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高频交易

透视高频交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建 著
图书标签:
  • 高频交易
  • 量化交易
  • 金融工程
  • 算法交易
  • 市场微观结构
  • 交易策略
  • 金融科技
  • 投资
  • 技术分析
  • 程序化交易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3729
商品编码:29864384589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透视高频交易

定价:49.00元

作者:林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1115037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简单地讲,高频交易是一种采用高速度和高频率的自动化证券交易方法。更具体一点地讲,高频交易是用来描述一项采用综合性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做证券交易的自动交易方式,主要包括计算机的软硬件、网络、计算机算法和编程等技术,具备高速度和高频率快速完成股票交易的能力。

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章 逐利高频交易,全新市场格局 / 1
一、难以置信的速度 / 1
1. 高速度和高频率的交易 / 2
2. 关于高频交易认识的误区 / 3
3. 视觉上的高频交易 / 5
4. 高频交易基本业态 / 7
二、高频交易盈利模式 / 8
1. 价差驱动盈利模式 / 9
2. 流动性驱动盈利模式 / 10
三、美国高频交易市场现状 / 11
1. 复杂的多市场中心架构 / 11
2. 是谁掀起了高频交易的盖头 / 13
3. 全新竞争格局 / 15
4. 高频交易发展趋势 / 17
第二章 IT魔鬼沉睡10年,骑士资本难逃高频交易之殇 / 20
一、 当IT魔瓶被打开 / 21
1. 发怒的高频交易系统 / 21
2. 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 / 23
二、无法承受之代价 / 24
1. 基本业务简介 / 25
2. 面临破产风险 / 27
3. 崩盘的股价 / 29
三、破产阴霾与抗争 / 31
1. 华尔街援助之手 / 31
2. 佳结局 / 34
四、魔鬼是如何被唤醒的 / 36
1. 高频交易软件SMARS / 37
2. 第八台服务器 / 38
五、来自监管部门的处罚 / 40
1. 高频交易事件频发 / 40
2. 骑士资本违规细节 / 42
六、沉痛的IT教训 / 45
1. 避免人为错误 / 45
2. 消灭IT治理盲区 / 48
第三章 做市商违规逐利,丑闻铺垫出滋生高频交易的土壤 / 51
一、做市商的逐利心魔 / 52
1. 做市商生意经 / 52
2. 两位教授的研究报告 / 53
3. 失去约束的贪婪 / 56
二、监管部门施重手 / 57
1. “订单处理条例”新规 / 57
2. 打破做市商对报价的垄断 / 60
3. 非人工的电子交易平台 / 61
三、滋生高频交易的土壤 / 63
1. E交易平台特点 / 64
2. 为什么量化策略商青睐E / 65
3. 其他市场发展因素 / 67
第四章 电子市场崭露头角,高频交易波浪潮 / 69
一、传统证券交易市场 / 70
1. OTC市场 / 70
2. 交易所市场 / 71
二、初始的电子交易平台 / 73
1. 早期的商用计算机平台 / 73
2. 个电子交易平台 / 76
3. 家高频交易公司 / 79
三、波高频交易浪潮 / 80
第五章 高盛做局,高频交易商逐鹿纽交所流动性 / 84
一、监管之手撼市场 / 84
1. 市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84
2. 报价新政刺激市场变革 / 86
二、逐鹿纽约证券交易所 / 89
1. 挑战者的决心和手段 / 89
2. 神奇的群岛交易所 / 91
3. “快”和“慢”阵营的蛋糕 / 94
4. 保护纽交所的法律条款 / 96
5. 专家抢前交易丑闻 / 99
6. 灰头土脸的CEO / 102
7. 高盛发难 / 105
8. 纽交所上市 / 107
9. 高盛的蛋糕 / 109
10. 是否存在阴谋论之说 / 112
三、走下神坛之后的纽交所 / 114
1. 市场份额暴跌 / 114
2. 无奈终结专家制度 / 116
3. 褪尽昔日光环 / 118
第六章 高频逐利模式,捕食人赢者通吃 / 120
一、个股票量化策略模型 / 121
1. 个量化策略小组 / 121
2. 量化策略应用案例 / 123
二、流动性提供商 / 126
1. 流动性回扣成因 / 127
2. 电子做市商 / 130
三、捕食的高频交易策略 / 132
1. 工作方式一 / 133
2. 工作方式二 / 134
四、钓鱼用的闪报价 / 135
1. 不成交即撤单 / 135
2. 刀尖上的舞者 / 137
五、被禁止的闪订单服务 / 139
1. 30毫秒的优势 / 140
2. 对市场的危害 / 141
第七章 追求零延时,高频交易服务器进入交易所 / 144
一、到撮合平台的距离 / 144
1. 无处不在的延时 / 145
2. 十亿分之一秒 / 147
3. 影响延时的市场因素 / 149
二、新技术推动华尔街变革 / 151
1. 新技术应用 / 152
2. 微秒时代的邪恶循环 / 153
三、服务器托管业务 / 155
1. 零距离的需求 / 156
2. 新业务新竞争 / 158
第八章 难敌黑池诱惑,华尔街精英布局OTC市场 / 162
一、黑池为什么能够“黑” / 162
1. 华尔街巨头领衔黑池市场 / 163
2. 黑池的“黑”起源 / 164
二、海特胥.米塔尔的黑池分类 / 167
1. 内部撮合池 / 169
2. 公用配对网络池 / 170
3. 监听目标池 / 171
4. 交易所池 / 172
5. 联营池 / 172
6. 其他黑池类型 / 174
三、围绕黑池的争议 / 176
1. 关于“黑”流动性 / 177
2. “亮”和“暗”两个市场 / 179
第九章 市场“闪崩”警示恒言,美国高频交易市场展望 / 182
一、高频交易是否加剧了市场波动性 / 183
1. 关于闪崩的源头 / 184
2. 市场熔断器 / 185
二、高频交易是否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 187
1. 传统做市商的抱怨 / 187
2. 关于是否增加流动性 / 188
三、市场的体验 / 189
1. 高频交易孰优孰劣 / 189
2. 高频交易带给监管的挑战 / 191
3. 不断加强的处罚力度 / 193
4. 惊动了更高的立法层面 / 194
四、五问高频交易发展 / 196
1. 问 / 197
2. 第二问 / 197
3. 第三问 / 199
4. 第四问 / 199
5. 第五问 / 201
第十章 深耕细作,中国高频交易市场展望 / 203
一、市场王者之道 / 203
二、影响高频交易的诸多市场因素 / 206
1. 难以规避的市场风险 / 206
2. 不尽合理的交易成本 / 208
三、破解同质化竞争的金山银山 / 210
1. 难堪的衍生品业务IT需求 / 210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212
四、关于市场的两个建议 / 216
1. 关于营造流动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 216
2. 关于投资者在证券法律中的地位 / 219
五、再快一点点的变革 / 222
参考文献 / 225
