它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博学多识和敏锐的观察力,都令人惊叹。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某个失落文明的独特见解,这种见解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史料考证和实地考察之上。他能够将那些零散的历史碎片,通过自己独到的分析,整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才能。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起来有一种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感觉。我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个精彩的论断而反复思考,甚至会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印证。这种“被启发”的感觉,是在阅读很多其他书籍时难以获得的。总而言之,《发现古桃源》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深感震撼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次关于历史的发现,更是一次关于知识的探索,一次关于思考的启迪。
评分《发现古桃源》这本书,怎么说呢,就像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惊喜,又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奇遇。我通常不太容易被一本书“迷住”,但这本书做到了。它不是那种一开始就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而是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水,慢慢地、不动声色地将你吸引进去,等你回过神来,你已经完全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了。我喜欢书中对细节的刻画,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零散的线索,在作者的笔下却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他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侦探,将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而令人震撼的画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某种失落文明的探讨,虽然信息可能不多,但作者的推测和分析却非常有说服力,让人忍不住去思考,去想象。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又不失文学作品的灵动,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是一种享受。每次读完一章,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自己也跟着作者一起,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谜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突然间,一束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让你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
评分《发现古桃源》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是个对历史地理、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特别着迷的人。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封面,那种古朴而又带着神秘感的插画立刻就吸引了我。拿到手翻开,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报告,也不是那种纯粹虚构的小说。作者似乎是一位真正的探险家,用非常生动、甚至可以说是“身临其境”的笔触,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似乎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某个古代遗址的描写,那里的建筑风格、壁画细节,还有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都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泥土和青草混合的味道,听到风吹过残垣断壁发出的低语。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遗迹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变迁。他提出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观点,让我对历史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停下来,查阅地图,搜索相关资料,然后更加惊叹于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洞察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地方的发现,更是一次关于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深刻探索,强烈推荐给所有和我一样热爱未知、追寻过往的朋友们!
评分《发现古桃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之前很少接触这类题材的书籍,但这本书却让我爱上了它。它就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惊喜。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或者复杂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着他所发现的“古桃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某些古老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描写,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对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并没有简单地复述,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解读,使得这些故事更加有血有肉,也更加引人深思。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不自觉地想象自己也身处其中,去感受那里的空气,去触摸那里的古迹,去聆听那里的故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世界,它充满了神秘、魅力,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收获颇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