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民国文人风骨
定价:28.00元
作者:韩石山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224088809
字数:215000
页码:27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邵洵美:该另眼相看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对宝贝,闲话事件与一个漂亮女子的苦衷,郁达夫和北京的银弟。
邵洵美是一位真正的中国文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英才。
傅斯年这样的人,真可说做到了孔子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在他那一茬人里,论出身,论学识,论办事的能力,综合评定,叶公超确乎称得上头等人才。
朱自清是这,是那,我都没有异议。我说一句话,想来别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朱自清是个男人,然后才是这是那。
谈林徽因,应当抱着一种敬仰的心情,不能光想着她多么的美丽,还应当想到她多么的高大。
现在的中国文学史上,一说到现代文学就是“鲁郭茅,巴老曹”,我看了只觉得可笑。我只能说,这是现在的人写的,是只懂得政治,而不怎么懂得文学的人写的。将来的现代文学史上,写谁不写谁我都不在乎,但不把徐志摩和郁达夫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那么这部文学史肯定是不合格的,说轻点是无知,说重点就是秽史。
内容提要
民国文人,以其个识改变了“一为文人,便无足观”的说法,更以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刚烈书写着风骨与担当。
本书作者韩石山先生潜心研究现代文化,熟知民国文人的经历与掌故。他书写民国文人,不被既有的定论所囿,不人云亦云给人物贴标签,而是从翔实的史实,从生活中的小事、细节处剖析人物个性,展现人物全貌。十四位民国文人由他娓娓道来,细致生动,鲜活有趣。可敬、可佩,可亲、可感,读后只会觉得,他们不是活在历史里,而是我们中的一员。
目录
作者介绍
韩石山,当代作家,学者。一九四七年生,山西临猗县人。一九七。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任《山西文学》主编,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寻访林徽因》《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谁红跟谁急》等著作三十余部。 《民国文人风
文摘
序言
《民国文人风骨》,光是听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民国,那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极为特殊的时期,既有旧时代的余韵,又有新思想的涌动,而文人,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活跃、最深刻的思考者。我一直觉得,研究一个时代的文人,就能窥见那个时代的灵魂。这本书,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文人有了更多的遐想。他们是否都像我想象中那样,要么激扬文字,要么温文尔雅?他们在面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抉择时,又是如何权衡?我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那些文人鲜活的形象,不仅仅是他们的文学成就,更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是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精神追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出他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挣扎、妥协与坚持。我渴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风骨”二字在那个时代的意义,以及它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怎样的启示。
评分当我看到《民国文人风骨》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鲁迅、沈从文、林语堂等等那些名字。他们的文字,或是犀利如刀,剖析社会病灶;或是温婉如玉,描绘人间烟火。然而,风骨二字,却不仅仅是才华的展现,更是人格的坚守。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持自己的理念,不随波逐流?是怎样的教育背景,怎样的社会经历,铸就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文人背后的故事,不仅仅是他们的创作生涯,更是他们的人生哲学,他们的道德准则,以及他们在面对诱惑、压力时的抉择。我猜想,书中一定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亦或是有着深刻反思的篇章,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风骨”这两个字的分量。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够通过对这些文人日常生活的描绘,揭示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些普通人也能体会到的喜怒哀乐,从而拉近我们与他们的距离,让“风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坛,而是触手可及的人生智慧。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和文化都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当我知道有《民国文人风骨》这本书时,我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了。民国时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革新的时代,而文人,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闪耀的群星。我一直认为,一个时代的文化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它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梳理,更是对文人心灵世界的探索。我渴望了解,在那个剧烈变革的年代,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和文学理想?是怎样的家庭教育和人生经历,塑造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文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体会他们的孤独与坚持,去理解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之中,保持一份清醒与傲骨。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些与他们作品同样精彩的人生故事。
评分这本书,从书名《民国文人风骨》到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再到那个让人一看就记牢的9787224088809,就足以勾起我满满的好奇心。民国,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群才华横溢、思想独立的文人,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的风骨是如何展现的?我一直对那个时期充满了憧憬,想象着他们是如何在战火纷飞、政局动荡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用笔墨书写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光辉。我尤其想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他们是如何汲取养分的?是深厚的国学功底?是对西方思想的吸收融合?还是仅仅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才情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近距离地感受那些文人的精神世界,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去理解他们的选择,甚至去体会他们的挣扎与无奈。我期待着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细腻的描写,将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他们一同呼吸,一同思考。
评分我对《民国文人风骨》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他们既是时代的弄潮儿,也常常是时代的牺牲品。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中,他们的笔触既是思想的启蒙,也是精神的支撑。我好奇的是,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依然能坚持创作,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家国情怀?是对真理的信仰?还是对艺术的纯粹热爱?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掩盖的细节,不仅仅是他们的文学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中的选择与担当。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面对诱惑时的清醒,以及在历史转折点上的深刻思考。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那股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触摸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灵魂,理解他们为何能成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