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日历(2016)

红楼梦日历(20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红楼梦精雅生活设计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古典文学
  • 日历
  • 2016
  • 文化
  • 艺术
  • 传统
  • 中国古典
  • 文学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巧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2917
商品编码:29906643195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红楼梦日历(2016)

定价:88.0元

售价:64.2元,便宜23.8元,折扣72

作者:红楼梦精雅生活设计中心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1011129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4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曹雪芹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所撰旷世巨著《红楼梦》堪称百科全书,其中可供挖掘、研究、为今人所用的菁华取之不尽。《红楼梦日历》以曹雪芹《红楼梦》生活美学为切入点,将曹公的文化品位、红楼梦文化的博大精雅,以日历这一载体传递给大众,意在唤起大众关注经典、品味经典的兴趣,并引导大众欣赏、体验中国古人的生活雅趣,以提升生活品位与格调。
  时至今日,那些与红楼人物性格命运密切相连的诗句,那些诗句里伤春悲秋的细腻情绪,仍感染着一代代红迷和古典诗词爱好者,已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佳章。 《红楼梦日历》(2016年)精选《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楹联等百余篇,从诗词的出处、文中背景、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加以注释、赏析,并配以百余幅精美古代书画作品。令读者365日,诗意生活每一天。
  2016年日历为此系列的第二本,将延续本的良好市场口碑及精良制作,可读性强,极具赏用、收藏价值,适宜自用及馈赠亲友,亦是企业定制新年手礼的选择。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岁时流转,风华依旧——《红楼梦日历》(2016) 2016年的日历,如同一页页轻盈的纸张,承载着时光的印记,也映射着一抹永恒的东方韵致。当“红楼梦”这三个字与“日历”相遇,便注定要开启一段别样的文化体验。这并非一本传统的年历,也不是简单地堆砌日期,而是将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精髓,巧妙地融入每一天的生活之中,让古老的故事,在现代的节奏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不仅仅是日期,更是诗意的栖居 翻开《红楼梦日历》(2016),你看到的不仅仅是1月1日、2月14日,或任何一个寻常的日子。每一页的日期旁,都静静地驻扎着一段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字。这些文字,或摘录自原著中那些令人心神荡漾的诗词曲赋,或提炼自书中人物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亦或是对书中场景、器物、习俗的雅致描绘。它们如同窗外飘落的雪花,悄然落在你的指尖,带来一丝丝清寒,又或是夏日里的一阵微风,拂过心田,留下淡淡的芬芳。 例如,当春日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你翻到的那一页,或许会浮现出黛玉葬花的凄美场景,伴随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诗句,让你感受到生命易逝的伤感,也体会到那份超越尘世的洁净与高洁。又或者,当夏日的热浪袭来,你或许会看到宝钗扑蝶的画面,配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赞叹,让你想起那个端庄温厚的女子,在绿意盎然的庭院里,带着一丝天真与活力。 这份日历,旨在将《红楼梦》中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那些富有哲理的对话,那些勾勒出大观园风貌的笔触,转化为我们每日可感的文化气息。它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你去感受、去品味、去回味。每一个日期,都成为了一个引子,一个契机,让你有机会重新走进那个梦幻的红楼世界。 窥探大观园的一角,感受世事人情的百态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在于它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又精细的世界,其中人物众多,关系错综,情感复杂,命运跌宕。这份日历,就像一扇扇小小的窗口,让你得以窥探大观园的一角,感受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世事变迁的无常。 或许在某个日子,你会读到关于宝黛之间“木石前盟”的深情,那份青梅竹马的纯粹,那份知己难寻的孤寂,会让你为之动容。又或者,在另一个日期,你会看到王熙凤的泼辣与精明,她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如同一记警钟,让你思考人生的得失与智慧。 这份日历,并非仅仅罗列日期,而是将每一个日子都赋予了故事的温度。它会引导你关注书中那些细微之处:一个人物的眼神,一句无心的言语,一件精致的器物,一次节日的庆典。通过这些碎片化的呈现,勾勒出《红楼梦》庞大的叙事图景,让你在日复一日的翻阅中,逐渐拼凑出那个时代的风貌,那个家族的兴衰,那些人物的命运。 它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偶尔停下脚步,去思考人情冷暖,去体会世态炎凉,去感悟生命的美好与脆弱。就像在繁忙的都市中,偶然看到一株倔强生长的野花,它带给你的,是一种 unexpected 的惊喜与宁静。 不止于阅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领 《红楼梦》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文学的价值,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美学追求。《红楼梦日历》(2016)将这种哲学与追求,悄然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它鼓励你对生活抱有“眼中有诗,心中有佛”的态度。那些古雅的文字,优美的意境,会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审美情趣。当你每日面对这些精炼的词句,你的语言会更加富有韵味,你的思考会更加细腻深刻。 这份日历,也仿佛是一本迷你版的“生活指南”,它所呈现的,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规矩、饮食起居。例如,当农历的某个时节到来,日历上可能会出现与时令相符的描写,比如“立春”,“清明”,并配以书中与之相关的诗句或场景,让你在感受传统节气的同时,也与《红楼梦》中的人物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结。 它让你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它不是让你模仿古人的生活,而是让你从中汲取智慧,去理解那些经久不衰的价值,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美好。 一个值得珍藏的文化伴侣 《红楼梦日历》(2016)是一件兼具实用价值与文化意义的物品。它不仅仅是一本用来标记时间的工具,更是一本可以陪伴你度过一年时光的文化伴侣。 它的设计,或许会延续《红楼梦》的古典韵味,无论是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还是整体的风格,都力求在细节处体现出对经典的敬意。每一页的排版,都会经过精心设计,既要清晰明了,又要赏心悦目。 它适合送给热爱《红楼梦》的读者,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感受到这部巨著的魅力。它也适合送给对中国古典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让他们通过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走近《红楼梦》,爱上《红楼梦》。 在2016年即将翻篇之际,《红楼梦日历》(2016)为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回顾这一年的时光,也去展望未来。它提醒我们,即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依然有那些永恒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珍视,去传承。 就让这本《红楼梦日历》(2016),成为你2016年最美的文化印记,让每一个日子,都因为《红楼梦》而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当年末的钟声敲响,你翻开最后一页,心中定会升起一种淡淡的怀旧,以及对美的永恒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本《红楼梦日历(2016)》的时候,我正直面生活中的一些困境,心情有些低落。偶然翻开它,仿佛推开了一扇窗,让一股清新的风吹了进来。我不是那种对红楼梦细节了如指掌的研究者,但我一直很喜欢那种氛围,那种细腻的情感,那种对人性的洞察。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点。它没有把红楼梦变成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用一种非常柔和的方式,将我们带回那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每一页的文字都经过筛选,既有代表性,又不会显得过于晦涩。我尤其欣赏它在某些日期所设计的“小惊喜”,比如某个节日的日期,会配上一段关于书中人物过节的描写,又或者某个纪念日,会引用书中某个感人至深的片段。它让我觉得,即使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与红楼梦相连接的节点,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共鸣。它让我暂时忘却了眼前的烦恼,沉浸在那些风雅的字句和人物的悲欢之中,仿佛也洗涤了自己的心灵。

