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这东西
定价:25.00元
作者:(日)渡边淳一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63522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渡边淳一?两读本”之一。
本书从经验与情感出发,以医学理论为基础,详细剖析了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八类女性(女权主义口号下的女人、信奉永恒爱的女人、同性爱的女人、出轨的女人、歇斯底里的女人、说谎的女人、性感缺失的女人、更年期的女人),她们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呈现出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特殊的心理与思维方式。本书有助于女性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也是男人识别女,洞悉女性内心的指导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渡边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医学博士。 1958年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在医疗一线工作并担任母校整形外科讲师,医疗活动之余开始执笔创作小说。1970年因短篇小说集《光与影》获得直木奖;1980年获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菊池宽奖。 渡边淳一的作品初期以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之前,对作者的了解并不深,完全是冲着这个标题去的。这个标题有一种强烈的概括性,但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阐释空间,让人不禁想问:“这个‘东西’,究竟指的是什么?”是生物学上的性别,是社会赋予的角色,还是内在的精神内核?我希望作者能够勇敢地触碰一些敏感的话题,比如女性在职场上面临的隐形天花板,或者在亲密关系中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当然,我不是希望它变成一本严肃的社会学论著,而是希望这些思考能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命运之中,让他们在挣扎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我特别欣赏那种敢于暴露人性幽暗面的作品,因为只有直面阴影,才能真正理解光明的可贵。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合上时,对“女性”这个词汇,产生一种更复杂、更立体,也更富有人文关怀的理解,那它就绝对是值得推荐的佳作。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细节描写要求极高的人,尤其是涉及到心理活动的部分。如果作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事件,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期望看到的是那种如同显微镜般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女性在特定情境下,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生理反应——比如紧张时指尖的微凉,或者惊喜时心脏漏跳的那一下。这类描写,是构建真实人物的关键。而且,这本书如果能成功地跳脱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窠臼,避免落入对女性形象的刻板美化或过度贬低,那才是真正的成功。我更看重的是它的“诚实”,对生活本身的诚实,对人物局限性的诚实。我希望它能给我一种“啊,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这样想”的共鸣感,那种被深刻理解的瞬间,是阅读最美妙的奖赏。如果叙事中还能巧妙地穿插一些历史背景的映衬,让读者明白个体命运是如何被时代洪流裹挟的,那就更增添了厚重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故事感,那种带着点儿神秘和探索意味的色彩,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尤其喜欢那种能够在文字中捕捉到细微情感波动的作品,不是那种直白地告诉你“她很坚强”或者“她很脆弱”,而是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小细节、一次不经意的对视,甚至是一段冗长的内心独白,让你自己去拼凑出这个“女人”的形象。我期待作者能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性在面对生活变故时的那种隐忍与爆发,那种在传统与自我之间挣扎的复杂心境。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能展现出女性群像的多元性,每一个“女人”都有她独特的逻辑和不为人知的软肋。如果能有一些关于时间流逝和记忆沉淀的描绘,那就更妙了,毕竟时间是最好的滤镜,能让那些曾经的疼痛和欢笑,都沉淀成一种独特的韵味。我希望读完之后,能像看完一场精彩的电影,回味无穷,甚至能从中学到一点点如何更好地与身边的女性相处,或者,更好地理解我自己。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那种略带年代感的排版,配合上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或者色调,立马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相信,一本好的书,它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阅读的序曲。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叙事节奏的,是那种抽丝剥茧、步步紧逼的悬疑感,还是更偏向于意识流的、碎片化的回忆组合?我个人偏爱后者,那种在看似散乱的片段中,却能构建出一个宏大而又内在自洽的世界。想象一下,作者用类似散文诗的语言,去描绘一个女性从青春期的懵懂到中年后的豁达,那种语气的转变,那种对世界看法的迭代,才是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地域文化对人物塑造影响的描写,那就更好了,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女性的性格底色往往深植于她成长的土壤之中。我期待的,是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被轻轻地按摩了一番,那种舒畅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评分从出版社和书号来看,这应该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装帧和印刷想必都不会太差。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本书的“气场”。有些书读起来,虽然内容不错,但总觉得隔了一层纱,让人无法完全沉浸。我希望这本书能有一种强大的、不容置疑的现场感,仿佛我不是在阅读一个被组织好的故事,而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偷听了某个人真实而漫长的人生对话。我期待作者的语言功力能达到那种“不动声色却暗藏汹涌”的境界,不靠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靠精准的词汇选择和富有节奏感的句式变化,来制造情感的高潮和低谷。如果能有一些打破常规的叙事结构,比如非线性的时间跳跃,或者多重叙事视角的切换,那就更好了,这能体现出作者驾驭复杂素材的自信和能力。总而言之,我希望它是一次智力与情感的双重洗礼,读完后,不仅留下了故事,更留下了一种思考世界的全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