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群书治要三六〇 第二册
定价:15.00元
作者:《群书治要三六〇》编辑小组 选译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1336064
字数:125000
页码:1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治要》概括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下,又归纳了《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希望该书纲目,对于读者领纳《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而所选出的360句,编入每个细目的排列顺序,也经过了我们反复推敲,有心的读者,当能从中理出脉络。 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在古圣先贤智慧的下,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安定、幸福、美满、和平。同类好书推荐《曾文正公家书》(宣纸线装、精校足本、精美至极)点击进入《读史是人生的必修课》(:你想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点击进入《体验人生**享受》(定弘法师出家后讲演集结传)点击进入《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国*早语文教科书、影响民国老课本的发端之作)点击进入《群书治要译注》(题词、多国元首正在学习、净空法师力荐)点击进入
内容提要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等,自上始五帝,下迄晋代,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治要”,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徵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群书治要》中的嘉言按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大纲目整理成书,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透着一股用心。封面色彩沉稳又不失典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捧着一份厚重的历史馈赠。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密有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看得出来,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下了不少功夫,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人对书的内容也充满了期待。我特别欣赏这种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制书工艺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这在快餐式阅读盛行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这样的实体书,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书籍实用价值的读者,购买一本书,除了精神层面的滋养,更看重它能否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指导或启发。从目前的初步感受来看,这本书似乎具备了这种潜质。它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精选的篇章,展示了一种处理事务、修养心性的具体范式。这种“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在书的字里行间,让人在阅读中不仅是获取信息,更是在进行一场自我审视和提升的旅程。好的书籍应当能引领读者思考“我该如何更好地生活”,而这本书似乎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它的价值在于引导而非告知。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书架,发现很多旧书都因为纸张老化而有泛黄的迹象,但看到这本新书,立刻被它的“新”所吸引。它的墨香犹存,那种油墨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味,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沉浸阅读的状态。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个可以触摸和感知的媒介。我习惯在阅读时做一些批注和圈画,这本书的纸张厚度刚好,无论是用钢笔还是铅笔书写,都不会有洇墨的情况发生,这一点对于深度阅读者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它的开本拿在手里非常顺手,无论是平放在桌面上还是夹在臂弯里,都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感。这种体验上的舒适度,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传统文化普及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出现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它并非那种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学术专著,而是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姿态,试图搭建起古人智慧与当代人之间的桥梁。我注意到它在选材和编排上的匠心独运,似乎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梳理,使得原本可能显得庞杂的古代典籍,变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这种“化繁为简”的处理,对于希望系统了解传统文化精髓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成功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却又丝毫没有牺牲内容的深度,这种平衡把握得相当到位,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与其他一些装帧华丽但内容空洞的出版物相比,这套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蕴含的“厚重感”。这种厚重不是指书的物理重量,而是指其思想内核的分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碎片化的知识海洋中,而阅读这样一套经过精心编纂、汇集了历史智慧的典籍,就像找到了一个坚实的锚点。它提供了一种稳定而可靠的参照系,帮助读者校准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框架。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一股清流,涤荡心灵,让人重新审视那些被时代高速发展所忽略的恒久真理。这种回归本源的阅读体验,是现代人非常需要的精神补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