后记 / 23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金融炼金术:资本市场的秘密与策略》 引言 在波诡云谲的资本市场中,无数的资金流动如潮汐般涌动,每一次的涨跌都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然而,在这场财富的盛宴背后,隐藏着一套更为深邃的运作逻辑和技术规则。许多人孜孜不倦地追逐着“成功”的秘诀,却往往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未能触及到真正的核心。 《金融炼金术:资本市场的秘密与策略》并非一本简单的投资指南,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旨在开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运作本质的认知。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迷雾,深入探究那些驱动市场力量的隐秘机制,揭示在看似随机的波动中潜藏的规律,并教会读者如何运用智慧与策略,将个人的资本转化为持续增长的财富。本书的目标是让读者不仅仅成为市场的一名参与者,更能成为一名理解并驾驭市场的“炼金术士”。 第一章:市场的“看不见的手”:供需之外的微观博弈 我们常常听到“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说法,这在宏观层面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微观层面,价格的形成远比这复杂。本书将首先深入剖析那些在日常交易中常常被忽视的微观力量。 订单簿的艺术: 每一笔交易的背后,都有一本由买卖订单组成的“订单簿”。这里是多空双方最直接的战场。本书将详细解析订单簿的结构、深度、挂单行为以及它们如何实时反映市场情绪和力量对比。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读订单流,识别“冰山单”、“幽灵单”等特殊订单类型,并理解它们对价格短期走势的影响。 流动性的多维解读: 流动性并非仅仅是“容易买卖”。本书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流动性的概念,包括价格深度、交易量、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的窄度、以及市场参与者构成等。我们将分析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流动性如何影响交易成本、执行效率,以及对价格波动性的潜在作用。 微观结构的影响: 市场微观结构(Market Microstructure)是研究证券交易机制、订单执行和价格形成的跨学科领域。本书将介绍一些核心的微观结构理论,例如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作为市场核心的做市商(market maker)的角色。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洞察交易的深层动力。 滑点与执行的奥秘: 对于大量订单的执行而言,滑点(slippage)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成本。本书将详细阐述滑点产生的原因,包括信息延迟、市场冲击、以及订单执行策略的选择。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执行策略来最小化滑点,从而保护投资者的交易利润。 第二章:信息的“黑箱”:数据背后的信号解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数据所淹没。然而,并非所有的数据都具有同等价值,真正能够驱动市场的是那些被有效解读并转化为交易信号的信息。 数据的多重维度: 本书将引导读者超越传统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去挖掘那些更深层次、更具前瞻性的数据。我们将探讨宏观经济数据之外的另类数据(alternative data),例如卫星图像、社交媒体情绪、供应链数据、信用卡消费数据等。这些数据往往能够提前反映经济的真实状况,为投资者提供独特的视角。 信号的噪声与真伪: 数据中充斥着噪声,如何从噪声中提取出真正的信号是关键。本书将介绍一些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和信号提取的方法。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数据的偏误,如何评估信号的可靠性,以及如何避免“看见”不存在的模式。 量化模型的构建基石: 任何成功的量化交易策略都离不开对数据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利用。本书将探讨如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于模型训练和预测的特征。我们将了解不同类型数据的适用性,以及如何为不同的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源。 时间序列的智慧: 资本市场的绝大多数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本书将深入探讨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平稳性检验、自相关性分析、以及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我们将了解如何识别时间序列中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征来构建预测模型。 第三章:交易的“博弈论”: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 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并非总是完全理性的,人的情绪、认知偏误以及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博弈场景。 行为金融学视角: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揭示了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本书将介绍一些核心的行为偏误,如过度自信、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羊群效应等。我们将分析这些偏误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并探讨如何识别和规避它们。 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在市场中,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本书将探讨不同参与者(如机构投资者、散户、内幕人士)所拥有的信息优势,以及这些信息如何在交易中被利用。我们将分析“信息优势”是如何转化为交易优势的。 动态博弈的分析: 市场是一个动态的博弈环境,参与者的行为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本书将引入一些基本的博弈论概念,如纳什均衡、信息博弈等,并解释它们如何应用于理解市场中的互动行为。 “黑天鹅”的冲击与应对: 市场中总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极端事件,即“黑天鹅”。本书将探讨这些事件的性质,以及它们对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的影响。