评分

我是一个容易被美的东西打动的人,而《红楼梦》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极致的美的体现。这本《红楼梦日历(2016)》就像是给这份美,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我不太喜欢那些过于学术化的解读,我更倾向于从感官和情感上去体味。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用生硬的文字去分析人物的性格,也没有去考证历史的细节,而是用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将我们带入那个世界。我喜欢它选择的那些字句,既有代表性,又充满了画面感。而且,它的设计非常有心,不是简单的图文组合。有时,它会巧妙地在日期旁边,配上一段关于书中人物生活场景的描写,又或者一句与当前季节相符的诗词。这种看似不经意,实则用心良苦的安排,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日历,更像是一个贴心的向导,引领我一步步地走进红楼梦的心灵世界。它让我觉得,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子,也能因为这份美好的陪伴,而变得不再单调。

评分

我自认对《红楼梦》的热爱,更多是源于它那份独特的韵味,那种骨子里透出的精致与忧伤。所以,当看到这本《红楼梦日历(2016)》时,我本能地被吸引了。我并不期待它能提供什么惊天动地的“新解读”,我只希望它能带给我一种“回到原点”的亲切感。而事实证明,它做得非常出色。这本书的设计,从纸张的质感,到印刷的字体,都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奢华。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装饰,只是用最简单、最纯粹的方式,呈现了红楼梦的美。每一页的搭配都恰到好处,有时是一句引人深思的短语,有时是一幅意境悠远的画。我最喜欢的是,它会将某些日子的主题,与书中人物的命运巧妙地联系起来,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我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它不是那种会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书,而更像是一件可以慢慢品味的艺术品,适合放在案头,不时地拿起来,让思绪在字里行间飞扬。

评分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对“日历”这个形式并没有太高的期待。我原本以为它就是简单地把红楼梦里的诗词名句摘出来,配上日期。但拿到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浅薄。这本《红楼梦日历(2016)》更像是一本“随身携带的红楼梦”。它的设计非常用心,不是那种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一页的排版都经过考量,色彩的运用也很雅致,没有一丝一毫的媚俗。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摘抄,而是有更深的解读和引申。有时会配上一幅意境悠远的古画,有时会附上一段简短的关于书中人物命运的猜想,又或者对某个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探讨。我喜欢在午休的时候,或者通勤的间隙,随手翻开一页,让自己的思绪飘一会儿。看着那些熟悉的字句,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仿佛又一次走进了贾府,去感受那份繁华背后的凄凉,去理解那些青春的无悔与无奈。它没有给我强行灌输什么,而是像一位老朋友,轻声地与我分享那些他曾经经历过的,或是在书中读到的故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非常舒服。

评分

2016年的这一本《红楼梦日历》,我几乎是抱着一种朝圣的心情翻开的。作为一名多年浸淫在红楼梦世界的读者,我总是在寻找新的角度去体味那份“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美。这一本,它给我的感觉不像是一本简单的日历,更像是一本精心编织的丝巾,上面绣满了宝黛钗的悲欢离合,也绣满了那个时代的风花雪月。每一页的留白,都仿佛在邀请我驻足,去回忆某个熟悉的场景,去揣摩某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我尤其喜欢它对某些细节的捕捉,比如某一天的日期,可能恰好对应了书中某个重要事件的暗示,又或者某个节气,让人联想到黛玉葬花的场景。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学术考据,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将我们带回那个大观园的繁华与萧瑟。我常常会在睡前翻开它,看着上面的一段诗词,或者是一个精美的插图,然后慢慢地回味,仿佛那些人物又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在那青石板路上,在那个曲径通幽处,继续着他们未完的故事。这种沉浸感,是其他形式的红楼梦周边难以给予的。它让我觉得,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美的极致追求,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