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打开诗画浙江的6种方式
定价:36.00元
作者:浙报传媒旅游全媒体中心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05134638
字数:
页码: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江南的春天太短,“千万”不要错过。2014年春开始,由浙江省旅游局和浙报集团联合主办的“看晚报游浙江”主题推广活动,联合全国20个省的25家主流媒体,共同描摹浙江的山山水水,汇聚成叶存政、吴桥主编的《打开诗画浙江的6种方式》。 这里有懂浙江风景的人精心设计的山水游线,有专业的旅游编辑在浙江的旅游体验。这些在山间、溪头、林稍、花海里隐匿的浙江,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那个浙江,都在《打开诗画浙江的6种方式》中。
内容提要
2014“看晚报·游浙江——廿省晚报联盟,畅游浙江”是浙江旅游的一次大型主题推广活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钱江晚报》联手《北京晚报》、《齐鲁晚报》、《金陵晚报》、《厦门晚报》等二十个省市的25家主流媒体,以超过500个版面的篇幅介绍浙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成果。《打开诗画浙江的6种方式》一书,是这些报道的集成,也是深入和完备的浙江旅游攻略。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一本关于宋代美学的书籍,它让我对“雅致”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宋瓷的釉色、宋画的留白、宋词的韵味,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高度成熟且内敛的审美体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宋代文人士大夫生活方式的描绘,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通过艺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书中提到,宋人的“清”不仅仅是一种色调,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繁华的疏离与对本真的回归。这与我过去对“华丽”的传统理解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在自己的收藏品中寻找那些具有“宋韵”的物件,不再追求大红大紫,而是偏爱那些素净、内敛,却经得起时间打磨的器物。这种阅读体验是深层次的蜕变,它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的审美取向,让我开始明白,真正的艺术魅力往往蕴藏在那些不张扬的细节之中。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江南园林的画册,虽然和诗画浙江这个主题看似遥远,但那份对“意境”的追求却是相通的。画册中的每一页都像是一首无声的诗,对空间布局、光影变化以及植物选择的考量,都体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尤其是对拙政园中“借景”手法的剖析,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作者用近乎哲学的角度去解读那些亭台楼榭,阐释了人与自然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达成无限的对话。读着这些文字,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的居住环境,思考如何能在日常的琐碎中,也为自己营造出一方可供沉思、可供休憩的“精神园林”。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典雅,用词考究,读起来如同品一杯上好的龙井茶,初尝微涩,回味无穷。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描摹风景,而是如何“观看”风景,如何用一种更具诗意和哲理的眼光去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我手边有一本关于中国古典建筑结构的图解集,虽然主题侧重于结构力学和营造技术,但它却意外地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书中对榫卯结构的精妙解析,简直是将古人的智慧提升到了工程美学的巅峰。那种不假一钉一铆,仅凭数学和木材自身的特性就能构建起千年不倒的宏伟殿宇,让人不得不对古人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我以前看古建筑只是走马观花,觉得壮观即可,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去“阅读”每一根梁、每一块斗拱所承载的重量与平衡哲学。书中的图示清晰明了,即便是对外行人也易于理解,它把冰冷的科学原理,用一种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叙事方式呈现了出来。我现在去参观古迹时,目光不再停留在表面的雕梁画栋,而是会不自觉地去寻找那些支撑起整个体系的“骨架”,去体悟古人对“稳定”与“和谐”的极致追求。
评分最近正在啃一本关于中国茶道的历史渊源的书,它几乎是以编年史的方式,梳理了茶叶如何从一种药用到一种日常饮品,最终演变成一门精致的文化艺术。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茶饮方式的演变,尤其是唐代煎茶法到宋代点茶法的过渡,描写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禅茶一味”思想的解读,那种将品茗视为一种修行,通过水的温度、茶叶的浸泡时间和心神的宁静来达到自我和解的过程,非常引人入胜。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流,见证了一杯小小叶子背后所承载的社会变迁与精神追求。它甚至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习惯,现在我泡茶时会更加注重每一个步骤的仪式感,不再急躁,而是学着让心静下来,专注于那杯中升腾的热气和氤氲的香气。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缓慢而深刻的生活哲学,让人从忙碌中抽离出来,重拾对“当下”的珍视。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的另一扇窗,虽然我手里拿的不是这本,但我读的另一本关于浙江的书,同样让我沉醉不已。那本书详细描绘了浙江各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简直是活灵活现。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台州剪纸的章节,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剪纸艺人手中那双饱经风霜却又灵巧无比的手,以及剪纸图案中蕴含的古老寓意,我仿佛都能闻到刻刀摩擦纸张的微弱声响。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书中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的探讨也引人深思,让我对“活着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后,我立刻计划了一次以“探访古老手工艺”为主题的浙江之行,希望能亲眼见证书中所描绘的那些鲜活的文化片段。这种由文字激发出的实际行动力,是评价一本好书的最好证明。它成功地将遥远的文化符号拉到了眼前,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探索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