我们将学习如何在这种不确定性中进行风险管理。 第四章:策略的“炼金术”:从想法到实战的转化 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本书将引领读者将前述的理解转化为可操作的交易策略。 策略的类型与选择: 市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交易策略,从长期的价值投资到短期的日内交易。本书将对不同类型的策略进行分类和介绍,并探讨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规模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策略。 策略开发的流程: 策略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严谨的流程。本书将详细介绍策略开发的全过程,包括市场洞察、数据收集、模型构建、回测与优化、实盘测试等环节。 量化策略的构建与实施: 对于追求效率和纪律的投资者而言,量化策略是重要的选择。本书将介绍构建量化策略的基本要素,包括算法选择、参数优化、风险控制等。我们将探讨如何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可执行的交易指令。 风险管理是生命线: 任何策略都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风险管理才是交易的生命线。本书将深入探讨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仓位管理、止损设置、组合分散化、以及宏观风险的识别与规避。我们将强调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 第五章:技术的“赋能”:驾驭时代的工具 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本书将探讨技术如何在交易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算法交易的演进: 算法交易(Algorithmic Trading)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介绍算法交易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市场中的应用。我们将探讨自动交易系统如何提高交易效率和执行质量。 高频交易的洞察(宏观视角): (此处不深入讲解高频交易的具体技术,而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本书将从宏观层面探讨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 Trading, HFT)对市场结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的影响。我们将分析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市场数据的分析工具也日益强大。本书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探索数据、检验假设和优化策略。 未来的技术趋势: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分布式账本技术(如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本书将展望这些技术在未来资本市场中的潜在应用,以及它们将如何重塑交易的面貌。 结语 《金融炼金术:资本市场的秘密与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来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它不是一本教你“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帮助你建立一套科学的认知框架和严谨的交易体系。通过掌握市场背后的隐秘力量,理解信息的价值,运用策略的智慧,并借助技术的赋能,每一位有志于在资本市场中有所作为的投资者,都能逐步成为一名更成熟、更成功的“金融炼金术士”,最终实现个人财富的稳健增长。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有机会读到一本关于金融市场背后运作机制的书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那些看似神秘莫测的高频交易领域展现出来。我一直对量化交易和算法交易很感兴趣,但很多资料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只是泛泛而谈,无法深入。而这本书,真的做到了“透视”,它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交易策略、技术架构、数据分析乃至于监管的方方面面。作者的叙述非常清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带领我探索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从早期的交易模型到如今的尖端技术,我看到了这个行业是如何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书中对不同策略的剖析,例如套利、统计套利、做市商策略等等,都有详细的解释和案例,让我对它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延迟和执行速度的讨论,我才意识到在这场毫秒级的竞争中,一点点优势都能带来巨大的差异。这本书让我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它不仅是关于交易,更是关于技术、数学、心理学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洞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能够看穿市场迷雾的眼睛,对未来的投资决策和行业发展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揭示了高频交易这个金融市场中的“高速公路”是如何构建和运行的。我一直对市场波动背后的逻辑感到好奇,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手术师,为我解剖了那些复杂的交易机制。作者的叙述流畅且富有逻辑,他没有回避那些技术上的难点,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释。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交易算法的解析,这让我明白了在毫秒级的交易中,每一个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市场价格的。书中还探讨了高频交易对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以及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这让我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这个领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掌握了一把打开金融市场奥秘的钥匙,对未来的投资和金融科技发展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启发。

