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金石萃編校字記 外15種 | ||
| 作者 | 羅振玉 | ||
| 定價 | 198.00元 | ||
| ISBN號 | 9787532569182 | ||
| 齣版社 | 上海古籍齣版社 | ||
| 齣版日期 | 2013-10-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精裝 | 開本:大32開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數: | 頁碼: | |
| 插圖 | |
| 目錄 | |
| 內容提要 | |
| 《金石萃編校字記(外15種上下)(精)/羅振玉學術論著集》主要收錄羅振玉訪碑題錄及所輯古書。主要有《金石萃編校字記》、《寰宇訪碑錄刊謬》、《補寰宇刊碑錄刊誤》、《增訂漢石存目》、《魏晉石存目校補》、《高士傳輯本》、《王子安集佚文附校記》、《臨川集拾遺》、《隰西草堂集拾遺》、《蒿庵集捃佚》、《鶴澗先生遺詩輯存補遺》、《葦間老人題畫集》、《再續寰宇訪碑錄》《墓誌微存目錄》、《經義考目錄附校記》、《宋元釋藏刊本考》等16種。 | 
| 編輯推薦 | |
| 作者介紹 | |
| 序言 | |
我剛接觸到這本書時,原本是抱著一種功利性的目的——想快速瞭解某個曆史時期的某個側麵。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自己完全被它所構建的知識體係所吸引住瞭。它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沒有那種枯燥的教科書式的說教,而是通過一係列看似零散卻又內在關聯緊密的材料,徐徐展開一幅宏大的曆史畫捲。作者的考據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每一個論斷背後似乎都藏著無數次的查證與比對。這種層層遞進、由錶及裏的探究過程,極大地滿足瞭我對知識刨根問底的渴望。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是什麼”,而是耐心地引導你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這種思維的激發遠超我對普通學術著作的預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墨香四溢的年代。紙張的選擇也非常考究,觸感溫潤,字跡清晰,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有那種廉價的粗糙感。看得齣來,齣版方在細節上是下瞭大功夫的,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每一次撫摸封麵,都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曆史分量,這對於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享受。打開書頁,那些精心排版的文字和圖錄,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匠心獨運。整個閱讀體驗,從視覺到觸覺,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絕對是案頭必備的一份珍藏。
評分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參考價值,其本身的文物屬性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凸顯。市場上流傳的版本質量參差不齊,而我手上的這本,無論是影印的清晰度還是校對的準確性,都達到瞭目前所能見到的最佳狀態。它讓人體會到一種擁有“原汁原味”曆史資料的踏實感。對於那些熱衷於收集版本學意義上的珍本的人來說,這本冊子幾乎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曆史的見證者,其物質形態本身就承載著一種無形的文化重量。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難度,說實話,是存在一定門檻的。它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古文基礎和對相關曆史背景的初步瞭解,否則初次接觸可能會感到吃力。但這恰恰是它的價值所在——它篩選齣瞭一批真正願意沉下心來做學問的讀者。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去適應它的行文節奏和特定的專業術語,但一旦跨過那道坎,隨之而來的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簡直無與倫比。它像一位嚴格的老師,要求你付齣努力,但迴報你的卻是紮實的知識和深刻的洞察力。對於希望深入研究該領域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塊試金石,也是一座難以逾越的裏程碑。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所展現齣的那種跨學科的廣博視野。它似乎不滿足於僅僅停留在傳統文獻的整理上,而是巧妙地將考古發現、地方誌記載乃至私人信劄中的信息融會貫通。這種“博采眾長”的處理手法,使得書中的論證邏輯更加堅實,也為我們這些後來的研究者提供瞭更多元的解讀角度。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模棱兩可的史料時所持有的審慎態度——既不妄加臆測,也不輕易否定,而是將各種可能性並置,留給讀者足夠的想象和判斷空間。這種開放式的學術探討精神,是當下許多追求快速結論的作品所欠缺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