评分

说实话,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高频交易的理解仅停留在“速度很快”这个层面。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非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以一种极具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高频交易的核心要素。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一步步探索这个由算法、数据和速度构建的奇妙世界。书中对不同交易策略的拆解,就像是在解剖精密的仪器,让我看到了其中的巧妙之处。从微观的市场微结构到宏观的交易生态系统,这本书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尤其赞赏作者对技术瓶颈和创新驱动力的分析,这让我看到了高频交易的未来发展趋势。读完此书,我不仅对高频交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感到由衷的敬佩。它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拓展视野的佳作。

评分

我一直觉得金融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生物体,而高频交易就像是它体内流动的、最快的血液。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股高速流动的生命力。它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甚至有些故事性的方式,讲述了这个行业的故事。作者仿佛是一位身临其境的观察者,将高频交易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对市场结构和价格发现机制产生的深远影响,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技术细节的描述,虽然我不是技术专家,但作者的讲解让我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算法、数据流和网络基础设施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从服务器的部署到网络延迟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和挑战。书中还探讨了高频交易带来的伦理和监管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同时,市场公平和稳定同样重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金融科技的无限可能,也对这个行业参与者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有了更深的共鸣。读完后,我感到一种智识上的满足,仿佛解开了一个长久以来困扰我的谜题。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在幕后驱动一切的“隐形力量”。这本书,如同一把精密的钥匙,为我打开了高频交易的神秘之门。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性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速度、算法和市场哲学的史诗。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带领读者穿越了高频交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书中对各种交易策略的解读,如同一堂堂生动的公开课,让我对那些曾经模糊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从数学模型的构建到执行机制的优化,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深度和独到见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噪声”与“信号”的辩证分析,以及在高频环境中如何有效地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在高频交易的世界里,每一毫秒都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它不仅拓宽了我的金融知识视野,更激发了我对技术驱动型金融创新的强烈兴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